彭泽县桐城方言音系研究

2016-09-15 06:39方霞
人间 2016年23期
关键词:声韵桐城声母

方霞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

彭泽县桐城方言音系研究

方霞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

本文主要描写了彭泽县桐城方言音系,内容主要包括声韵调系统,语音特点及同音字汇三部分。

桐城方言;声韵调;语音特点

据1987年《中国语言地图集》把江淮官话分为洪巢片、泰如片和黄孝片,桐城方言属于江淮官话中的黄孝片。

本章记录是彭泽县范围内的桐城方言,本文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方言调查词汇手册》(2002),这两个调查表里的字词经过本人调查有关发音人后修改而成。

一、声韵调

(一)声母系统。

包括零声母在内,桐城方言共有二十一个声母。

p phm f t thn l ʦ ʦʰ s z ʨ ʨʰ ɕ k kʰ x ŋ ƞ ɸ

(二)韵母系统。

桐城方言 共有56个韵母包括自成音节的m、n。

a、ɑ、ɔ 、e、ɛ、o、u、i、ɿ 、y、ia、ie 、iɛ、iə、iɔ、in、ən 、ei、ye 、uɑ、uɛ、uo、yɛ、ya、əu、iəu、uən、yən、uei、yei、、、、、、、、、、aʔ、ɑʔ、eʔ、əʔ、oʔ、iaʔ、 ieʔ、iəʔ、ioʔ、yeʔ、uɑʔ、uoʔ、uəʔ、yaʔ、yəʔ、m、n。

(三)单字调5个。

桐城方言有五个调类,分别是阴平(31)、阳平(335)、上声(213)、去声(53)和入声(5)。

二、音韵特点

(一)声母特点。

1.知系字和精组字无对立,读作舌尖前音。

2.精组和见晓组今读细音时,声母为[ʨ ʨhɕ];精组今读洪音时,声母为[ʦ]组;见晓组今读洪音时,声母为[k khx]。

3.疑母和影母开口一二等字今读[ŋ],疑母流、咸、宕和曾摄四摄开口三等字今白读声母读如[n],与泥来母字相混。

4.古开口见系二等字多存在文白异读,文读多读[tɕ]组声母,白读多读[k]组声母。

5.微母、云母和以母以及日母、疑母和影母部分字是彭泽区桐城方言零声母的来源。

(二)韵母特点

1.果摄开合口一等韵,果韵uo的字全部脱落,今音大都变为o,见系e的字变为o。开口三等韵读[iɛ],合口三等多读[ye]。

2.假摄开口二等韵今音多读[a],见系部分字读[ia]。见系韵母向细音化方向发展。开口三等韵三等韵除了章组字读[e],其余读[ie],有例外,如:笡。合口二等韵今读合口呼[uɑ],有例外,如:傻[sa335]。

3.遇摄合口一等韵端系今读开口呼[əu],其余大都读合口呼[u],只有明母、精组字有少数字例外,如:模摩[mo213]。合口三等除了庄、非组外,都读[y],个别例外,如:庐[lu335]。

4.蟹摄开口一二等韵多数今音读[ɛ]。开口三等知系字今读[ɿ],其余都读[i]。开口四等字都读[i]。合口一等知、见系今大都读[uei],其他读[ei]。合口二等大都读[uɛ]。少数读[uɑ]。合口三四等韵知系都读[yei],其他读[ei]、[uei]。

5.止摄开口三等字在精知庄章组后今读[ɿ],见系读[i],其余读[i]和[uei]。合口三等字知系读[yei],少数读[ye],见系读[uei],一个例外,如:季[ʨi53]。其余读[ei],有个例外,如:嘴[ʨi335]。

6.效摄开口一二等韵大都读[ɔ],除了二等韵见系字读[iɔ]和庄母读[ya]。开口三等除知系读[ɔ],其余读[iɔ],四等读[iɔ]。

7.流摄开口一等韵除了帮组读[o],其余读[əu]。开口三等字泥精组和见系都读[iəu],知系读[əu],非组一部分读[ɔ],部分今读[u]。开口三等字除了帮组读[iɔ],其余读[iəu]。

9.深摄开口三等阳声韵知系读[ən],其余读[in]。入声韵知系读[əʔ],如:十[səʔ5]。澄母[e]是一个例外,如:蛰[tse31],其余读[iəʔ]。

10.臻摄开口一等韵今都读[ən]。开口三等阳声韵知系读[ən],其余读[in]。开口三等入声韵知系读[əʔ],其余大都读[iəʔ],少数今读[i]。合口一等阳声韵帮、精组读[ən],其余读[uən],入声韵帮组和端系读[əʔ],见系大多读[əʔ],个别读[uəʔ]和[u]。合口三等阳声韵端、见系读[yən],有个是例外读[ən],帮系大多读[ən],少数读[uən];入声韵读[yɛ]、[y]、[uəʔ]、[o]和[ye]。

11.曾摄开口一等阳声韵读[ən],入声韵大都读[eʔ],有读作[əʔ]。开口三等阳声韵知系读[ən],其余读[in],有个例外读[yən];入声韵知章组读[əʔ],其余读[iəʔ]、[eʔ]、[i]。合口一等阳声韵读[uən];入声韵读[o],一个例外读[koʔ5]。合口三等入声韵读[yəʔ]。

12.梗摄开口二等阳声韵除了晓组少数字读[in],其余读[ən],入声韵除了见系个别读[əʔ]、[o]和[oʔ],其余读[eʔ],如:白[peʔ5]。开口三等阳声韵帮组和端见系读[in],其余读作[ən],入声韵帮组今大都读[iəʔ],还有的读[i]、[e]、[ie]。开口四等阳声韵读[in],入声韵端系读[iəʔ],有个例外今读[i]。合口二等阳声韵读[ən]、[uã]、[uən];入声韵读[oʔ]和[uɑ]。合口三等阳声韵,庚韵都读[yən],清韵都读[in],入声韵读[i],青韵有[in]和[yən]。

13.通摄合口一等阳声韵(不包括“嗅”)读[ən],入声韵帮组、端系读[əʔ],有个字例外如:卜[po31],见系读[uəʔ]。合口三等阳声韵非组、端系和见组读[ən],知系、晓组和影组读[yən];入声韵帮组和端系读[əʔ],除了崇母读[ɔʔ],其余读[yəʔ],有个例外如:日母的“肉”读[zəu53]。

(三)声调特点。

1.阴平是低降调,阴平调值实际发音尤其是单念时音值比31略有延长,本文记作31。

2.阳平实际调值是一个曲折调,记作213、

3.上声实际调值是个升调,音值比35稍微低点,比34稍高点,这里记作355。

4.去声实际调值是个降调。

5.入声字的喉塞韵尾基本消失,但实际读音有紧喉的动作,本文记作5。

H01

A

1671-864X(2016)08-0146-01

方霞,江西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声韵桐城声母
声母韵母
桐城三祖传记文创作之差异探微
九江县民歌三声腔的统计与分析
论“桐城歌谣文化带”的形成
浅析桐城歌的艺术特征
上古汉语*kl-、*kr-类声母的舌齿音演变
声母顺口溜
声母歌
安徽桐城六尺巷
贺《红叶微刊》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