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阵地”变现不易豆瓣做电影,靠谱吗

2016-09-10 20:28
看天下 2016年24期
关键词:影视电商用户

“文艺”、“小众”一直是豆瓣的最大卖点,但从中国电影市场目前的状况来看,符合这些特点的电影,往往不叫座。因此,如果豆瓣要做符合自己原生气质的电影,势必走上烧钱之路。豆瓣真的有那么多钱可以烧吗?

“豆瓣阅读经过半年多的试水,现在正式进入电影制作。豆瓣要开始做电影了。” 8月23日下午,豆瓣网创始人兼CEO阿北(杨勃)发出一封内部信,全文不足千字,效果却不亚于一场声势浩大的发布会。作为中国互联网的一股清流,豆瓣这个文艺青年聚集地,决定要在影视圈发力了。

“豆瓣阅读上的热门IP,豆瓣影业拿来做成电影,然后在影评界面供观众打分,促进电影票房和口碑。嗯,这商业闭环转得挺溜。”一位豆瓣用户评论称。只是,成立影业之后,豆瓣的影视评分体系还能保持公正吗?

有故事的地方

豆瓣影视的第一次试水是短片《一日英雄》,目前已经在上海电影节上放映。之后,豆瓣征文科幻组首奖作品《追逐太阳的男人》以百万元的价格将版权出售给新丽影业,豆瓣同时参与电影联合制片,并享有部分优先投资权。

“豆瓣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所以豆瓣将会从创作者的角度出发来孵化影视项目。”豆瓣副总裁耿新跃称。在他看来,影视行业每一方的游戏玩家都有不同的资源,比如有的人有资金,有的人有演员。而豆瓣,有故事。

《失恋33天》和《我的朋友陈白露小姐》等热门影视剧都是由豆瓣上的网文改编而来的。豆瓣阅读已经在原创写作上积累了两万多名作者和八千多部独家作品,只是今年才开始往文化和内容方向努力。“到七月底,我们有十部小说售出了影视改编权。但我们还想把这些故事真的变成电影,有一天能在大屏幕上被大家看见。”阿北说。

而11年前,阿北俯身于北京豆瓣胡同附近星巴克的圆桌上,在咖啡氤氲中开发豆瓣时,只不过想做一款可以讨论书和电影的“豆瓣评论”。

成立之初,用户可以在豆瓣找到许多冷僻书籍、电影和音乐,还会发现和认识同样喜欢这些东西的人,也因此聚集了一批有着独特价值观和审美情趣的用户,并打上了小众和文艺的标签。

豆瓣也由此成了一家知名的“慢公司”——不做推广和广告,纯粹依靠社区氛围的塑造、优质内容的沉淀来进行驱动。

2012年,豆瓣开始做原创,不给用户做分类,也坚决不使用任何积分、会员等常见社区运营工具。甚至,豆瓣社区所有的内容都只能使用小五号宋体字,最初连图都不让贴。

这样的特质使豆瓣成为一个互联网上精神乌托邦似的存在,社区上开始活跃着木卫二、安东尼、艾小柯、福根儿、庄雅婷、张佳玮、罗永浩、菜头等一大批写手。如今的互联网名人留几手、水湄物语、邵夷贝等人,当时还只是流浪于豆瓣的江湖新人。

只是,2012年成了豆瓣再也无法超越的 巅峰。

商业化,没那么简单

“从周一到周五,豆瓣每天都会为用户推荐一个不同的栏目,比如周一是《今晚我有空》、周二是《周二读小说》…周五是《周末去哪儿》。”耿新跃说。

近些年,豆瓣在不断地发展,并逐步将版图拓展到交友、生活服务、电商等领域。用豆瓣的话说,是为了“让用户每天打开豆瓣的目的都不太一样”。在新版的豆瓣App中,最显著的更新是首页的内容流样式和组织方式有了非常大的变化。

豆瓣至今都在陆陆续续为内容生产者提供新功能,比如维权通道、原创声明、赞赏、身份标识等,这些面向内容创者的功能有的已经上线,有的刚被列入豆瓣开发计划。

按照豆瓣的设想,工具和内容接下来将成为豆瓣产品架构的前院,社交功能成为产品架构的后院。前院的东西是新老用户来访的最大理由,后院则承担着沉淀用户的职责。

所有改变,都是为了弥补豆瓣商业化与文艺性之间越来越大的冲突。在“快”到接近浮躁的互联网世界,豆瓣的“慢”氛围已表现出明显的格格不入,对广告商近乎苛刻的要求,更令它曲高和寡。

由于自身的文艺用户和品牌形象,豆瓣要求广告商与自身的定位相匹配,仅仅这一点,就过滤掉一大批广告主。在广告形式上,豆瓣也很少采用弹窗、浮层等对用户体验损害过大的广告形式,并要求在广告位置、内容、交互等层面都做到与网站自身体验相融合。这样一来,虽然保证了用户体验,但在设计、人力、时间成本上的投入就更大,无形中摊薄了广告收益。

另一个收入来源是电商。豆瓣的第一笔收入便是图书导购获得的电商网站分成,后来上线在线选座购票服务,再到后来的豆瓣东西、豆瓣市集,一步步向电商领域渗透。

不过,豆瓣虽然覆盖了2亿活跃用户,但在具体的细分领域上却没有多少用户基础。图书电商分成有限,购票服务也早已经卖掉,豆瓣东西和豆瓣市集不温不火。电商收入在豆瓣的营收版图中至今未能实现规模化。

阿北自身的理想主义色彩也成为豆瓣商业化进程缓慢的原因之一。

阿北是工程师出身,在用户体验和商业化上有着自己的坚持。在豆瓣历次改版以及功能更迭上,不止一次出现用户大规模吐槽的现象,而阿北则现身在豆瓣官网的Blog板块,向用户致歉,甚至因为用户的不满而将改版或者新功能撤回。

清高的豆瓣更难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11年只进行过3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6000多万美元。最近的一次是五年前,2011年9月完成的5000万美元融资。

“对于豆瓣来说,当PC端SNS用户向移动端逐渐转移时,没有抓住恰当的转型机遇,并且移动端不同产品线之间的割裂分散导致用户规模有所降低,在商业化方面过于谨慎也导致资源缺乏无法进一步发展壮大。”易观智库新媒体分析师马世聪直言。

刷1星会被封号吗

“变现,是让豆瓣在10个清新的小故事和1个票房的大故事间做出平衡。”一位接近豆瓣的业内人士表示。

作为“文青阵地”,豆瓣常常与另外两个站点被一同提及:科普气质的果壳、“知识有价”的知乎。此前,果壳和知乎的商业变现道路都已开启,掀起以知识共享为中心的盈利模式。现在,豆瓣决定用影视制作来吸金了。

“新的影业公司将选择好的豆瓣阅读小说,组织编剧、导演和主创,并参与后续电影的投资和开发。”阿北说。目前,豆瓣已经筹备了“改编计划”和“短片计划”两个面向创作者的项目。

在改编计划中,豆瓣会不断把适合改编的小说放出来,让编剧自由选择喜欢的小说,并发展成电影大纲。之后,豆瓣从中挑选出优秀的大纲,支付一定酬金后让其进行完善和充实。最后,影视公司从中挑选自己感兴趣的故事,豆瓣也可能会参与到电影的投资和开发等环节。

在短片计划中,豆瓣会开放小说的短片拍摄权。如果有导演对豆瓣平台上的小说感兴趣,可以向豆瓣提出拍摄申请,一旦通过,豆瓣会给予赞助。时长16分钟的《一日英雄》就是该计划的第一部作品。

“豆瓣希望围绕这两个计划把创作者团结在我们的故事的周围,”豆瓣阅读负责人戴钦透露,“豆瓣阅读计划在今年内售出16部作品,有4-5部能深入参与前期制作。”目前,申请入驻豆瓣阅读影视改编项目的编剧已经有220多位,影视公司240多家。

“豆瓣未来在整个影视产业中的传播作用,是它变现的最大的价值。”业内人士称,现在,豆瓣文青们最关心的就一个问题,豆瓣自己的电影,去刷1星会不会被封号?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文艺”、“小众”一直是豆瓣的最大卖点,但从中国电影市场目前的状况来看,符合这些特点的电影,往往不叫座。也就意味着,如果豆瓣要做符合自己原生气质的电影,就必然要走上烧钱之路。豆瓣真的有那么多钱可以烧吗?

猜你喜欢
影视电商用户
您拨打的用户已恋爱,请稍后再哭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基于用户和电路的攻击识别方法
社交电商,春天来了?
信用卡资深用户
四大网大影视公司核心业务
影视
大型电商十大热卖玩具排行榜
大型电商十大热卖玩具排行榜
看影视学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