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2016-07-18 09:16朱锴
考试周刊 2016年54期
关键词:角色互换高效课堂

朱锴

摘 要: 高效课堂是以最少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要想在现实教育环境下建立高效课堂,必须先从改变意识做起,即先“洗脑”。对于参与高效课堂的两个主体(一是教师,二是学生),采用“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既抓教师的观念转变,又抓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

关键词: 高效课堂 角色互换 课堂意识

一、教师

一节高效课是由教师和学生合力打造而成的,其中教师的作用当然不容忽视。尽管教师不再是教学主角,但他毕竟是“平等中的首席”,因此,教师“决定”着一节课质量的好坏。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有什么样的课堂就有什么样的效果。所以保证课堂高效,先从教师意识说起。

(一)做好角色转换,树立高效课堂是学生自主课堂的意识。

高效课堂对教师的要求:教师要成为“四者”:促进者、学习者、决定者、幸福者。“学习者”即教师紧跟时代步伐,了解时代需要,明确教育目标,在教育目标指导下开展教学活动。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创新人才,培养学生自主发展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应对挫折困难的能力和乐于探究创造的能力等。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和能力的基本要求决定了教师首先要完成角色转换,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做学生成长的推手。所以教师要懂得放手、敢于放手,懂得学生的学习能力来自于自己的学习参与和学习实践,前提是教师放手。某种程度上放手程度决定了教育高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课堂效果。要保证最终目标,“放手”是前提,这几乎是高效课堂的“命门”。

树立高效课堂是学生自主课堂的意识。教师要努力将自己的教转化成学生的学,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通过组织、引导、激励和评价,带领学生进行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过程;是学生带着强烈好奇心和探索欲,通过听、说、读、写、看、演、议、练、想等多种活动方式,经历学习过程,强化学习记忆的过程。教师需要做的不是充分挖掘学习材料本身的趣味性,以学生现实生活为背景,将知识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和新颖奇特的方式呈现出来。

(二)做好备讲辅,树立高效课堂是教师高效参与课堂的意识。

高效课堂是学生自主的课堂,需要以教师的高效参与做保障。教学环节教师不是不动了,而是高质量地动,高效益地动。要求教师做到:

1.充分透彻地备课(教材,学生,学情)。备课要有计划性、系统性、深刻性、实用性。要备必修,备选修;备整册书,备各单元,备每一课,备每个点。按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原则分成合理层次,然后分层渐进,互补进行。

2.有的放矢地讲授(重点、难点、盲点)。讲授精炼高效。做到三个不讲——学生已掌握的内容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不讲也会的不讲。三个精讲——核心问题精讲、思路方法精讲、疑点难点精讲。抓住知识主线,做到层次分明、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讲练适度,组织严密;做到精讲、互动、与媒体交流(包括学生看书、练习等)有机穿插进行,力求课堂教学的每一分钟都发挥最大效益。

3.有层次要高度的辅导(个别、差异、拔高)。学生及其智能存在个体差异,辅导时需要因材施教。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照顾个别差异,要把集体教学与个别指导结合起来,使每个学生的才能与特长都能充分发展。鼓励冒尖,允许落后,关注全体,因人而异。比如,作业多布置选做题,教学目标的设置与教学内容安排都体现弹性,每一层次的教学设计符合层次学生的学习现状,等等。

拔高辅导指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有强化、概括和总结环节。学生经过自主学习也许会理解知识,但他们不了解知识重点,即使知道了重点也未必会掌握,课堂上进行强化十分必要。强化不是机械性重复,而是突出针对性、重点性,体现变化思维。强化形式多种多样,如课堂练习、合作讨论、重点讲解等。概括就是简化,简化的东西往往能突出核心,核心就是能力。概括形式很多,如主题词、一句话、一幅图等。没有概括的课堂很难是高效课堂。与概括不同,总结体现了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与层次性。因此,总结多用于一个知识单元,概括多用于每一节课。一节课可以没有总结,但必须有概括。一个知识单元必须有总结,以帮助学生完成“从厚到薄”的提高过程。

强化、概括与总结是通过教师的高级劳动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的过程,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是真正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保证。

4.精心经营课堂互动。倾注情感,关注学生认知能力、思维品质成长。高效课堂里没有钳制和压抑、责骂和呵斥,总洋溢着动人的真情。师生之间有的是平等对话和协商,有的是交流与合作。教师总是力求从生活中挖掘丰富的课程资源,用生活材料为课堂教学服务,用感性材料作为支撑,以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尊重主体地位,营造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氛围。教师不应陶醉于个人的精彩表演与展示,而应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通过自主预习、自主发问,培养独立思维品质和探究学习精神。通过小组同学间互动和帮助,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和能力,同时实现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通过在课堂上开展交流讨论,实现清晰表达深刻思维的培养目标。

(三)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

改变课堂结构,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开展学习指导实验,探索指导学生学习的有效方法。养成认真听讲、主动学习、大胆质疑、独立作业等良好习惯。若发现缺漏则及时补救,养成系统学习习惯。教学的过程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参与性,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激励、鼓舞和自主中学习,掌握知识与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学生

1.学生“思维在先”的意识(有别于教师引导在先的做法)。让学生明白素质教育的“素质”最主要是“学习能力”:思维力、生成力、表达力(听说读写);现在是高效课堂的高效学习,目的是实现终身高效学习。要养成主动预习、大胆质疑、独立作业的良好习惯。明确告诉学生,预习不充分的课不上,没有疑问的课不上,不主动探究的课不上。通过教学理念的改变转变学生学习理念,从而逐渐培养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品质。

2.主动参与解惑的意识。通过主动参与解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认知能力、思维品质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充分的最大化发展,同时收获情感、态度、精神的满足和愉悦,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

师生通过改变认识,改变课堂结构,最大幅度提升单位时间效益,让课堂每一分钟都有价值和意义,实现高效课堂的教育目标。

猜你喜欢
角色互换高效课堂
基于角色互换下的《商业银行综合柜面业务》 课堂教学改革探索
浅谈汽车营销与服务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角色互换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学前教育专业历史教学中的师生角色互换初探
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