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误解雷锋只因为缺乏了解

2016-07-18 07:48毕可弟
雷锋 2016年5期
关键词:雷锋纪念馆抚顺市津贴

文|毕可弟



有人误解雷锋只因为缺乏了解

文|毕可弟

雷锋精神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代名词,缘何屡屡遭到质疑?作为雷锋的“粉丝”,笔者先后38次来到雷锋团、雷锋班和两座雷锋纪念馆探访,随着对雷锋事迹的深入了解,更加感觉到雷锋和雷锋精神的伟大与崇高。

“一个月6元钱津贴,一年却捐了200元,雷锋哪来这么多钱?”如果知道雷锋的工作经历,就不会有这样的疑问。雷锋入伍前,已工作3年多,曾任县委公务员、农场拖拉机手、洗煤车间学徒和焦化厂工人,每月都有二三十元以上的工资。对此,第25任雷锋班班长毕万昌算过一笔经济账:3年多的工资,加上入伍后的津贴,雷锋总收入有1300多元。而且雷锋是个孤儿,平时其他开销非常少,捐款200元是真实可信的。

有人说,雷锋作为一名文化不高的战士,不可能写出那么有思想、有哲理的日记。其实不然。雷锋是一个很有思想、热爱写作的人,他爱学习在当时是出了名的。《雷锋——我们的好榜样》一书记录了这样一件事:雷锋每天深夜看书,为了不打扰别人休息,把电灯泡蒙在被子里,结果灯泡太热把被子点着了。从那以后,雷锋买了一个手电筒,坚持每天晚上看书学习。雷锋入伍前就发表过《南来的燕子》等多篇优秀的诗歌和散文。

“雷锋再优秀,也不是完人。”曾是雷锋新兵班班长、排长的薛三元老人回忆说,雷锋当兵的第20天就挨了批,那是大年初一,连长宣布全连放假,雷锋以为放假就可以自由活动了,没请假就到市里照相馆照相去了,结果被指导员狠狠批评了一顿。

偷吃炊事班饭盆里的锅巴、违反军容风纪留“刘海儿”等,在雷锋纪念馆里听说这些雷锋犯过的“小错误”,让人越发感到雷锋这个典型有血有肉、真实可信,更拉近了与雷锋的距离。

在雷锋纪念馆,有3张雷锋牺牲时的照片,看后让人无比震撼。从公祭大会到烈士公墓的沿途,人山人海的群众眼含热泪为雷锋送行。

雷锋生前是抚顺市建设街小学和本溪路小学的校外辅导员,曾任抚顺市第四届人大代表。雷锋做好人、做好事,在当地很有影响。当时抚顺市人口仅有70万人,公祭大会当天,就有近10万群众自发地为雷锋送葬。时任抚顺市委书记的沈越把为母亲准备的寿材捐献了出来。

因为不了解,才会有误解。越走近雷锋越觉得他真实可信,越了解雷锋越觉得他可敬可学。有些人质疑雷锋,除了个别故意抹黑的外,最主要的还是不完全了解雷锋。真学与真信从来就是一枚硬币的正反面。对雷锋事迹了解得越真切,相信雷锋、学习雷锋、捍卫雷锋的人也必然越来越多。

责任编辑 士红

猜你喜欢
雷锋纪念馆抚顺市津贴
铁岭雷锋纪念馆
辽阳雷锋纪念馆
抚顺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绩效评价
公示制度让村干部津贴更“明亮”
抚顺市亦杰机器有限公司
抚顺市亦杰机器有限公司
图表
社会保障基金发放情况
发放高层次人才年度津贴52万元
辽宁·抚顺·雷锋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