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说什么

2016-07-12 07:28王于飞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重庆400031
名作欣赏 2016年29期
关键词:逍遥游庄子境界

⊙王于飞[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重庆400031]

⊙吴鸥[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乌鲁木齐830002]

《逍遥游》说什么

⊙王于飞[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重庆400031]

⊙吴鸥[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乌鲁木齐830002]

《逍遥游》多被认为宣扬“绝对自由主义”和虚无缥缈、消极无为的人生观,但庄子的本意是让人们勘破大小、高下、生死、虚实等迷局,秉持天地之正,生命之原,挣脱现实的拘囿,获得更大的人生自由,进而对世人和天下发挥积极的作用。

小大之辨 天地之正 《逍遥游》 陶铸尧舜

一、误读和曲解

在《庄子》一书当中,《逍遥游》不仅位居内篇第一,在内容上也是全书各篇的根基和主脑,在它之后的内外诸篇大多都是在这篇文章的基础上生发和开展的,所以马叙伦说:“开宗不了‘逍遥’字,空读《南华》三十篇。”(《为庄子义证成率题绝句》)正因为《逍遥游》的文章之美,分量之重及影响之大,因而被节选入高中语文教材。但也因为这篇文章的文义复杂,历来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近代以来,西方哲学观念被引入国内,本文很快就被贴上了“绝对自由主义”的标签。为了证明这一宣判的正确性,《逍遥游》的文本被割裂,焦点被混淆,被看成一通浅薄偏执的哲学怪谈。随着思想意义被扭曲和消解,本文的“含金量”也就只剩下所谓的“艺术价值”。于是,一篇《逍遥游》也就成为各种“创新”式解读的消费对象,一时间鱼龙曼衍,愈出愈奇。

具体而言,当下对《逍遥游》的主流解读,大多根据“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等句子,按照东晋支遁“苟非至足,岂所以逍遥乎”的思路,认为该篇要求人们摒弃一切外在凭据,追求一种不依不靠,绝对自由的精神世界,“这样才能使得自己的精神超越世俗的一切乃至超脱自我”①。这样的说法虽也有它的依据,却未必体现了文章的精神实质。它虚化了“逍遥游”的内涵和意义,也遮蔽了庄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源泉的应有价值。

在此基础上,人们自然得出这样的结论:“现实生活里,人们皆‘游于羿之彀中’(《庄子·德充符》),何游而逍遥?在极不自由的环境中去追求极端的自由,不可能成为现实中奋斗的目标,只不过是内在欲望的一种自我满足罢了。”②这样一来,“逍遥游”的思想意义也就被抹煞殆尽了。但类似的文章和观点却被大量采入各种参考资料和教学用书,进而为众多教师所阐发。在这样的解读中,庄子不过是一个完全“无己”“无功”“无名”、彻底脱离现实、追求虚无缥缈绝对自由的思想异类,是一个不切实际、消极保守,无所作为的哲学畸人。《逍遥游》不仅缺乏积极的社会意义和现实价值,还可能造成若干消极有害的“负能量”。就这样,除了几句“想象奇特”“文辞瑰伟”的空泛评价外,这篇传世经典的精义几乎被剥夺净尽。这就难怪老师没有教的激情,学生也没有学的兴趣,要想从中汲取传统文化能量,丰富思想,润泽生命,就更是无从谈起了。

庄子《逍遥游》到底说了些什么?让我们拂去尘埃,好好读一读全文吧。

二、小大之辨

文章一开头便讲鲲与鹏,蜩与学鸠,由此延伸出一连串的故事和道理。在庄子看来,无论是鹏鸟还是学鸠,无论是扶摇九万里还是翱翔蓬蒿间,都各有其天然的飞行极致。如果它们各自站在自我的立场来看待对方,就很难彼此认同:谁看谁都别扭。后文中适莽苍者、适百里者、适千里者,朝菌、蟪蛄和冥灵、大椿等寓言或比方,也都是说这个意思。

在这里,虽然庄子也认为“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但却“言在此而意在彼”,他的真意是在“之二虫,又何知”“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中的“知”上。“朝菌”与“蟪蛄”的“不知”,缘于它们自身禀赋的局限。这种因天然局限所导致的“不知”,不可避免地存在于各种物类身上。而正是这些局限才导致各种“不知”,进而导致不同物类之间的比较错位、理解隔膜和认同障碍。蜩与学鸠对鲲与鹏的轻薄哂笑也就是这么来的。

解读这段文字的关键在于,庄子在指出差异、肯定大知和大年的同时,并没有否定小知和小年,他也并不认为鸟当飞万里、木须活千年、人必寿八百。如果都按大知、大年的标准来要求自己,非但没有必要,无法做到,还必然与万物的本性相违逆,一定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所谓“众人匹之,不亦悲乎”,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从这个意义上说,“小大之辨”其实没有什么意义,因而不应拘泥、停留在这种简单的小大之辨、高下之别的层次上厚此薄彼,是己非人。鹏鸟和学鸠既然都有各自的天地,也都有各自“飞之至”的天然局限,那就不用去跟这个比,跟那个比,仰望别人,或者嘲笑异类,而应立足于各自的禀赋和本性,在自己的领域、自己的生命里自由绽放。这样的自由,也就是最基本的逍遥游。这种自由跟小大之辨有一定关系,但又必须超越这种只见事实不见事理,只看树木不看树林的视野局限。当然,在庄子看来,要想获得更多的自由、更彻底的逍遥,就需要不断地超越那些小知大知、常人常规、功名利禄,甚至寿夭生死等拘泥限制,不断地勘破小大、生死、毁誉、高下、雌雄、虚实之辨,才能出入庐山,捏聚在我,在短暂的生命里实现最充分的自由。这种因不断超越而获得的逍遥,正是传统中国人所追求的生存方式与生命形态的自由。它与西方人所强调的表达、选举、聚会、游行等政治自由和绝对精神独立等概念不在一个思想体系,因而在许多层面上很难对译,也是不可通约的。

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庄子并没有以二元对立的方式来看待这个问题。他否定小大之辨的意义,却从未否定小有小的意义、大有大的意义,也未尝否定徙南溟或适莽苍所依赖的不同条件,甚至还特别强调:“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这也就是说,天地万物,无论大小高下,于外都是有所凭借、依赖的。也就是说,庄子虽然追求超越而逍遥,却并不否定现实,更未刻意将二者对立起来。认识到这一点,对我们理解下文有重要的意义。

三、无己、无功、无名

接下来是《逍遥游》中非常重要,也最易误读的一段。庄子提出了三种人生状态,又逐一指出其局限。

第一种:“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如此矣。”这些人有才能,其才能也可用之于一官、一乡、一君,甚至一国上。在一般人看来,这样的人已经很不错了,他们自己也这样看。可庄子却说,这样的人连宋荣子都看不上。

宋荣子代表着第二种人“: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也就是不管别人的毁誉,能够超越荣辱自定自得的人。宋荣子看不上第一种人,是因为他们有那么一点才德,就斤斤为一官、一乡、一君、一国所效,而不能于内外之分、荣辱之境中有以自守,反而在碌碌尘世中迷失了自我。

但在庄子看来,宋荣子这样的人在世间也算得少见了(“未数数然”王先谦解作为数不多),但还是无足称道:“虽然,犹有未树也。”对这个“树”字,成玄英和司马彪都认为“:树,立也”,司马彪进一步释“未树”为“未立至德”。尽管宋荣子足以自守,却不能于人于世有所树立。这样的人生虽不汲汲于俗世,却又于自我,到底做不出什么有价值的建树来,也就无法予以太多的肯定。

那第三种人又怎么样呢?“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于行,犹有所待也。”列子这样的人不仅能超脱俗累,淡然自守,还能进而驾驭自然“御风而行”,能为人所不能为,这样的境界当然远在前两种人之上,算得上少之又少了。不过,纵然列子能“御风”而免于行、以臻乎“泠然善也”的妙境,那也还没有达成人生的极致。因为只要“犹有所待”,就还有彼此、有对待,就还不能完全合同于道,实现最高境界的逍遥游。

那最高境界的逍遥游又是什么样的呢?庄子说:“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个人与天地合同了,生命的本质与天地的本根混一了,回归自我的同时也就回归了天道的正脉,生命了无牵挂,绝弃羁累,自由唾手可得,逍遥不期而至。

人到了这一境界,也就没有了人己之分、功过之别与名实之辨。他们只是秉持天地之正,顺应生命之原:道之所在即生之所在,道既无穷则生亦无穷,不能再多,也不会再少了。

到这里为止,庄子讲了四种人生,也列举了四个生命的层次。他虽然以无己、无名、无功的人生为极致,却并未否定前面的任何一种生命状态。事实上,四个层次是层层递进,逐级上升的。它们虽有高下之分,却绝不是彼此对立,非此即彼的。这就是说,庄子既肯定了前三种人生的价值,又指出其局限,而不是对之全盘否定,只接受最后一种人生罢了。

明白了这一点,下一个问题也就容易理解了:庄子并没有简单否定人生的各种依傍,对这些既支持着人生又制约着生命的依赖对象,庄子只是站在更高一级的层面上进行辩证的扬弃和超越:知、行、德、而(能)使人生能致效于世,也使人生为世所困,迷失自我;宋荣子智足以别内外、辨荣辱,却又因这种枯淡的智识阻窒了向上的生机而无所建树;列子虽能驾驭自然,却还无法超越物我之别,从而把握至道要枢;唯有至人、神人、圣人一流才能够“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实现彻底的逍遥游。在这里,潜藏着一个不断扬弃和超越的内在价值取向:每一层次的扬弃都是通过向更高层次的超越来完成的。尽管庄子没有强调各层次间的关联,但在客观上,它们环环相扣,像阶梯一样地逐级上升,每一级别的扬弃,导致每一层次的超越,进而实现每一境界的逍遥。每一层级之间都辩证地既肯定又否定,而不是截然分离,断然否定。

而支道林所谓“苟非至足,岂所以逍遥乎”,恰好是将前面三个级别与最后一个层次之间绝对分离和对立起来,并对前者予以绝对否定,将“至足”当成了“逍遥”的先决条件。而这样的理解,恰好阻断了那种扬弃和超越的内在理路,将一条不断扬弃、不断超越、不断升华的人生路径一刀两断,变成了绝地天通的哲学神话。世俗人生与逍遥境界,因这条“苟非至足”的虚设而“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而后人认为庄子试图“超越世俗的一切乃至超脱自我”的理解,也大致遵从了这样一种思路。

接下来的问题是,庄子对前三种人所依傍的禀赋才能、自我生命和自然万物都在一定程度上予以肯定之后又做了更高层次上的否定,但对最后一种人是否有所依傍却没有做出清晰的论断。其实,至人、神人、圣人者流固然消除了对外物的依傍,但又何尝不终归于对“天地之正”与“六气之辨”的依傍上来呢?所以读者不能拘泥于待与不待的字面意思,而应抓住“天地之正”与“六气之辨”所代表的“道”的根本。

从这个角度看,庄子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并非着眼于否定己、否定功和否定名,而是立足于消解对人与己、功与过、名与实的强分轩轾与一味执迷,让人在不断扬弃与超越后,日渐回归到“道”的根本,从而使“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能够再度为人所知、所得、所用。这一点,比较《庄子·天下》篇中的说法就会更加清楚:

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熏然慈仁,谓之君子。③

上引文字的核心就在“不离”。所以《逍遥游》中的至人、神人与圣人也就是指那些不分人己、不辨功过、不异名实,而使之“不离于宗”“皆原于一”的人物。

理解了这个意思,庄子借无己、无功、无名以宣扬“绝对自由主义”的说法也就值得三思了。

四、怎样才能“逍遥游”

如果回望《逍遥游》的行文脉络,庄子不仅没有否定“负舟之水”“负翼之风”乃至“三餐之粮”,甚至对“小大之辨”所涉及的各色人物也在一定程度上予以肯定:人们叹服鲲与鹏的恢宏,又何尝不能欣赏蜩与学鸠的放达呢?在这一点上,向秀与郭象“小大虽差,各任其性。苟当其分,逍遥一也”④的理解也许更为准确。

庄子不以为然的地方,在于各色人物站在自我的立场上,仅仅以自身形体的大小、行程的远近或寿命的长短来强作小大之辨。在庄子看来,人与万物各有其天赋的极致,在这方面较长论短并无多大意义。真的智者,应该在生命的层次和境界上去努力超越,不断提升。因而“知效一官”一段文字就不仅指出了这向上的一路,还揭示了这一路上的若干境界和层次。

因此,庄子对前述四种人在基本倾向上都是肯定的,但层次越高、境界越大,就越为庄子所赞赏。

怎样才能提高层次、升华境界呢?庄子没有直白的文字表述,却在对四种人的描述中给出了暗示。这就是从眼前的、狭小的现实中不断地超越:“知效一官”诸人从物质层面的小我转向对他人、对社会价值的追求;宋荣子从物质的人我世界上升到对自我精神、心灵世界的把握;列子又上了一层,不仅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身心,还能驾驭自然“御风而行”;但到了至人、神人和圣人的层次,就已经实现了人与天合同、身与道混一的更高境界。

在这所有的超越背后,又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的路径和方式。就是努力从业已分裂、区别和对立的现实中挣脱出来,疏离开来,使自己有机会去寻求、有可能去把握这些现实背后那种综合、统一和化生的要素,用庄子的话说,就是追求和回归那个“不离于宗”“皆原于一”的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这是一个不断超越的过程:人们不断从原来的拘囿中摆脱出来,努力回归宗本,以此获得更大的自由,也进入更高的境界。所谓“逍遥”,也就是这种生命的态度或价值取向;而所谓“逍遥游”,亦即这种不断升华的状态与过程;至于所谓“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也不过是一种至为高级的状态,却不应是“逍遥游”的唯一表现。所以庄子接下来就通过“尧让天下于许由”的故事,让许由讲了一大段话来阐明这一意思。原文如下:

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⑤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许由并不是简单拒绝尧的要求,也就是说,许由并非不想治天下,只是“天下既已治也”,他就不去追求“治天下”的虚名。所以,在庄子的笔下,许由并不是一个对现实漠不关心的高蹈之士,他只是拒绝陷入追求虚名的泥潭,而破坏自己逍遥自在的精神和生活状态。而对伪誉浮华的清醒拒绝,就是一种超越和逍遥。

这个意思还体现在“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这两个比喻上。当鹪鹩得其一枝,偃鼠饮而满腹,就不再追求更多的枝叶或溪流,而是快然自足地转向生命的其他方面。这就是超越、是自由,也就是鹪鹩与偃鼠的“逍遥游”。它与“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的逍遥同一机枢。但许多人却往往勘不破这个简单的道理,其智慧还不如小小的鹪鹩和偃鼠。真是何其可悲!

五、逍遥有什么用

到这里,下面的一系列问题也就出来了:为什么追求逍遥游?它的意义或价值何在?逍遥人生和未能逍遥的人生有什么不同?换个角度说,逍遥并不意味着人生的终结,此后的生命又将何所作为?归结起来说,逍遥游精神真是一种消极无为,没有任何实际用处的东西吗?它拿来干什么用?怎么用?

这些问题的具体答案,可以在《庄子》全文,特别是内七篇中去寻找。开宗立义的《逍遥游》只对最基本的几个问题做了解答。

庄子首先借肩吾与连叔的问答指出最高境界的逍遥游“:之人也,之德也,将旁礴万物以为一”,断言“其尘垢糠将犹陶铸尧舜”,在这样的境界面前,连“治天下之民,平四海之政”的帝尧也为之怅然若失。如此这般的大机大用当然是一般人难以理解和想象的。但庄子的本意也不在谈玄说怪,而是通过一些更为切实的例子来说明,因立场不同,看法不同和思想境界不同,事物的用途和用法也就会有所不同,以此引导人们对逍遥之后的生命意义和层次、境界展开新的思考与追求。

接下来的三个例子,分三个层次展开:

第一个例子是物质层面的:惠子种出了不同寻常的大瓠,却无法以寻常的用法来使用它。遂欲“为其无用而掊之”;而庄子却能超越寻常思维,独辟蹊径地看出大瓠不同寻常的用途,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从而实现其不同寻常的意义与价值。

第二个例子是技能层面的:宋国人发现了能够防止皮肤龟裂的特殊药物,却只能固守传统,世世代代应用于的艰苦劳作;而外客却能跳出的寻常思维,提升境界,寻求转换,将其应用于军事战争,终因战功而裂地受封。

从姑射神人说到其后的三个例子,一层层下来,庄子都是围绕着“用”字来解说的。他当然没有穷尽自然人生的全部层面,也没有执着于任一或高或低、或大或小的层次与境界。但在这些故事中,所有的不可思议、不可接受、不可认同乃至不可用,几乎都因拘泥于眼前的现实,而无法摆脱低层次的习惯思维,只能无奈地得出无能为力,无所可用的消极结论;而所有认识的转换、思维的创新和用途的拓展,也几乎都是出于对现实的疏离和超越,即由眼前退回到“不离于宗”“皆原于一”的境地,这才能不断产生新的创意、新的用途和新的思想境界,同时也在每一个不断提升的层次、不断拓展的境界上,实现着逍遥游的真正价值——看似无用的背后那些更有价值的大用。

庄子《逍遥游》既要讲逍遥如何获得,也要指出逍遥的目的和意义是要有所用。所谓“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最终还是指向用,而不是许多人所理解的消极无用。不仅《逍遥游》如此,如果认真细读《庄子》就会发现,庄子有时会慨然称:“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但另一方面,他真正希望的是自己能够像大瓠、像不龟手之药、像大樗和牛一样,能够拓展和发挥出对己、对人、对世、对天下的更大价值和作用。“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就是庄子的最高理想。

从“不夭斤斧”“浮于江湖”“裂地而封”,以至于“陶铸尧舜”,庄子在自己的生命得以保全的前提下,一直在渴望积极有用于世人天下,这和孔子儒学所提倡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有相通之处的。

六、结语

面对《逍遥游》,语文教材往往只是节选。比如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五册》就始于“北冥有鱼”,终于“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而其后的鹪鹩巢树、偃鼠饮河,以及“尘垢糠将犹陶铸尧舜”等重要内容则都被删节。如果执教者对庄子的阅读和理解仅仅限于教材所选的篇幅,自然会把庄子看作消极避世的人,也自然会同意“《逍遥游》是阐发庄子追求绝对精神自由的思想观点的著名篇章”“‘逍遥游’的含义,是指无所依赖、绝对自由地翱翔于永恒的精神世界”⑥等观点。如此成成相因下来,万千学子在面对庄子这份珍贵文化遗产的时候,就只能空手而回了。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如果我们深入阅读《逍遥游》全文,进而仔细钻研《庄子》全书,便会带着思考来看待教参,不让这篇智慧深邃的经典论著沦为字词讲解和照本宣科的僵化教材。解读出传统经典的真正价值和意义,让学生真正明了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拓深其思考,润泽其生命,实为语文老师当担之重责。

①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84页。

②⑥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第五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第66页,第56页。

③④⑤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065—1066页,第1页,第22—24页。

[1]余家锡.世说新语笺疏[M].北京:中华书局,2015.

[2]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3]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第五册教师教学用书[G].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4]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6.

作者:王于飞,文学博士,重庆师范大学教授,研究方向:明清诗文研究与敦煌俗文学研究;吴鸥,乌鲁木齐第一中学语文教师,与王于飞教授合作,共同致力于传统经典在中学语文的释读与深化。

编辑:赵红玉E-mail:zhaohongyu69@126.com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普及项目“QQ对话——传统经典导读五十篇”证书编号:2014006

猜你喜欢
逍遥游庄子境界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品“境界”
爱情的最高境界就是这两个字
《逍遥游》中“而”字的用法与读音
庄子的人生境界探析
大鱼海棠——中国动画的逍遥游
《庄子说》(二十二)
宋荣子:《逍遥游》中不应被忽视的人物
《庄子说》(二十)
《庄子说》(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