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英文授课临床本科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2016-06-13 17:50鲁华
科技视界 2016年13期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调查心理健康

鲁华

【摘 要】留学生能否顺利完成他们的学业,不仅取决于能否为他们提供必需的物质和学术条件,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能否在学习期间顺利完成社会-文化层面的心理适应过程。因此,高校应关注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本文对各年级、各国来华医学生与中国青年进行对比,调查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合理引导,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完成跨文化适应。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调查

2015年教育部、外交部、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文《2015-2017年留学工作行动计划》为留学工作明确了工作原则与目标,明确了各阶段工作任务。该计划中对来华留学提出“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优化来华留学战略布局,提高来华留学教学水平,加强来华留学质量保障”等要求。

作为新疆医科大学集中医、西医、维医、哈医为一体的综合医科院校,与8个国家接壤,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我校在校留学生人数保持在600多人,我们观察发现,来华留学生会出现跨文化适应等问题,尤其是一部分来自伊斯兰教国家的留学生,他们对饮酒、KTV、桑拿、迪吧等娱乐场所充满好奇,常常流连忘返,浪费了大量时间和金钱。这些不良场所对他们的道德观念产生负面影响,造成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再加上他们自制能力差、易冲动,遇事往往不计后果,在公共场所发生恶性斗殴事件机率明显高于国内学生。因此,关注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的提供服务,成为留学生有效管理的最佳途径。

研究者使用英文版症状自评量表(The self-report symptom inventory,Symptom checklist,90)[1],简称SCL-90(该量表包含了比较广泛的精神病症状学内容,从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等方面准确刻画被试的自觉症状,并能较好地反映被试的问题及其影响的严重程度和变化),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dolescent Self-Rating Life Events Check List)[2],简称ASLEC(这个量表可以了解被测试者现有心理压力水平及主要压力来源,便于我们及时发现问题,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和引导)。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各量表分值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1 一般状况调查

新疆医科大学2007~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全英文授课本科(简称MBBS)留学生(分别为1~5年级)542人为调查对象。一般性状况调查结果见表1。

调查对象中男生374人,女生168人。各年级学生数分别是:一年级109人,二年级114人,三年级109人,四年级96人,五年级114人。学生主要来自于巴基斯坦、阿富汗和中东(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占全部学生94.8%,这些学生全部都信仰伊斯兰教;其他国家包括:印度,约旦,肯尼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中亚国家,这些学生占全部学生人数的5.2%,印度学生一部分信伊斯兰教,一部分信仰佛教。约旦学生信仰基督教,其他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学生也全部都信仰伊斯兰教。总体来说,留学生中信仰伊斯兰教的占到95%以上。

表1 各年级留学生结构分布

2 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2.1 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结果

调查回收发出问卷542份,收回529份,有效问卷498份,有效回收率为91.9%。量表有90道问题,分别从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等9个症状因子,5个等级来测评。平均填表时长40分钟。

2.1.1 留学生症状自评

留学生症状自评SCL-90与中国青年常模[3]进行比较,除躯体化和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外,恐怖、焦虑、敌对因子明显高与常模,这与胡芳[4]的报道一致。强迫、偏执、抑郁、精神病性因子与常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留学生心理健康状态低于中国青年平均水平(表2)。有些项目的因子分甚至接近临界值。

表2 留学生SCL-90评定结果与中国青年常模比较(x±s)

2.1.2 不同年级评定结果进行比较研究

对不同年级留学生SCL-90评定结果进行比较研究,能够分析不同年级的本科留学生各症状因子的变化,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干预。

表3 各年级留学生SCL-90评定结果比较(x±s)

1年级新生的恐怖、敌对因子明显高于其他年级,随着年级增长逐渐减少,到五年级临近毕业时基本接近或达到中国青年常模。抑郁、偏执、精神病性因子也是随着年级增长而逐步接近常模。焦虑因子形成“U”形变化,显示低年级因不熟悉环境而焦虑,随着年级增长逐渐降低,可是随着医学课程的逐步加深和临近毕业,压力呈上升趋势。

2.2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测试结果

调查发出问卷542份,收回529份,有效问卷501份,有效回收率为92.4%。ASLEC量表由27项负性生活事件构成,主成分因子分析可用人际关系因子、学习压力因子、受惩罚因子、丧失因子、健康适应因子和其他因子等6个因子来概括,对各个问题未发生记0分,若发生过,则根据事件发生时的心理感受程度依次分别记1~5级[5]。学生根据自己感受据实填写。平均填表时常7分钟。

2.2.1 我校留学生青少年生活事件(ASLEC)调查结果见表4

表4 留学生ASLEC量表统计描述(x±s)

从调查表中我们发现,6个因子得分均值都<2,按照六级评分方法,“2”是发生过。留学生的因子分都接近2,说明留学生发生过负性生活,对心理有轻度影响。

对负性生活事件得分与自评量表得分的关系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见表5分析引起留学生负性生活的主要原因。

表5 留学生ASLEC对SCL-90总分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注:决定系数 R2=0.501;回归方程的方差分析结果:F=62.368,P=0.000.

3 讨论

3.1 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低于中国青年

本研究结果显示留学生症状自评与中国青年进行除躯体化和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外,恐怖、焦虑、敌对因子明显高与中国青年,各年级的症状因子都不同;通过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显示,主要存在于健康适应因子、学习压力因子、人际关系因子学等。

症状自评量表与青少年生活事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引起留学生负性生活的主要原因主要存在于长期远离家人不能团聚的烦恼;学生感觉学习负担重、在国外求学家庭经济压力大,以及情感困惑等。还有部分学生在留学生自己的小群体关注面子问题及与同学、好友之间的关系等等。

3.2 焦虑因子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变化

调查时我们注意到学生焦虑因子在各年级中变化是由高到低,再到高呈“U”形趋势。调查发现,学生由入学的不适应到逐步适应,焦虑因子从高到低;到高年级后临床学习压力重,再加上就业压力的影响,焦虑心理又逐步增高。

从生活事件量表中不难看出,超过半数学生(68.24%)都发生过负性生活事件,主要反映在:留学生普遍存在因不能与家人团聚的孤独感而感到不适、医学课程任务重的学习压力大,以及在国外读书对家庭经济压力大。管理者需要积极干预帮助他们摆脱这种不适感。

3.3 留学生在情感因素中表现更为突出

在调查中有37.57%的学生有情感烦恼,其中有16.41%的学生影响程度可能已经达到中度以上。主要集中在学生渴望在远离亲人、独在异乡的环境中寻求一种情感上的安慰。可是另一方面,鉴于学生大部分是从南亚国家而来,从小就有婚约,而且这些国家不允许婚前性行为及堕胎等行为。处在情感烦恼中的学生一边是需要这种情感来填补空虚,另一边认为自己违背教义的规定,违背父母的要求,纠结在深深的矛盾和自责当中。学校需要在日常管理活动中加强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引导他们从“小圈子”走向“大圈子”中。

3.4 人际交往在两个量表中不同的反映

在此次测试中,调查者发现两个量表结果不一致的现象:在SCL-90量表中留学生的人际关系敏感与国内青年常模无显著差别,但在AELEC量表提示人际关系因子趋近阳性。

经过认真分析,由于我校采用的是全英文授课,对汉语无特别要求,留学生因为语言问题,在人际关系交往中只有少部分愿意与中国学生交往,大部分留学生愿意跟本国或本语系的学生交往,他们更愿意从本国的同胞那里寻求帮助。这样往往形成一个小团体,而SCL-90量表中主要关注学生自卑感、交流中的自我意识及消极期待等,这些问题在他们自己“小圈子”的交流中不存在困难;而在AELEC量表中,关注学生“是否在意当众丢面子”、“怕被人误会和错怪”、“与同学或好友发生纠纷”、“受人歧视或冷遇”等比较现实问题,他们会表面出负性生活状态,因此这些因子趋向阳性也就不难理解了。

研究者希望通过调查发现留学生心理产生的原因,从而更好的在制度、管理上采取措施,有针对性的为留学生提供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参考文献】

[1]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3:33-34.

[2]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增刊):102-105.

[3]金华,吴文源,张明园.中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6,12(5):245-246.

[4]胡芳,崔立中,高立.在华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7,1(13):40-41.

[5]彭虎军,魏书堂.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9(9):966-969.

[责任编辑:汤静]

猜你喜欢
来华留学生调查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天台县城区有毒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