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调控下七城市房价仍将上涨

2016-05-10 16:37
证券市场周刊 2016年17期
关键词:企稳购房住宅

盘古宏观团队的调研报告称:通过对35个大中城市进行分析排序,认为厦门、广州、海口、杭州、宁波、福州、天津与北上深具有类似的结构性优势,房价仍然具有上涨潜力。但投资时应同时考虑已经临近的周期回调因素,不可盲目追涨。中国房地产价格变化存在明显的周期现象。通过70个大中城市住宅价格指数的变化,发现以下规律:首先,一个完整的价格变化周期长度约为3年,主要由加速上涨、减速上涨、加速下跌和减速下跌几个部分组成。每个阶段持续约0.5-1年。第二,最近一次房价加速下跌始于2014年三季度,并于2015年二季度达到峰值。之后房价企稳回升。以前几轮周期作为参考,可见当前已接近本轮加速上涨的峰值阶段,即将进入减速上涨期,跌势可能在半年至一年之后形成。第三,在加速上涨阶段增幅明显的城市,之后都会经历同样显著的增速停滞。因此,这些城市房价的变化是良好的观察点。如观察到这些城市上涨后出现了明显的增长停滞,就可以判断房价周期已进入减速上涨阶段。本轮周期中,住宅价格提升驱动地产行业提前复苏。从2015年初开启的成交量升势并没有带动房地产开发资金增速改善,反而率先拉动了住宅价格。直到2015年底,开发资金和新开工面积才出现明显的回暖迹象。这与之前几轮周期的现象完全不同。结合微观层面,前期的疯狂扩张使得银行对地产企业的信心在2015年的大多时间都较为低迷,因此地产企业融资更多依靠信托等方式,成本抬升明显。虽然地产类公司债的火爆切实解决了一部分企业的融资难题,但一方面,受益的均为大型企业,而非整个行业;另一方面,融资用途多为置换存量贷款,降低融资成本。因此站在开发的角度,房地产行业在2015年依然处在筑底期,并没有到达自然回暖的状态。本轮房价抬升是去库存政策所致,而非正常周期性回暖。我们认为,优质资产稀缺和流动性充裕造成的资源争夺是本轮房价上涨的直接原因。中长期贷款利率是住宅价格指数的先行指标,存在利率下降后房价上升、利率抬升后房价下跌的基本规律。但是,指标领先的时间并不确定,这可能源于不同时期货币政策传导效率的差异。可以看到,本轮房价企稳回升,肇始于贷款利率自2014年底的加速下行。配合各地鼓励购房政策的推出,成交量和房价均进入快速上升通道。在房地产开发没有恢复的情况下,成交量激增确实达到了去库存的效果。根据央行2016年4月发布的数字,截至3月末,全国个人购房贷款余额15.18万亿元,同比增长25.5%。自2015年5月以来,个人购房贷款增速连续10个月攀升,累积回升8.3%。住宅价格企稳回升的时点也恰为2015年4-5月,贷款资金驱动房价上涨的逻辑与上述推测完全吻合。endprint

猜你喜欢
企稳购房住宅
开局企稳复元打平再续精彩
三亿“新市民”住房问题受重视
多重利好袭来 股指震荡企稳
9月百城住宅均价环比连续17个月上涨
江西:一些地方出台购房补贴政策 最高可达4万余元
6月百城住宅均价环比连续14个月上涨
5月百城住宅均价环比连续13个月上涨
1月百城住宅均价环比连续第9个月上涨
购房券:楼市促销的新变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