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防治地质灾害四大体系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2016-04-14 21:07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六四大队江西赣州341000
地球 2016年10期
关键词:编制工作原则规划

(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六四大队 江西赣州341000)

(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六四大队 江西赣州341000)

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必然会涉及到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其中一项主要的资源便是土地资源,由于工程建筑活动的规模不断增加,且强度逐渐加大,导致土地结构遭到破坏,近年来地质灾害问题时有发生,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发展,同时伴随着一定的安全威胁。科学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主要理念,为切实的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便是需要就地质灾害问题予以解决,加强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而在此过程中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编制则成为主要环节。为此本文展开了基于防治地质灾害四大体系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研究,其中详细阐述了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重要意义、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核心内容以及其编制程序等。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

0 前言

为了在最大程度上规避或者减少人们生命财产造成损失为目的,我国构建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应急预防四大体系。随着国家对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求的逐渐提升,同时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环境越来越复杂且难度逐渐增加,各级管理机构需要明确现阶段地质灾害防治所面临的基于与挑战。充分依靠科技进步与管理创新,提升统筹协调,本着预防大于治疗的原则,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编制地质灾害防御规划,全面提升各地区地质灾害的防治能力。

1 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价值

编制防治规划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地质环境,实施资源、环境、人口的协调发展,同时也是为了预防与治疗灾害,进而降低地质灾害对人民造成的生命财产威胁,确保现代社会的和谐发展。编制防治规划的实现过程,是基于对地区行政区域地质灾害发育特点以及危害性进行调查分析,明确地区内地质灾害的特征与出现规律,结合现代科技,标记地质灾害的易发区与危险区,明确地质灾害的隐患问题以及危害程度,对其各项指标进行评估,并制定预防与治理方案,为地区内政府有计划的进行地质灾害预防,提供有力依据[1]。

2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核心内容

根据国土资源部相关规定明确为,地质灾害防止规划需要涵盖以下内容:地质灾害现状、防止目标、防止原则、易发区与危险区的界定、总体部署与主要任务、基本措施、语气效果,为编制防治规划提供法规依据。规划报告是防治规划编制工作的最终体现,结合所有调查数据与资料,全面的阐述区域内地质灾害发育的特点以及分布位置,综合形成原因、危害评价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制定合理的防治规划。地质灾害规划报告主要涉及到两个方向,地质灾害评价与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3 编制防治规划的具体程序

3.1 组织过程

组件一个规划编制组织是实现编制防治规划的关键环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主要涉及到三大板块,自然环境保护、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群众安全,属于社会基础建设,同样也是社会公益性事业。由此在建立编制组织的过程中,需要涉及到地区内部的交通、水利、市政、气象等多个部门成员,确保地质灾害规划的全面性与合理性[2]。

3.2 落实权责

任何一项事业或者是项目的实现过程,落实全责均占有重要的地位,就地质灾害规划编制过程而言同样如此。在开展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前期,需要充分的向各个部分落实职责与任务,确保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能够得以有效开展。就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工作而言,属于全新的项目,没有可以参考的历史经验与实施模式,同时又属于跨地区夸行业的相对综合的设计范围较广的工作,所需要承担的任务量较重,因此工作开展前期需要充分的规划各部门的工作任务,进而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实现过程的效率。

3.3 全面调查

实施全面调查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的基础工作,在进行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前期需要大量的数据作为参考,由此需要对地区内的各项指标数据进行调查。一份全面的明确的地质灾害普查,才能够充分的掌握地区内地质灾害的发展状况、分布状况,以及发生规律等,进而才能够编制出相对完整的规划编制。在进行相关调查的过程中,需要坚持三项原则:分级负责、实行分工负责、充分发动与依靠群众[3]。

4 规划编制工作的基本要求

4.1 调查环节

基础调查环节需要掌握以下三个原则:第一,调查的全面性。在调查过程中必须进行全面调查,不可以进行抽样调查或者是重点调查,对地区内可能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地点,以及影响生产建设的地区进行全面详细的调查,确保基础资料的确切性。

第二,调查工作的详细性原则。针对同类型的山体或者不同地质结构的山体,需要作出具体的分析,尽量明确发现灾害隐患点,明确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存在位置、发生时间、产生原因、地质条件等指标,对其发生灾情的可能性进行评估,并提出报告。

4.2 编制环节

规划编制过程需要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第一,坚持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协调发展为原则,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与地区内的经济发展需要向结合发展,与相关工程建设向结合。

第二,坚持因地制宜原则,需要根据地区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合理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方案。

第三,坚持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分布实施原则,充分规划出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以及各个阶段中的工作重点,分阶段实施编制工作。

第四,坚持区别责任原则。

5 结论

地质灾害是人民群众受到的最严重的威胁之一,徒弟资源是人民生活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因此,无论是从维护还是治理的角度出发,都需要加强发展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工作。本文主要针对地质灾害发生特点、发生规律,以及地质灾害发生源等方面的内容,展开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分析,同时结合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的特点,明确合理的编制程序。

[1]韦仕川,栾乔林,黄朝明,等.地质灾害防治的土地利用规划软措施研究综述及展望[J].自然灾害学报,2014,01(03):159-165.

[2]李永红,滕宏泉,贺卫中,等.基于防治地质灾害四大体系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以陕西省铜川市为例 [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4,06(02):40-48.

[3]韦仕川,栾乔林,黄朝明,等.以土地规划为基础的地质灾害防治综合规划体系框架的构建 [J].自然灾害学报,2015,09(04):36-45.

基于防治地质灾害四大体系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陈韬

P694[文献码]B

1000-405X(2016)-10-385-1

猜你喜欢
编制工作原则规划
黄骅市推进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思考
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21-2025年)编制工作正式启动
云南省首部《勘察设计常见问题典型案例》编制工作启动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迎接“十三五”规划
中国移动设计院积极支撑中国移动4G规划及网络建设方案编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