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州电视台如何做好对外新闻宣传工作

2016-02-28 19:51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21期
关键词:昌吉州昌吉新闻宣传

梁 红

(昌吉电视台,新疆 昌吉 831100)

浅谈地州电视台如何做好对外新闻宣传工作

梁 红

(昌吉电视台,新疆 昌吉 831100)

做好外宣,为地方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服务,是地州电视台的责任和使命。以“大电视”的视野做外宣,以反映鲜活的基层实际生活为着力点,坚持“走、转、改”,同时,构建有效传播的外宣平台,外宣的路子就会越来越宽阔。

地州电视台;对外新闻宣传

做好对外新闻外宣,为地方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服务,是各级电视台的责任和使命。笔者在昌吉电视台从事外宣工作近10年,纵观近几年来外宣工作的开展状况,深感这一工作的重要性和挑战性。地州电视台的稿件要通过借助区级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平台,有效地提高本地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以树立地方良好形象,因此近几年也格外受到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新闻外宣工作也成为各地州电视台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组建外宣团队,提升工作水平

为推动外宣工作迈上新台阶,从2008年开始,昌吉电视台成立了由6名采编人员组成的外宣组,强化本台新闻栏目重头报道的分量,提高在省台和中央电视台的用稿率。外宣组成立后,我们明确了工作分工,由专人负责整合县市台新闻上传,同时,外宣记者围绕新疆台及中央电视台的约稿重点和选题方向,加大自采新闻的力度。

(一)做好常规约稿,突出特色亮点

新疆电视台通联会在每周和每一阶段都有针对性较强的约稿,这些稿件既有难度较大的主题性报道,也有常规内容的报道。针对此类新闻,我们的原则是克服一切困难,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按照约稿的要求来操作,尤其在题材既定、内容既定的情况下,为避免太多的空话、套话,提高采用率,必须在“点”的选取上下足功夫。通常情况下,对于某一行业、某一领域、某一群体的报道,记者在现场看到的往往是较“空”的东西,作为电视来说,讲求鲜活性还要体现在镜头语言的丰富性上。例如,在危房改造的报道中,以往我们也曾进行过大量报道,但不够出彩,最近我们制作了一条《危房户搬入新居过佳节》的报道,由于采用了记者现场出镜的形式,对危房户的新房和旧房作了展示和对比,冲击力明显比以往的报道强很多,被省电视台采用播出。这说明,好的表现手法对深化主题内容能够起到独到的效果。

(二)提高新闻敏锐性,强化机动能力

妥善处置好突发事件是考量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执行能力的一个方面,报道好突发事件则是媒体社会责任感和应对能力的集中体现。为了应对突发事件,昌吉台专门制定了一套完善的应急预案,建立了一支由台领导带队,骨干编辑、记者组成的应急队伍,做到“招之即来,来之能战”。

对于实效性强的新闻,我们力求做到随机而动,及时赶到事发现场捕捉镜头,并选取恰当的报道方式。2016年6月18日17点10分左右,昌吉市庙尔沟乡发生一起交通事故,昌吉台立即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记者第一时间分批赶往事发地点以及收治伤者的各大医院,掌握了第一手素材资料,向新疆台和中央台提供资料并展开合作。以电话连线、现场出镜等方式在中央台《24小时》《东方时空》《朝闻天下》《午夜新闻》等新闻栏目和新疆台各档新闻栏目中播出了相关消息,把事故经过、原因以及昌吉州党委政府积极处置事故、救助伤者、善后安置等工作及时准确地传播给大众,使突发事件的对外宣传报道做到了准确、及时。

二、挖掘地方资源,提高外宣新闻质量

能在中央和省级电视台播放的地方新闻,往往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昌吉州是一个回、汉、维吾尔、哈萨克等40个民族多民族聚居区,民族文化多姿多彩,被誉为“花儿”的故乡,经济发展速度一直名列全州前列。

2016年5月,昌吉州出台了《“花儿昌吉”建设行动纲要》和《“两清两美一绿”三年行动计划》,打造“花儿昌吉”。按照州党委宣传部对“花儿昌吉”的总体部署,昌吉电视台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把“花儿昌吉”这一主题作为对外宣传的“重头戏”,积极和新疆电视台对接,精心组织策划,让主题报道在对外宣传上也做到有声有色。在《新疆新闻联播》节目中,连续推出了《把昌吉建设成“花儿”一样令人羡慕的地方》等6期“花儿昌吉”系列报道,这些新闻报道充分体现了昌吉州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和具体行动,反映了昌吉州在经济建设、民生改善、生态文明等方面的先进做法。节目播出后,在各地引起了强烈反响,产生了极大的对外宣传效果。

三、围绕中心精心策划,搞好规模性报道

根据党和政府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唱响主旋律,也是做好新闻外宣工作的重中之重。昌吉电视台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对外新闻宣传,力争在各种重大节日、重大活动、重大事件第一时间在新疆台、中央台落地有声,使电视新闻外宣工作实现有特色、有影响的目标。

2014年是昌吉州成立60周年,对于外宣工作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根据州党委宣传部的要求,昌吉电视台策划实施了“全国卫视丝路昌吉行”大型采访活动,邀请全国卫视参与州级电视媒体活动,特别是在新疆维稳一级响应时期,难度很大,但是借助中央台、新疆台的力量和本台的真诚执着,21家省级卫视和9家地州电视台的70多名记者应邀如期而至。在3天的采访中,他们走访了昌吉州各县市和园区,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报道了昌吉州作为丝路重镇过去的辉煌和今天的优势,节目播出后在宣传昌吉、展示昌吉、推介昌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四、通力合作,构建大外宣格局

这几年,昌吉电视台把对外宣传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高度重视,积极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建立起重大选题策划机制、与上级新闻单位沟通联络机制、对外新闻宣传表彰奖励机制。充分运用好近年和中央台、新疆台建立起的良好联系机制,加强交流,积极创新外宣手法,拓宽外宣渠道。树立大外宣意识,对中央台、新疆台包括县市台宣传昌吉给予全方位支持、配合。同时,采取本台报送和邀请中央台、新疆台记者合作采访、单独采访等多种形式,扩大宣传效果,不断提高上稿率。昌吉电视台还专门制定出台了外宣奖励制度,激发记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记者多上稿、上大稿,真正形成“管外宣、议外宣、重外宣、强外宣”的良好局面。

总之,做好外宣,为地方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服务,是地州电视台的责任和使命。以“大电视”的视野做外宣,以反映鲜活的基层实际生活为着力点,坚持“走、转、改”,同时,构建有效传播的外宣平台,外宣的路子就会越来越宽阔。

G229.27

A

1674-8883(2016)21-0249-01

猜你喜欢
昌吉州昌吉新闻宣传
图说建党百年·天山画卷 时代昌吉
托管引领共赢
新媒体背景下的人大新闻宣传
广播电视新闻宣传方法的创新实践
企业电视新闻宣传的思考
昌吉州纤检协会免费举办棉花检验员培训班
昌吉州主客观温度预报检验及业务应用
新闻宣传工作的“四个关系”
在认同、调适与建构中传承——从新疆昌吉二六工村回族肉孜节看民俗功能
Five Major Religions and Its Influence on People’s Behavi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