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送教之旅

2016-02-15 22:49高启山唐山市丰润区教育局河北唐山063000
终身教育与培训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特级教师报告过程

高启山(唐山市丰润区教育局,河北 唐山 063000)

幸福的送教之旅

高启山
(唐山市丰润区教育局,河北 唐山 063000)

高启山,唐山市丰润区教育局小学教研室主任,河北省特级教师,河北省首届学科名师。致力于小学语文教育和学校课程开发研究。研究论文100余篇在学术刊物公开发表。

送教年份:2014-2015。

送教感受:很幸福的,与全省一线老师一起追求教育之梦。

从2014年成了河北省特级教师讲学团的成员开始,在每年金秋时节,总要踏上送教的路程。从河北省的东北边到西南端,从沧州沿海,到承德深山,有提前安排,也有临时 “补场”,火车,汽车,交通工具不断更替,有时候,一个周期下来,行程几千公里。

秋季里,农民忙着收获一年的庄稼,而我,在这看似繁忙的旅程中收获着幸福。

这是一程程感动之旅。

无论是省继续教育处的领导,还是送教所到学校的校长和老师,抑或一同送教的其他教师,都让我感受到了无比温馨的关怀。

“天气在变冷,一定要多带点衣服!”在电话里,负责组织我们送教的何老师经常的叮嘱。“平时的工作中有什么困难吗?家里的生活怎么样?”每次出发前,省继续教育处的各位处长们,总要来看望我们,嘘寒问暖;坐上中巴出发了,几百公里的路途,带队的领导已经准备好了 “咽喉消炎药物”,消除我们出门上火引起的喉部不适——“明天去学校讲课,时间长了,可能嗓子疼,以备之需……”带队领导细心地叮咛。来自全省各地的老师,分别拿出了自己家乡特产, “来,吃一点,算是为旅途添加一点乐趣吧!”虽然刚开始不是很熟悉,但是不一会儿的功夫,便真正成了 “讲学团”一家人。

每到一个目的地,各地市局的领导,县局的领导,即使是寒风细雨中,也要在高速路口迎接,省得我们迷路;送教开始,他们会和老师一起坐在教室中间,当然是 “以身作则”,但我更感受到了他们对我们的那份真诚的尊重。送教结束,依然是送到高速路口,握手再握手,依依惜别。这样的场景,令我感受到那种深深的友情,更感受到了自己作为送教特级教师肩头承担的那份沉甸甸的责任。

这是一程程享受之旅。

送教活动,给了我这位教研人员更多的陌生试验田。离开学校十五年了,作为教研人员,我主要是从学生学习实践中发现问题后,对老师的教学行为改进,做出假设。尽管,这些假设是基于学生的学习现状,这些假设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实际到课堂上 “实验”一番的机会并不是很多。送教活动,让我每年都能到若干个陌生的试验田去 “试种试收”。

在课堂上的感觉好极了!我终于又能不断地审视孩子们闪亮的眼睛,倾听他们稚嫩的言语,与他们进行心灵的交流,感悟人间 “纯真、稚嫩”善境。我终于又能又能看到孩子们从言语学习的不会到会的变化过程,从而体验到我存在的价值,那是非常欣喜快慰的感觉。我终于又能看到孩子们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投力,用他们自己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获得那份属于他们自己的答案,这是我期待的令我惊讶又异常兴奋的感觉。于是,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的时候,与孩子们一样纯真无邪了。

我记得,在河间,那个四年级的小女孩,在课前与他们做简短交流的时候,我问她一个问题,她歪着头看着我:“我不告诉你。”但是,在课堂上,好多问题,她都争着举手告诉了我,这是多么惬意的情形啊。

我好享受,享受的是过去这么多年了,我仍然能够带着一份童心,跟孩子们在一起学习,看着他们在短短四十分钟内发生学习上的变化!

给老师们作报告,也是一种享受。我挑战自己的临场能力,尽量撇开稿子,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来重新组织报告的思路,至少,我要留出一段时间,来与老师们进行现场话题互动,终于,我胜任了!因为,我在报告的过程中,我看到了老师们传送过来的会心的神情。

我还要挑战自己的体力。五十多岁了,还能不能站着讲一天?于是,我站着讲,甚至走下讲台,到老师们中间去把话筒递给老师跟他们对话。我成功了,在是多个地方的报告中,我把椅子给忘记了。一天下来,我竟然一点都不觉得累。这样的奇迹发生,怎么不是享受呢!

这是一程程提升之旅。

每一节示范课,每一场报告,对我,都是一个进一步研修,不断有所突破的过程。

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教育发展的水平、各自关注的角度也不同,对送教的需求不同。我要求我的送教能够根据不同的需求来安排具体内容,每一节课,每一场讲座,即使是同一内容,也会根据需求不同,在内容和方式上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一个 “服务者”,我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每一次都在因服务对象的不同而 “必须地”发生着变化。因此,我的送教旅途是对自己 “服务本领”的不断改进的过程,不断提升的过程。

过去的几十年,我对语文教育的很多专题做过系统的研究。但是,我对自己的研究总是在一种不断审视,不断批判,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改进的过程。送教目的地的不同需求、送教过程中老师们提出的实际困惑和问题、讲课示范后的反思、送教过程中同行教师相互的交流切磋,都给我的研修带来了突破、精进的契机和灵感。

送教单位要求现场上作文指导课,而我过去的研究,都是在课下去指导学生进行生活观察和思考,学生的习作基本上是 “资料积累和整理”型。现场如何上课?我反复思考,探索出了 “随文学写、单项练习”、 “媒体在线生活,现场观察比较,然后说写”的课堂写作指导模式。

在过去,我的 “读中学写”,都是总结归纳式。如何实现 “读与写的学习辩证统一”,我深入思考,探索出了 “增删调改,与原作比较品评,朗读感悟”的新型阅读教学思路。

小学阶段如何提高阅读教学效益?我要用报告系统、具体地回答这样的问题。于是,我在原有基础上整理了 “小学低中高年级阅读能力、表达学习项目”的序列,把课标的要求具体化,序列化,提示教师们强化阅读教学的目标意识,在明确目标的前提下,循序渐进地去解决能力提升的问题,从而实现 “用教材教语文”的思想。

如何让学生既能写得好喜欢作文?我的报告从原来的 “真实交际”这一个观点,改变为《好作文是这样指导出来的》——为了指导学生体验到写作意义,从 “观察能力、素材积累、真实情境下的表达、修改、讲评应用”多角度展开讲解,最终形成了自己 “以应用为目的”的作文指导过程模式……

于是,送教之前,我要精心准备;送教过程中,我白天在路途上思考,晚上在客店中动笔。送教的旅途,不单单是我去给别人 “讲授”,更成了我集中时间思考问题、整理思考的过程。这些思考,这些案例,也悄然见诸刊物。

什么是提升?自己的认识有了变化,是提升,发现了问题,认识了不足,这是更重要的提升——这是自我提升的起点。

这是一程程心灵净化之旅。

生活在现实中,不能不受现实的影响,积极的,消极的,尽管已到知天命之年,还没能对现实的各种诱惑和困惑达到 “不惑”,自己所追求的 “天道——探究教育教学真谛,终生为教育事业发展而努力”还没能达到 “坚守而不动摇”的境界。

送教的旅途中,与省、市各级教育行政和教研部门领导有了更多的接触,我对送教活动的意义有了深刻的感悟:

省厅投入资金和人力物力,组成特级教师讲学团,目的是什么?为特级教师搭建平台,让我省的特级教师在这个平台上不断锤炼,不断提升;用特级教师教师团,帮助全省各地发现、诊断并解决教学与研究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提升教育质量;用特级教师队伍来影响全省青年教师,为他们树立楷模,使之快速成长。这是省厅领导对全省教育发展拿出来的重要举措。

与同行送教老师们的交流,对照,我扫清了自己内心深处的 “自以为足”的阴霾。过去,我常会认为自己年龄不小了,教育学问做的也差不多了。送教才发现,同龄的特级教师,他们对 “教育之道”追求所达到的境界,令自己汗颜——张家口的尢立曾老师谈起教育,谈起学科教学,令我感到惊诧、敬仰;我曾自喜年轻时候就很有成绩了,送教之后发现,才三十多岁的青年特级教师张爱霞,比自己当初不知要强多少倍啊,而且,有些方面,自己现在也赶不上。看到了差距,才不再 “自我知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消极现象引起的消极情绪,随着对同行的仰慕而逐渐消失,内心更多地隐隐升腾起 “加油”的冲动。

送教,与全省各地小学一线教师的密切接触。老师为了听课,要起大早,行程上百里,或班车,或自驾。有时天气很冷,有时雾霾严重,有的要走行山路,有的要冒雨顶风……为的是不错过这一节课,不错过这一场报告。我讲课之时,感悟着他们或会心传笑或凝眉深思;报告过程中老师们会提问,报告间歇老师们会与我对话,报告之后不舍散去的一再提出研讨话题深度交流,然后,要走我的联系方式,刚到回驻地打开电脑,老师们请求 “加我好友”,送来问候,跟我分享他一天学习的快慰……他们的话语中,没有我将成为怎样的教师,更多的是 “学生的发展,学生的提升”。从他们身上,我感受到了一线教师内心的纯真之美:虽然默默,但是,他们坚守在默默之中,为了尽到自己的那一份责任,在令人感动地、不断地努力,努力......

于是,我的心灵得到了进一步的净化,“坚守教育,执著探究,为一线教师做好服务”的信仰得到了进一步坚定。为了孩子们,为了老师们,我虽然 “知天命”之年,但是,我要在研究教育,在为教师服务这条道路上,一直走下去,没有什么可以改变。

话题回到题目上,为什么说送教的旅程是幸福之旅?

为什么不是呢?当你能够沉浸在他人的关怀中,当你沉醉在享受思考之中,当你为自己找到了新的出发点的时候并为此而振奋的时候,能不感到幸福吗?

猜你喜欢
特级教师报告过程
特级教师批作文
特级教师批作文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漫谈特级教师的“再成长”
漫谈特级教师的“再成长”
报告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报告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