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教师成长之门的三把钥匙

2016-02-15 22:49高江海申利广沙河市教师发展中心河北沙河054100
终身教育与培训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名师工作教师

高江海 申利广(沙河市教师发展中心,河北 沙河 054100)

开启教师成长之门的三把钥匙

高江海 申利广
(沙河市教师发展中心,河北 沙河 054100)

作家韩寒曾说: “这是一个莽莽撞撞的时代,这是一个缺乏经典的时代,这是一个浮躁和缺乏耐性的时代。”时代导致人们心浮气躁,时代使许多教师充斥躁气。我在基层工作三十多年,走过了八十年代经济转型期、新世纪课程改革和大力倡导课堂形式变革的教育历程,对基层教师的工作状态有比较深的了解。工作中发现,一些教师面对学校紧张而繁琐的工作,急功近利,心不静,坐不下,学不进,被工作搞得晕头转向,身心疲惫,甚至难以自拔,严重地影响着教学和教师自身成长,必须引起高度关注。

一、教师疲倦的主要表征

第一,为荣誉而奔波。如今的教师和上世纪八十年代教师大不一样,他们对生活和工作的要求是前辈教师难以企及的。他们除去评定业务职称之外,还为评优、评模煞费心机。曾有这样一位女教师,参加工作二十年没有一次评上优秀或模范,她的职称依然停止在初始阶段,于是很烦恼,她曾做过多次反思,最终结论归结在自己不善于和老师、领导搞关系。事实上,还有很多教师在荣誉上花费大力气,评上教坛新秀之后还想法成为骨干教师,骨干教师又有不同的级别,不同级别又有不同的配套待遇,于是便绞尽脑汁,跑上跑下。倘若自己定位不当,最终不能如愿以偿,便会抱怨工作环境,指责社会不公,工作中的疲倦感便会上升。

第二,为应付而造假。如今学校接受上级检查的机会普遍很多,面对大量的检查,不少教师通过网络搜集、下载、剪辑、搬用甚至抄写现成资料,以达到检查时不出纰漏。也有的学校内部大大小小的检查,几乎周周有、月月有。为应对检查,教师便采取做假账方法给予应对,像教案就准备两本:一本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漂漂亮亮却是假的;另一本是真实的、鲜活的、充满激情的,为自己平时而用。再有为应付检查而做的假档案,真是耗尽了老师们大量的心血,成为学校最大的造假工程。这种 “做假帐”做法,绝非一人一校,却是一种通病。它消耗了教师大量人力物力,引起教师的不满和反感。

第三,为省力而墨守。教师工作是典型的脑力劳动,是一种需要不断思考、不断改进的职业,创新是教师工作最重要的特征。如今的教师一走进学校便忙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应付检查,像机器人一样做着程序般的工作,很少有时间坐下来对工作进行反思。在这种状态下,教学是数年如一的周期循环,教法是多年墨守不变的套路,教师也只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教书匠。

二、线性管理是教师疲倦的根源

线性管理是指学校以频繁出现数字形式进行管理的模式。时间、数量和步骤是这一模式的集中体现,在这种模式下工作的教师,常常疲于应付,无暇进行独立思考,能赶上趟就是最求的最高目标。集中体现在:

(一)符号是铁律

钟点是教师的职业符号,它标志出了学校铁一般的作息制度。你如果有兴趣,不妨站在校门口留心一下,早8点前的几分钟,老师们匆匆忙忙赶点到学校按指纹,这个时间点是工作的底线,不可越雷池,教师在钟点的滴答声中度过一天紧张的生活。有一个调查显示,我国中小学教师人均日劳动时间为9.67小时,比其他岗位职工一天多出1.67小时。还有,一些学校由于 “规范管理”的不恰当追求,文牍之风盛行,据粗略估算,一位初中教师每学期上交的备检纸质材料约40项,倘若是担任行政兼职、社会工作或班主任的教师大约需要七十余项,这些材料有要求必须在单位时间内完成。在这种符号下生活的教师,若不能正确调剂心态,势必会导致身心疲倦。

(二)生活像陀螺

人们常把教师的工作比作 “陀螺”,其实一点也不过分。不妨看一下,教师每天在忙着备课、上课、批作业、考试,找学生谈心,家访、迎接各种检查与考核。当你走进教师的办公室时,就会看到他们在埋头写教案、做练习、与学生交流、与家长对话、应付学校各种检查。我们发现,社会上的人和老师见面,一般只问 “你每星期几节课”,从没有人顾及教师在讲课背后的辛苦,至于教师日常如何备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还有应付突发事件、担负社会工作等就更不多问了。如今,社会对教师的期待值越来越高,期望教师不仅是一个教育者、学习者,还必须是一个创造者、研究者;家长期待教师帮助子女考高分,上名校。社会和家长的期待叠加,使教师在工作中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三)工作是流水线

“备讲批复考”是学校一道长长的流水线,教师是流水线上的一名工人,在这条线上,教师的时间已经不属于自己,变成了公共财产,它交给了校长、交给了学生、交给了学校、交给了家长,留给自己的几乎没有。为了备好课,他不惜挑灯奋战,废寝忘食;为了讲好课,他反复试讲;看到一摞摞如山的作业本,唯恐批得不细心对不住学生;为了考出一个好成绩,编撰习题、争抢上课时间、布置大量的课下作业,还要参加各种培训学习。每天摆在教师面前的是教材、参考书和教辅书,这种工作过程更容易产生疲倦感。

三、三把钥匙开启教师成长之门

记得一位学者曾说: “没有闲暇,就没有自由发展;没有自由发展,就没有对世界深刻独到的感悟、体认、理解与把握。兴致所至的自由阅读,超功利的精神漫游,没有外在压力的沉思冥想,最有可能创生独到的思想”。一个教师要想健康发展,我想除了学校为教师松绑之外,教师本人需要合理地规划自己的生活节凑,利用闲暇时间做一些有益于自己成长的事情,从倦怠的魔圈中解放出来。

(一)读书悦心性

阅读是教师职业的第一需要,挑一本好书,利用闲暇时间慢慢读、细细品,既能达到良好的阅读效果,也能给心灵带来更多的愉悦。我觉得作为一个教师要使自己精神充实,生活有幸福感,阅读是最佳选择。首先,阅读可以拓宽教师思维空间。教师的工作是一种从周一到周五循环往复的周期性活动,他们圉于办公室与教室中,表现出更大的单干性质,其工作方式容易造成思想固化。在他们的生活中,充斥的是教科书、作业本、学生和家长,听到的是同事的寒暄、家长的挑剔和校长的训话,生活环境平淡而无滋味,身心疲倦感也自然产生。那些经常阅读的教师和这些教师便有着很大的区别,他们的思维空间是开放的,遥远的古代、广阔的宇宙、山川河流、花鸟虫鱼、历史人物、英雄史诗,人生的苦辣酸甜使他们不断咀嚼,反复回味,思想必然变得既丰厚又充实。其次,阅读可以使教师找到自己的偶像。长期处于倦怠中的教师常常会表现出方向迷失,弄不清路在何方?当一个教师能在工作闲暇时有选择地去阅读那些砥砺自己奋进的诗书华章,并从中寻找出崇拜的偶像时,必然会以饱满的热情爱事业、爱讲台、爱学生。当你去品读名著中身残志坚海伦·凯勒、坚强不屈的保尔、坚挺脊梁的朱自清时,你会将英雄的故事加以复制并效仿,成为自己终生为之奋斗的标杆。再次,阅读可以使心情得以放松。我们认为,阅读是教师身心疲倦时心灵放松的驿站,它可以使教师紧绷的神经得以张弛。当你忧虑人际关系、工资奖金、职称房子,批改完一叠又一叠的作业,填写完不得不填的表格之后,你随手拿起身边的书去神游古今,纵横思想,或与老庄探讨人生,或与太白论诗斗酒,或与鲁迅讨论社戏,或与莫言漫步高粱地,看看莎翁,读读高尔基,无需面朝大海,自然春暖花开,常与书籍为邻,必然会志存高远,精神释然。

(二)览胜脱尘浊

著名学者林语堂曾说:“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满意足。我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很快乐。当一个人优闲陶醉于土地上时,他的心灵似乎那么轻松,好像是在天堂一般。”到外面去看看世界,领略一下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可以使教师在繁琐的工作之余得以身心愉悦,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第一,游览可以放松心情。教师是文化的代表,教师经过数十年的读书、教学,受文化熏染,对大自然有着独特的情感,为缓释疲倦,旅游成为首选。教师可以利用星期天、节假日,选择切实可行的目的地做一次旅游,不失为放松心情的好方法。我的室友张老师是本市登山协会会员,利用星期天把周边名山游遍之后,已开始向省外发展。还有一位老师十年前就给自己定下一个旅行计划,退休前骑自行车游遍全国,如今他已到过西藏、海南、厦门、漠河、青海湖等。这两位老师年龄都在50岁以上,每次旅行都有诸多收获,且在工作中一直保持着豁达、开朗、阳光的心态,阅历丰富,知识充实,教学深受师生喜爱。因此,教师在百忙中要给自己腾出一点时间来,走进自然,去感受一下流水叮咚,看看鱼儿的欢快,呼吸一下泥土的芳香,享受树木、花朵、云霞、溪流、瀑布带给的乐趣,藉此回味少年时光,重温当年与恋人花前月下的浪漫,会使焦躁的心灵得以精神补给,改变自己对生活的看法。第二、游览可以增长见识。一个教师常年站在讲台上,天天和书本打交道,特别是理科老师,整天和数字打交道,抽象得在不能再抽象,一些年岁稍大的老师,平时很少走出家门,生活就是两点一线——从学校到家,给予他们了解外面世界条件的只有电视。殊不知,当你利用闲暇时间去与大自然亲密地接触一下时,会突然觉得世界是何等广阔与多彩,有很多东西需要我们去赏识,去了解。不同地域的山川、草木、气候、风景,都会让你耳目一新,感受别致。2005年寒假,我和几个朋友相约到海南一游,一踏上海南的土地,万泉河、娘子军、五指山、椰子树这些梦寐以求的意象便在脑海中闪现,当与它们近距离接触之后,才知道了海南这片热土上有着极其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内涵,学到了在书本上没有的知识。第三、游览可以印证文本。眼下的中小学教材,特别是文科类教材中的许多内容与地理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范仲淹的 《岳阳楼记》、柳宗元的 《小石潭记》、沈括的 《雁荡山》,还有教材中出现的名山大川、江河湖海等,只要能够亲眼目睹一下实景,就会有别样的感受,会使文本内容骤然升华。譬如平常和学生在一起学王勃的 《滕王阁序》,除了感受其文字美之外,其它觉得平平,倘你亲自到江西滕王阁下与王勃做一次穿越时,肯定会感悟到当年王勃少年豪气,风度儒雅,以此去揣摩文中的 “老当益壮”、 “穷且益坚”,就会激情澎湃,以一颗阳光心态浏览滕王阁周围的蓝天碧水、茂林修竹,定会感到无限的诗意在身边荡漾。

(三)交友长见识

广交益友,让生活变的多姿多彩,这是教师健康发展不可缺少的环节。记得中学课本上有一篇莫泊桑写的文章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描写了法国大作家福楼拜家,在一个星期天,屠格涅夫、都德、左拉三位大师相聚于此,真可谓群英荟萃,星光闪耀,他们都是文坛巨擘,他们之间毫无疑问是至交。我认为,教师在自己职业生涯中,可以结交三类朋友:首先结交名人。教师可通过多种方式结识一些社会名流,从他们身上学习自己在业内难以学到的知识,给自己的肌体增加营养。可以结交知名的企业家,从他们身上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智慧地应用到班级管理上;可以结交著名的画家,从他们身上学习绘画知识,弥补自己的审美不足;可以与影星结友,从他们身上学习独特的思维方式,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有滋有味。结交名人更重要的是学习,教师要学会分辨精华与糟粕。其次结交文友。教师是文化人,文友当是自己的职业朋友,是交友的最佳选择。一个教师一生有几个文友,利用闲暇时间与他们琴棋书画,交流切磋,造就一个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生活环境,那是何等的惬意。终生与文友为伴,可以摒弃妄念,可以提升专业素养,可以使自己变得高雅脱俗,毫无疑问会延年益寿。切记:文人相交不可相轻,要相互尊重,共同进步。再次结交名师。名师是一定范围内教师中的佼佼者,是教师学习的楷模,与名师为邻是一件值得荣耀的事。一个教师,特别是刚入职的教师,倘能结交几个名师,会使自己人生方向明确,终生朝着既定目标一往无前。我们知道中国现代史上的丰子恺先生,他早年结识李叔同和夏丏尊二位师长并虚心拜他们为师,在老师的点拨下,丰子恺成为我国现代知名的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书法家和翻译家,其成就与结交名师有着极大的关系。所以说,做一个教师,要随时在自己身边发现偶像,与名师们亦师亦友,从名师身上汲取营养,不断砥砺自己,将来必定成为一名富有成就感的教育名师。

[1]李晓.阅读,是一种精神上的越狱 [N]人民日报2015-04-08

[2]王纬虹.农村高中教师阅读现状调查 [N]中国教育报2015-04-22.

[3]杨文君.话李叔同与丰子恺的师徒情缘 [J] 《美术大观》2010,03.

[4]孙广勇.骑行昆曼公路 [N]人民日报2012-03-16

高江海 (1962—)河北省沙河市教师发展中心教师,中学高级教师、邢台市首届名师,河北省特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师专业成长)

猜你喜欢
名师工作教师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不工作,爽飞了?
选工作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