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坚守书写责任
——记全国扶残助残先进个人张承兰

2016-02-01 08:56李玉英
兵团工运 2016年4期
关键词:先进个人样子女儿

□李玉英

用坚守书写责任
——记全国扶残助残先进个人张承兰

□李玉英

张承兰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的人生有一天会和两个精神病人如此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从1994年至今的21年时间里,张承兰用生命守候着生命,用坚守书写着责任,谱写了一曲人间大爱。

2015年12月10日,在77岁的九师一六二团职工张承兰的家里,两室一厅的楼房被收拾得整洁干净,客厅最醒目的位置装裱着三个荣誉证书——全国扶残助残先进个人、九师道德模范、挺进塔额盆地50周年,荣誉被装裱在墙上,不是用来炫耀的,而是用来记忆的,记忆那段用生命守候的岁月。

与王左芳的十年姐妹情缘

1958年从湖北支边来到新疆的王左芳是个苦命的女人,由于受刺激精神失常,即便这样,王左芳依然走进了婚姻,并生下了两个可爱的孩子,生活似乎有了盼头。

但1976年的一天,生活被彻底改变,病情发作的王左芳抱来一堆柴禾,在家中点燃,大火很快蔓延,烧死了在家中的一岁和四岁的两个孩子,王左芳躲在桌子底下,虽然侥幸活下来,但被人发现时已奄奄一息。

丈夫不堪忍受家中变故和她离了婚,王左芳的生活顿时陷入困顿。

失去了家庭的王左芳,变得风雨飘零,一六二团和她所在的四连及时向她伸出援助之手,由当时四连的副指导员赵富有照顾她的生活,赵富有工作调动后,连队书记张林宝从赵富有手中接过接力棒,这样的爱心接力到了张承兰手里已经是第五位了。

今年77岁的张承兰至今仍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走进王左芳家时的情景,只见地下一片狼藉,锅碗瓢盆四处扔着,床上的被褥乱七八糟堆着,早已看不出了当初的颜色,锅里是一锅不知道哪时候煮的糊糊,顶着一头枯草一样头发的王左芳随手舀了一碗喝起来,完全不顾家中来了客人。

看见脏乎乎的碗张承兰的眼泪瞬间流了下来,她上前想帮她把碗洗洗,可王左芳却以为张承兰要夺走她的碗,一碗凉糊糊毫无防备地扣在了张承兰的头上,顺着头发流了下来,弄得满身都是,与张承兰同去的连队干部赶忙帮着擦,但张承兰说:“没有关系,她有病,她会好起来的。”

正是带着这样的信念,张承兰开始忙碌起来。

考虑到买成品的床单被褥贵,张承兰扯来花布,自己动手给王左芳做了新的床单和被套,然后帮她把家里打扫一新,看着焕然一新的家,王左芳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王左芳每月有25元的生活费,而当时买一袋面粉就需要20元,一公斤清油要10元,张承兰把有限的钱进行合理分配,不够的就从自家贴补,家里种的蔬菜,自家的鸡蛋,张承兰都毫不吝啬地拿来给王左芳补身体。王左芳发病时,张承兰给她做鸡蛋面条,熬粥,一口口喂给她吃,看她病情不稳,就整夜守候着。王左芳有时发病就满大街跑,张承兰就跟在后面追,嗓子喊哑了,鞋子跑掉了。当年支边来到边疆,生活自然条件恶劣,张承兰老人落下了关节炎、风湿病等很多病,经常疼痛难忍,腿脚也不是很方便,但老人从来未对王左芳发过脾气。

王左芳没有做饭用的柴火,每年秋天,张承兰都会和丈夫一起赶着自家的毛驴车到收获后的葵花地里,捡回别人丢弃不要的葵花杆子,每年帮她拉两车,够她烧好几个月。

2005年1月,王左芳安然离世,终年71岁,张承兰为她擦洗,为她穿上衣服,为她送终。

女儿母亲心中永远的痛

1994年,对于张承兰来说无疑是黑色的,1月接收了疯子王左芳,2月,张承兰花一般的女儿任克华由于一时疏忽丢掉了自己喜欢的会计工作,丢掉工作的第二天,任克华谈了一年的对象也提出分手,一夜之间,任克华精神失常。

生活在如此短的时间狰狞得让人无法招架,张承兰心痛得无法呼吸。

在当地医院治疗无效后,1996年,张承兰把女儿送到了石河子的医院治疗,一住就是3个月,花去医药费2万元,钱全是借的。

任克华的病反复无常,以后的每年差不多都要去石河子住院,一住都是3个月以上,医药费都在万元,而家中的收入却非常有限,2004年,为任克华办了病退手续,但每月只有300元工资,2006年张承兰的老伴去世,家中的生活重担一下子压在了一个多病的老人身上。

张承兰没有倒下,更没有向组织伸手张嘴,老人买十只羊,自己养着,又在自家庭院里种菜和养鸡鸭鹅,用了3年时间,张承兰终于还清了2万元的欠款,但是生活的考验远没结束,2010年,张承兰早上起来,发现自己的一条腿不能动了,瘫痪了,好在经过几个月的治疗,张承兰坚强地站了起来,她说:“我不能倒下,我还有任务没有完成,女儿我放心不下。”

在一六二团一个居民小区里,两室一厅的楼房里住着两个人——77岁的张承兰和她50岁的女儿任克华。家里来了客人似乎跟任克华没有任何关系,她躲在自己的房间里,自顾自地说着,这个世界发生什么好像与她无关,她在自己的世界里喜怒无常,完全不知一墙之隔的母亲在想什么。

一六二团党委考虑到张承兰家的特殊情况,感动于老人这么多年默默的付出,多次主动提出要给老人一些生活补贴或是救助,但都被张承兰拒绝了,老人说:“我有退休工资,女儿也有,我是一个老党员,不能伸手要公家照顾。”

一个本来自己都需要别人照顾的老人,在过去的21年岁月里默默无闻地照顾着两位精神病人,虽说有一个是自己的女儿。当磨难就在面前时,张承兰给我们做了个样子,那是一个充满人性光辉的样子,那是一个老党员的样子,那是军垦一代的样子,让我们铭记这样的样子。□

猜你喜欢
先进个人样子女儿
葡萄飘香时——记安乡县“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陈志刚
大三的女儿
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获奖名单
全国新教育实验先进个人
——陈桂叶
海的女儿
你们怎么可以这样子呢!
最想要的样子
就喜欢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
就喜欢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之《少年,来玩我吧!》
老少三代恋关工——记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个人郭景国和他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