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记二师三十团民族团结二三事

2016-02-01 07:11陈红
兵团工运 2016年5期
关键词:古丽连队民族团结

□陈红

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记二师三十团民族团结二三事

□陈红

二师三十团是铁门关市的西大门,它与地方场乡库尔楚、阳霞、野云沟等地接壤。在生产和生活中,各民族同胞互帮互助,团结友爱,传承着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笔者在该团园三连、园七连、十连采访时了解到了一组民族团结的故事。

谢合军:维族同胞的亲兄弟

2014年9月6日上午,园三连职工谢合军承包的梨园里,几名维吾尔族同志正忙着帮他采摘香梨。他们有的爬上梯子在树上摘,有的围座在树荫下包装过称,果园里不时传来欢笑声。

谢合军说:“每年香梨收获时,劳力最紧张,大家都想早点把梨子采回来卖个好价钱,我就给我的朋友艾买尔江打电话,他已经帮我干了好几年活了,我们关系处得很好,艾买尔江年年都是一打电话,立马就带五六个劳力来,在我的地里突击帮忙干几天,采摘的质量也好,我很满意,我非常感谢艾买尔江带着这些民族同志给我的大力支持。”

谢合军口中的艾买尔江是库尔楚六队的一个农民,也承包了二十几亩香梨园,前些年,由于不懂种植管理技术,他的果园产量低收入差,年年挂账,再加上孩子多都要上学,生活十分困难。2009年冬,艾买尔江听别人说三十团园三连有个叫谢合军的修剪技术好,就搭了个车,专程来找他,当时看到艾买尔江焦急的神情,谢合军二话没说,便跟他来到地里,连续修剪几个小时不停歇。后来谢合军又叫来了两个职工一块到他的地里帮忙,连续干了好几天。看到艾买尔江家境不是太好,谢合军不但免收了他的修剪费,还手把手教他修剪技术。现如今,艾买尔江家的果园有了好收成,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起来,他不但成了当地的修剪高手,也和谢合军成了好朋友。

马进彪:致富路上的示范户

今年68岁的回族老汉马进彪是甘肃省临夏人,早年在青海做毛呢生意掘到了人生第一桶金。后来他和几个亲戚朋友合伙在兰州、库尔勒、焉耆等地开了多家餐厅,积累了雄厚的资金。近两年,宁夏、甘肃、青海等地开始大力发展种植黑枸杞,亩收入在一万元左右,马进彪坐不住了,与其让钱放在银行里生利息还不如拿来投资种黑枸杞。黑枸杞喜欢在盐碱沙性土壤里生长,马进彪经过多方考察认为新疆的土质特别适合种植黑枸杞,尤其是兵团的规模化经营吸引着他。2012年,他带着全家9口人来到了三十团,一边在团农贸市场经营回民饭店,一边私下筹划着种黑枸杞的事。

2014年,三十团调整产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林果业,退耕还林2000余亩,在该团九连新植香梨园,在园七连试种黑枸杞。马进彪带头试种了90亩黑枸杞苗,当年成活率达就到了95%,这让他信心倍增。

去年,他投资190余万元在园七连扩大栽种了1300亩黑枸杞。他说:“我在三十团种黑枸杞,得到了团连两级领导的大力支持,需要水的时候第一个给我放,栽种树苗时连队早早就组织好了劳力,连队还为我解决住房、用电和生活等方面各种问题。”

马进彪种黑枸杞需要大量的人工,特别是收获的时候,一亩地需要10个人采摘,一亩地的采摘费约6000元。“我雇工干活都在园七连找人,实在不够就找附近连队的职工干,三十团党委扶持我搞特色种植业致富,我要帮助三十团的职工多元增收。”

马进彪还经常向前来取经的九连职工传授黑枸杞种植技术,无偿把自己积累的经验告诉他们。“以后我打算建一个面积3000亩到4000亩的黑枸杞种植基地,带动三十团职工一块致富。”

古丽:汉族人家的好媳妇

2005年,刚刚从技校毕业的李立冬被分配到湖光糖厂当了一名电工,热依木·古丽是糖厂的一名普通的员工,在一次厂办联谊会上两人结缘相识。李立冬在工作上给予古丽很多帮助,这让生活在汉人区的古丽感到很温暖。经过一段时间接触,两人互生情愫,并确定了恋爱关系。

然而,古丽的父母、家人却极力反对两人交往,认为双方生活习惯不同、语言不通、成长环境不同,但古丽还是坚决要跟李立冬在一起。

2009年6月,当古丽第一次跟着李立冬来到三十团十连时,李立冬的父母还住着砖混结构的小平房,家里没几样像样的家具,到处都是灰尘,和她想象中的景象完全不一样。她曾徘徊过、犹豫过,但看到李立冬和父母对她嘘寒问暖、呵护有加,感受到汉族乡亲的热情,她还是毅然决然做了汉族人家的媳妇。

2010年,李立冬想回团场发展,古丽毅然跟着他来到了三十团十连。小夫妻一结婚就和公婆住在一起,为了让一家人的生活变得更加富裕,李立冬和古丽夫妻俩拿出了所有的积蓄又借了点钱,与父母一块在十连承包了200余亩棉花地,还买了一群羊、一群鸡。平时李立冬和父亲在地里忙活,古丽就和婆婆喂羊、喂鸡、操持家务。经过几年打拼,家里每年也有了十几万元的收入,日子越过越好。

如今,李立冬和古丽的女儿已经4岁了,在三十团蓓蕾幼儿园上中班。在十连,说起汉族家的维吾尔媳妇古丽,十连的职工都说:古丽是个孝敬长辈、关心丈夫、疼爱子女,会持家的好女人。她们一家互相尊重对方的风俗习惯,努力学习双方的语言,从刚开始只能听懂简单的日常用语,到现在可以说对方的语言。

古丽为人大方热情、乐于助人,她发挥本民族能歌善舞的特长,经常参加连队的文艺活动,编排各类文艺节目,教连队职工跳广场舞,职工们都非常佩服这位漂亮的维吾尔族媳妇。

像上面这样的故事,在三十团还有很多。也正是这些看似平常琐碎的故事,把这里的各族群众紧紧联系在一起,让他们深切地体会到:在同一片蓝天下、同一片土地上生存的各族群众,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猜你喜欢
古丽连队民族团结
学校手拉手 共学小英雄——“努尔古丽中队”风采录
杏花辞(二首)
民族团结之歌
古丽,古丽
连队文化创新对连队管理创新的影响探索
关于发展连队经济的思考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
关于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创民族团结和谐之先
连队革命军人委员会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