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圆环病毒病的预防要点分析

2016-01-26 18:29朱廷俊重庆市荣昌区远觉镇畜牧兽医站402482
中国畜禽种业 2016年5期
关键词:圆环病死率断奶

朱廷俊 (重庆市荣昌区远觉镇畜牧兽医站402482)

管清文 (重庆市荣昌区广顺街道畜牧兽医站462465)

猪圆环病毒病的预防要点分析

朱廷俊 (重庆市荣昌区远觉镇畜牧兽医站402482)

管清文 (重庆市荣昌区广顺街道畜牧兽医站462465)

猪圆环病毒 (PCV)病是由PCV所引发的猪多系统功能障碍性疾病,该疾病病猪死亡率约为10~30%,严重者甚至高达40%,使养猪业蒙受严重损失。本文就猪圆环病毒病预防加以分析,以期为降低该疾病发生率、病死率提供参考。

猪圆环病毒;PCV;预防措施

猪圆环病毒 (PCV(病最早于加拿大被发现,PCV为目前已发现的最小动物病毒。PCV包含2个血清型:PCV-1与PCV-2,前者属非致病性病毒,后者属致病性病毒,断奶仔猪的多系统衰竭综合征主要病原便是PCV-2。相关研究发现,PCV-2与肾病综合征、猪皮炎、繁殖障碍、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先天性震颤等疾病存在重要关联。腹泻、皮肤苍白、呼吸困难及渐进性消瘦等为该疾病主要特征。由于该疾病病死率较高,当前已为世界各国兽医与养猪业者所重视。

1 猪圆环病毒病临床症状、流行病学及病理变化

1.1 临床症状

该疾病潜伏期极长,临床多以仔猪消瘦、呼吸困难及体重减轻为明显症状,可伴有进行性咳嗽、水样腹泻、中枢神经系统障碍等。约20%病猪可能会出现黄疸、贫血,但多为慢性或察觉较为困难[1]。

1.2 流行病学

该疾病易感猪群为断奶猪,哺乳猪发病率较低。通常情况下,发病在断奶后2~3周、5~8周仔猪较为集中。但早期隔离断奶猪场10~14日龄断奶猪也可发生该病;拥挤、穿堂风、日龄不同猪只混养等均可致使病情加重;PRRS阴性或阳性猪场均有发病可能性,但PRRS阳性猪场极易发生细菌继发感染,故诊断难度更大。该疾病发病率、死亡率不具确定性,若为地方性流行,其发病率、病死率则较低;若为急性爆发,其发病率则可高达50%,而病死率则达20%。

1.3 病理变化

猪圆环病毒病死病例其典型特征为病尸消瘦、有轻微到中等贫血、黄疸、淋巴结相比于平时肿大4~5倍、切面发白,尤其是胃、肠系膜、腹股沟、支气管等组织或器官淋巴结极为突出。其肺质地如橡胶样坚实,粉红色正常肺小叶间有棕黄色到灰白色小叶散落分布,整个肺脏表现为花斑状。脾肿大异常,胃靠近食道区域有大片溃疡;盲肠出现扩张与水肿,出现水样内容物,极易伴细菌感染,PRRS并发时可出现关节炎、多发性浆膜炎、败血症、支气管炎等。该疾病病理组织学特征为肠壁与淋巴器官固有层的T细胞区域扩大可见,B细胞滤泡已消失,被大量的多核巨细胞与组织细胞所取代。

2 预防措施分析

2.1 强化饲养管理,降低猪群应激可能性

可通过加强管理、为猪提供符合标准的饲料与饮水,提升福利;对猪场生物安全体系予以完善,以促使猪群间病毒接触感染概率得以降低。猪细小病毒、猪流感病毒、猪肺炎支原体、链球菌、猪繁殖及呼吸综合征病毒、多杀性巴氏杆菌等均可促使猪群发生PCV-2感染进而诱发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因此,加强对疾病感染源的控制对猪圆环病毒病发病的复杂性与严重性极为重要。

2.2 谨慎引种,严格防疫

实施严格的防疫消毒制度,积极做好灭蝇、灭蚊、灭鼠等相关工作,加强检疫、消毒应全面、实现传播途径的切断;在引进种猪时须确保无疫情方可引进。PVC-2由于抵抗力强且较为稳定,大部分消毒产品常规剂量下杀灭效果不佳,因此,要选用正确的消毒产品并坚持定期消毒。还可通过建立独立粪尿排放系统、对之进行发酵处理。做好保温、防暑工作,禁止喂食发霉变质饲料,确保食槽干净。猪圆环病毒对季铵盐类化合物、苯酚、氢氧化钠及氧化剂等比较敏感,故可以浓度为3%的氢氧化钠对疫情猪场进行消毒[2];可以菌毒灭、百毒杀、速效碘等进行日常消毒。此外,野生小鼠可称为PCV的宿主或传媒,故需加强灭鼠;养猪场内不可再饲养猫、狗等动物。

2.3 降低对断奶仔猪的刺激

仔猪在断奶后的3~4周为PCV病关键预防时期,在此阶段减少对其的刺激有助于PCV病发病率的有效降低。比如,可通过避免对断奶及断奶后仔猪过早地更换饲料,断奶前后饲料中适当添加维生素、葡萄糖、复合多维;断奶后10d内需继续使用断奶前饲料喂养;断奶后应尽量避免并窝并群;断奶前后7d内应避免多次疫苗的注射[3];适当将饲养密度降低以促使应激反应的减少;为仔猪提供通风舒适的居住环境。

2.4 注重母猪用药

母猪产前7d及产后7d可将1.2kg的利高霉素、浓度为15%的金霉素2.5kg及阿莫西林150g添加于每吨饲料中进行饲喂。

2.5 使用新型抗病毒剂

以免疫球蛋白、干扰素、转移因子、白细胞介导素等进行治疗,并以中草药抗病毒制剂加以配合治疗效果更好。发病猪只仅以头孢类、氟苯尼考、克林霉素、丁胺卡拉霉素、磺胺、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即可;也可以黄芪多糖注射液与维生素B1+VC+B12进行肌注,以葡萄糖、氨基维他等为饮水或者拌料。

2.6 及时隔离疑似病例

猪场中一旦发现疑似病例须及时进行隔离并抓紧治疗,可以金银花、鱼腥草、茯苓、大青叶等中药实施治疗,既可抗杀病毒,还有促进机体免疫力增强之功效。

3 总结

猪圆环病毒病因其发病率及病死率不确定,给养猪户带来严重经济损失而被广泛重视,要想降低该疾病发病严重性与复杂程度的有效降低,可通过强化饲养管理,降低猪群应激可能性、谨慎引种,严格防疫、降低对断奶仔猪刺激的概率、注重母猪用药、使用新型抗病毒剂及将疑似病例加以及时隔离并及时予以治疗等措施来进行防疫。建立规范化、规模化药物预防方案,以对猪群细菌病发生继发感染加以有效预防。

[1]刘坤洋.辽宁省猪圆环病毒病流行特点调查分析[J].现代畜牧兽医,2015(4):49.

[2]薛红,吕勇.猪圆环病毒病的病因分析及防制措施[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4(5):77.

[3]朱华,王泽明,陈以福.猪圆环病毒病的临床症状及诊断要点与防治[J].兽医导刊,2012(S1):22.

猜你喜欢
圆环病死率断奶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仔猪断奶后消瘦应采取哪些措施增肥
猪圆环病毒病的发生、诊断和防治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死亡率与病死率的区别
仔猪断奶前阉割好处多
五环填数
应用HyD在仔猪断奶早期可提高维生素D的效价
巧剪圆环
转动戒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