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婺源县旅游业功能区与农业功能区空间布局构建与管理

2015-11-24 08:43蔡飞樊春梅张彩斌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婺源县空间布局江西省

蔡飞++樊春梅++张彩斌

摘 要

本文在对江西省婺源县生态旅游业与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做出论述的基础上,对环境承载约束力下的婺源县生态旅游与休闲农业的发展路径做出了分析,同时在对婺源县旅游业功能区与农业功能区整合布局做出探讨的基础上,对婺源县生态农业与休闲农业产业链的优化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江西省;婺源县;旅游功能区;农业功能区;空间布局;产业链优化

婺源县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与农业资源,这为婺源县生态旅游与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因此,当前婺源县需要在对自身生态旅游业和休闲农业发展成就做出肯定的基础上,考虑到环境承载约束力下的生态旅游与休闲农业的协调发展,并在对旅游业功能区与农业功能区空间做出合理布局的基础上,对生态旅游与休闲农业产业链做出优化。

1 江西省婺源县生态旅游业与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环境承载约束力

1.1 江西省婺源县生态旅游业与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21世纪以来婺源县通过充分发挥自身在区位以及生态资源方面的优势,在生态旅游业、休闲农业、农村生产以及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协同发展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就,并实现了生态旅游业与休闲农业从单一发展向多元化发展的转变,这对于婺源县产业升级具有着重要价值。婺源县强调生态旅游与休闲农业关联性的强化,通过培育农村旅游产业推动着农村生态建设的发展以及农民收入的提升。同时在生态旅游与休闲农业的发展中做到了开发与保护的协调发展,因此,婺源县不仅推动了旅游产业和农业的发展,同时实现了对旅游区域环境的美化,并成功打造了包括鸳鸯奇观、金庸祖源、文公故里、珍奇四色、百鸟翠林等著名的乡村景观。这些景观为婺源县创造了约15000个农民就业岗位,其中2700户左右的农家乐宾馆平均收入达到了7万元左右。值得一提的是,婺源县在生态旅游和休闲农业的开发过程中,将本县3000平方公里土地打造成为“世界文化生态大公园”,并以建设依旧为主要原则,在专家规划设计下将其打造成为具有田园风光、青山绿水的特色旅游基地,这是集聚创新型的做法。在对特色旅游建设给予高度重视的基础上,婺源县创评出一个省级湿地公园、一个省级森林公园、七个省级生态村、八个省级生态乡镇、四个国家级生态乡镇,婺源县也已经成为国家旅游局和农业部联合评出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而这一品牌效应将为婺源县带来的客流量与创新能力也是不容忽视的。

1.2 江西省婺源县生态旅游与休闲农业发展中的环境承载约束力

在江西省婺源县生态旅游和休闲农业繁荣发展的同时,许多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明显的旅游资源优势和品牌相应让婺源县具有了大量的游客,虽然游客的涌入为婺源县创造了较多的经济收入,但是同时也为婺源县村落所具有的承载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如在婺源县秋口镇李坑村,旅游业的发展让这座村庄具有了更加浓重的商业氛围,因此,部分人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而违背了自然发展中的美学规律,破门开店、飘窗开店等现象屡禁不止。甚至一些人将一些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古建筑拆毁来建设酒店,这让村庄本来的淳朴面貌受到了消极的影响。另外,旅游旺季时期婺源县的公共资源所承担的巨大压力也对游客所获得的服务体验产生着负面的影响。

事实上,一个区域的旅游承载力包括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经济承载能力与技术承载能力三个层面。社会心理承受能力包括当地居民心理承受能力与旅游者心理承受能力,而环境承载仅仅是技术承载能力中的一个部分。为了避免婺源县受到超量接纳的影响而导致生态系统的失衡,婺源县应对自身的环境承载约束力做出分析与计算,并对旅游功能区和农业功能区做出良好规划。在此过程中,婺源县要将所确定的环境承载约束力作为确定游客数量的重要前提,从而确保婺源县旅游景区资源的保护。针对旅游旺季对当地环境承载能力产生的负面影响,婺源县应当在生态旅游区和农业区的规划与使用中进行轮流开放,以便实现分区恢复,从而让婺源县旅游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2 江西省婺源县旅游业功能区与农业功能区空间布局构建

江西省婺源县旅游业功能区与农业功能区的空间布局关键在与实现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功能区域的分离。旅游资源整合的意义在于能够充分挖掘婺源县旅游资源优势,并通过实现生态旅游与休闲农业的结合来实现二者的协同发展。功能区域的分离则是为了防止旅游产业发展对农业产业的发展空间造成过分挤占,从而避免以牺牲农业产业效益来提升旅游产业效益。当然,功能区域的分离是需要因地制宜和相对而言的,如一个区域中的旅游资源整合所创造的效益高于旅游业功能区与农业功能区效益的综合,那么实现旅游资源的整合是十分必要的,这项工作的出发点不仅在于能够保障第一产业的发展,同时在于能够满足农村社会物质生活需求并为农民增收发挥出积极作用。婺源县旅游业功能区与农业功能区的空间布局应当做到因地制宜,生态旅游规划机构有必要以景区自然景观和人文特色为依据对空间布局进行灵活划分,从分类上来看,生态旅游景区可以氛围为森林旅游区、户外运动休闲旅游区、文化创意旅游区、生态演艺旅游区、休闲农业旅游区和民俗文化旅游区等。在规划过程中,规划部门需要对当地的资源环境 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进行详细调查,并在当地生态环境承受能力基础上进行集约化发展。在生态旅游区发展过程中需要保证社会、人、自然三者之间的和谐发展,只有如此,才能够确保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而具体的旅游和农业功能区之间的整合与分离,也应当针对当地具体的情况作出具体的分析和实施。

江西省婺源县旅游功能区与农业功能区的整合主要是以推动旅游经济发展为出发点的旅游资源与农业资源的整合,主要包括设施的整合与服务的整合两部分内容。从基础设施空间布局的整合方面来看,生态旅游的发展与农业资源特别是特色农业资源有着紧密的关系,因此,婺源县可以对本地区特色农业资源进行开发,并将其纳入生态旅游资源内容体系当中,甚至可以将其构建成为具有旅游吸引力为基础的独立景点。另外,设施的整合还体现在交通服务设施的整合方面,交通服务设施对旅游经济的发展发挥着决定性作用。交通服务设施的整合要求婺源县在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对城乡交通做出统筹规划,有效提高旅游目的地的可进入性。并且无论是旅游依托城市还是旅游依托农村,旅游业产业链之间的连通都需要依赖于旅游交通所发挥的链接作用,这也体现出了旅游交通对旅游产业发展所具有的导向性作用。从旅游与农业的协同发展来看,针对旅游资源整合所开展的交通规划和交通设施建设,对于农业的发展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交通服务设施的整合中,需要注意以下方面:一是需要做到突出重点、产业兼顾。即针对旅游经济发展所开展的交通服务设施整合与建设,需要体现出对优势旅游资源的重视。但同时交通服务设施的整合与建设不能将旅游经济的发展当成唯一出发点,这要求旅游资源的整合能够兼顾农业以及工业的发展,以适应婺源县其他产业发展的需要;二是要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兼顾。针对旅游发展所开展的交通设施整合与建设一般需要较多的投入,因此对这项工作所作出的生态效益评估、经济效益评估以及社会效益评估十分重要,并且需要在开展评估工作的基础上实现三者的平衡与协调。

从服务设施空间整合方面来看,服务设施空间的合理布局与整合不仅应当以提高旅游服务水平为出发点,还应当以提高当地居民服务水平为出发点。从服务设施的空间设置方面来看,在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中,旅游产业的发展会占用农业产业的发展空间,并推动农业产业具有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双重属性,而这则需要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能够为当地第一产业从业者提供补偿,其中提高当地居民服务水平也是对第一产业从业者进行补偿的重要形式之一。具体而言,在旅游功能区域和农业功能区域空间布局方面,旅游与农业结合的区域可以与单纯的农业功能区域相分离,但是旅游服务设施则需要发挥出纽带作用,即不仅要为游客提供服务,同时要为当地居民提供服务。从服务人才资源整合方面来看,生态旅游服务水平的提升,不仅需要服务人才的引进,同时需要本地服务人才的挖掘与培养,在这方面,旅游产业发展所需要的服务人才可以从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中进行挖掘和培训,从而壮大旅游服务队伍并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3 江西省婺源县旅游业功能区与农业功能区产业链升级优化

3.1 重视支柱产业与龙头企业的培养

在江西省婺源县旅游业产业链中,支柱产业与龙头企业是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推动力。因此,在婺源县旅游业功能区与农业功能区的协调发展中,应当重视龙头企业产品的开发,并坚持生态与文化相结合的方向。婺源县生态旅游与休闲农业的发展定位在于打造中国最美乡村,并紧扣生态与文化两大主题,而这需要婺源县利用自身的自然资源与文化底蕴来提升当地旅游产业的文化内涵,这也决定了自然资源与传统文化将是婺源县旅游业发展的关键,这些内容是绝对不能破坏的。依托于自然的景区具有资源垄断性质,并且应该在旅游产业链中发挥出自身的主导地位。而旅行社则掌握着大量的社会资源与游客信息,因此,旅行社企业也应当在旅游产业链中充当节点地位和功能,这要求婺源县能够推动当地旅行社向网络化、国际化以及集团化发展,并引导旅行社实现游客利益与当地居民利益的兼顾。

3.2 对配套设施进行完善,提升服务质量

在婺源县旅游产业链中,旅游者普遍对婺源县所提供的吃住服务具有较高的满意度,并且婺源县所具有的餐饮业经济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但是需要认识到的是,婺源县餐饮业的层次仍旧需要进一步的丰富,当前婺源县只有七家四星级酒店,吃住服务的重要主体之一则是农家乐,虽然农家乐缓解了酒店的服务压力,但是农家乐的服务队伍、服务意识依旧难以满足婺源县生态旅游与休闲农业的持续发展要求。因此,在婺源县餐饮行业硬件设施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婺源县在推动生态旅游与休闲农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重视服务质量的提高。在实践过程中,婺源县必须落实从业资格制度,并要求各个企业对从业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和岗上监督。从而推动旅游产业链中吃住这两项重点节点的稳固发展。

3.3 重视开发特色资源,提升旅游消费吸引力

婺源县具有丰富的传统工艺和自然资源,这些资源可以通过产品化设计并形成规模效应来提升婺源县旅游消费吸引力。婺源县当地主要的四大特色为红绿黑白,即荷包红鲤鱼、绿茶、龙尾砚以及江湾雪梨,依托这些特色资源,婺源县可以构建起休闲旅游与消费购物议题的旅游园区,这不仅有利于推动婺源县生态旅游和休闲农业的协调发展,同时也能够改变当地生产分散、经济效益不高的问题,同时可以对婺源县传统工艺做出充分挖掘以实现婺源县传统工艺文化的传承。

3.4 强化合作,推动企业共生

旅游市场中的各个企业之间都具有竞合关系,在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市场规则逐渐得以完善、市场本身所具有的开放化程度也不断提升,推动旅游市场中各个企业的竞争与合作,对于区域资源的整合、互动与共同提升具有着重要意义。从发展趋向来看,婺源县要在尊重旅游市场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发挥出自身的主导作用,通过调控与引导来实现大产业、大旅游的发展,从而推动当地旅游产业的一体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超,谢文等.婺源县观光农业重点布局区划研究[J].南方园艺,2011(05).

[2]刘虹.婺源县旅游资源的评价与开发策略[J]. 河池学院学报,2011(02).

[3]石培华,龙江智,郑斌.旅游规划设计的内涵本质与核心理论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01).

[4]杨振之,郭凌,蔡克信.度假研究引论—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借鉴[J].旅游学刊,2010(09).

[5]胡秋媛,陈焕雄.婺源乡村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05).

作者简介

1.蔡飞(1979-),男,湖北省黄冈市人。现为九江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旅游经济管理。

2.樊春梅(1979-),女,湖北省沙洋县人。现为九江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

3.张彩斌(1993-),女,现为九江学院2011级本科生。

作者单位

九江学院 江西省九江市 332005

猜你喜欢
婺源县空间布局江西省
模拟成真
前置化空间布局,龙湖驱动TOD的未来模式
《江西省志•审计志》顺利通过验收
考了个大的
浅析美术馆建筑的选址与空间布局
以旅游业为引导的乡村振兴经济策略研究
关于婺源多元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化保护研究
姑臧城空间布局与五凉河西政治
空间布局图
宗教仪式、地域社会、历史脉络——婺源县玉坦村2009年11月仙水老爷醮考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