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越来越多的银行家转投互联网金融

2015-11-18 02:13
时代金融 2015年31期
关键词:副行长坏账不良贷款

近期一份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有16家上市银行超过20位副行长级别以上银行家选择离职。这些离职的高管平均年龄只有54岁,正值当年。其中最为瞩目的是曾任中国进出口银行副行长、微众银行行长的曹彤离职创办了资产证券化互联网平台;华夏银行原副行长黄金老离职出任苏宁云商副总裁,也有传言他即将就任苏宁银行的高管;以及平安银行原副行长陈伟加盟陆金所担任常务副总裁。

点评:当前中国银行业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要承载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矛盾突出所带来的压力,更要面临新型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在负债端的争夺。银行业的今天,就是苏宁、国美在面对京东、淘宝竞争初期的昨天。

上市银行利润的增速很能说明问题。如果把上市银行看作一个整体,就会发现,它的利润增速逐年下滑得很厉害。2013年是两位数,2014年是一位数,2015年很可能更低。这些利润的增长,还是核销了坏账之后的数据。一旦利润负增长,坏账就会暴露得更加明显。

2015年上半年,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已经达到了1.09万亿,首次超过了1万亿。有的股份制银行分行不良贷款率甚至超过5%。在不良贷款猛增的同时,由于找不到可靠的资产,许多银行的资金难觅投资方向。银行找不到安全资产,是困扰其的一大难题。

而此时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已经崛起。以腾讯、阿里巴巴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企业,连银行网点都不用开,就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吸引大量的低成本资金。据统计,现在涉足互联网金融的企业至少有三四千家。

银行存款搬家的现象愈演愈烈,银行的负债成本也会由于市场剧烈竞争越来越高。在成本越来越高、贷款无处可放的当下,银行的利润只能越来越薄。于是银行的高管们纷纷发挥自己的长处,投身于互联网金融企业。这些企业运营成本不高,只需要很快做大流水就能盈利。再加上现今“互联网+”在资本市场上受到比较多的追捧,实现融资和相对比较高的估值对于这些银行高管而言,是很简单的事情。对他们来说,唯一的问题就是决心。他们虽然离开了银行这个群体,但是做的工作依然和银行一样。金融的游戏法则没有太大的变化,换一个环境,或许别有一番天地。

猜你喜欢
副行长坏账不良贷款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用活“三字经”密织不良贷款防控网
扒一扒 P2P坏账率五大猫腻
巧用公式法计提坏账准备
不良率农行最高
西班牙考虑建“坏账银行”
浅析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