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土地的勘与测

2015-11-07 08:42经验人汪孟乐
中国科技信息 2015年21期
关键词:图件界址视距

经验人:汪孟乐

如何做好土地的勘与测

经验人:汪孟乐

在国土资源管理各项工作中,都必需切实做好土地的勘与测两方面的工作。土地的勘与测它为土地征收、征用、划拨、出让、农用地转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理开发,复垦等工作提供土地利用现状、土地使用范围.位置的测定;界址点的确定,用地面积的计算等。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用地和管理地籍提供第一手准确、科学的基础资料而进行的技术服务性工作。

土地的踏勘

1.土地的踏勘的资料收集:

在进行土地的实地踏勘前要进行必要的资料收集。必须收集踏勘范围内的土地权属界线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用地范围图纸,用地平面图及相关土地权属材料(用地单位权源证明材料、土地出让合同、土地证书、土地承包合同或协议、征用土地文件等。)

2.实地踏勘:

首先要对照土地利用现状图及相关图件在用地范围内,要逐个图斑进行比对,看看土地利用现状是否发生变化,如有变化要对照土地利用现状图逐个图斑做标记。参照《1:5000、1:1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在保证图面实地特征和图面允许负载量的前提下,保证踏勘各地物描绘清楚,各种注记准确无误,图式符号运用恰当。

其次要咨询村组干部和相关农户、用地单位,了解村组情况和用地范围,他们反映的

情况是否和用地红线图一致。如果一致,在实地踏勘过程中依据双方指定的界址,在实地钉好标桩或做好其它标记。确定位置和范围,以便下一步测量。(在实际测绘过程中要测到界址点以外50米)。如果不一致,要进一步确认,并解决土地纠纷,签订相关协议。直至双方确认指定的界址和用地红线图一致。

然后在实地踏勘过程中,要对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看清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土地

利用分区状况,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等要到实地核实清楚。总之在实地踏勘过程中,实地踏勘人员必须做到问清、看到、走到、绘准。真正做到描绘清楚,准确判断。

土地的测量:

1.土地的测量的内容∶

土地测量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它包括土地现状测量、土地开发复垦测量、土地征用测量、地形测量、地籍测量、土地平整度测量等内容。

2. 土地的测量的特点∶

土地测量有着精度要求高,碎部点数量多,对整个作业区域内整个的精度平衡有一定的要求的特点。

3. 土地的测量的方法∶

(1)钢尺结合经纬仪测量法∶

其法解决了不规则用地遇到的难题, 测量使用经纬仪基础上,在宗地的各个拐点上将经纬仪固定,各个角度进行测量,并将钢尺丈量的尺度再计算出宗地的面积。

(2)全站仪测量法∶

为了适应测量工作发展的需要,伴随着建设及生产的不断需求,采用了全站仪。全站仪为我们提供了实用且方便的测量面积功能, 全站仪和经纬仪相比最大的优点就是在各个宗地的拐角处不必将仪器固定。

(3)现代测量技术---利用卫星测量土地∶

为克服气候、季节、地形、通视困难等多种不利因素的制约。数据可靠安全、精准定位,测站间不受通视影响。方便操作,使用容易,对作业环境及条件没有高的要求。数据的传入与传出、存储、处理速度快、能力强。与其它测量仪器及计算机相连,通信方便、定位快捷,外业作业人员少,有较高的综合效益。

伴随着差分卫星定位技术的广泛推广,使用RTK等差分技术定位促使土地测量的精准度达到厘米级别。与此同时,伴随着地基增强系统的推广(北斗),2015年开始普及应用广域差分技术,做到实现米级测量,成本会更低。

近年来,由于绘图技术不断升级加之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土地测量成图方法更加快捷、高效、直观。只需将野外取得的数据输入到电脑,编辑使用专业的绘图软件,就可得到用户所需要的黑白或彩色图件。试举例用南方CASS7.0如何将外业采集的数据转换成内业图件。

首先对照外业调查记录进行全面检查,在没有失误的前提下,利用通讯电缆将外业测绘采集的数据传输到电脑中,利用相关软件进行平差计算,得出准确无误的平差数据,为编辑软件图形做好准备。

其次数字化编绘图件,对照外业踏勘图纸,使用南方CASS7.0成图软件编辑图形功能进行图形编辑处理。在编辑图形处理后,必须对图形进行全面检查,主要查看是否处理不当或漏测的地方。必须注记单位名称、道路和河流的名称、房屋结构和层数、测量的宗地是否完善等,如果有,要加以修订,这样就可以生成界址点、界址线及界址边长,宗地外的地形、地貌,生成并输出测量图,并进行必要的外业检查,确保测量图纸准确无误且内容全面。

然后进行面积的量算和汇总。在测量图纸准确的前提下,,使用南方CASS7.0成图软件汇总数据功能,遵照从整体到局部,分级量算,层层控制,块块核检,根据面积平差的原则进行面积量算,面积平差,面积汇总等各项工作。

最终数据表格和图件的生成,在数据、图件核检无误的情况下,使用南方CASS7.0相关软件生成宗地图,界址点成果表,用地面积汇总表,用地面积分类表等。

4.土地规划与土地测量相结合:

(1)土地整理开发项目的地形图测量时,因为项目只在村庄的外围实施,必须避开居民点或村庄,在内部标注村庄名称。

(2)土地整理开发项目测量内容应包涵测量地形的两大要素,且必须按照土地规划设计的要求来测量。

(3)在地形图上每一块必须标示一个高程注记是为了符合土地整理开发设计的需要。

(4)为了接合土地整理开发项目区的规划设计在竣工测量时还必须注意竣工边界的测量准确无误。

结束语

本文依据本人从事土地勘测工作的经验,从“勘”和“测”两个方面阐述了从踏勘到测量最终成图的全过程。希望读者对土地勘测工作有一个全面了解。对从事土地勘测的同行有一定的帮助。

表2 反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

视距

针对在山区高等级公路行驶的货车其行驶速度较慢,且大货车驾驶员要求视距较高等特点,应针对存在潜在危险的路段(如,减速车道、出口匝道端部上的集中交通控制点等),在充分考虑货车行驶特征,同时权衡成本效益的思路下进行设计。

由于地形复杂,对于山区公路,将会对驾驶员的视距存在一定影响,故建议在计算货车停车视距时,其反应时间在一般情况下取2.0s,在条件极端受限条件情况下取1.5s。

鉴于山区高等级公路的行车环境等因素,取驾驶员反应时间为2s计算停车视距,得出该地区山区低交通量高等级停车视距推荐值如表3所示。

表3 停车视距

纵坡及坡长

公路纵断面的设计指标对项目的占地和造价以及驾驶员驾驶的安全舒适性影响大。山区高等级公路最大纵坡的设定相对现行技术标准所规定的控制值有较大的提高,能使高填深挖路段的山区高等级公路纵坡加大,填、挖方高度降低进而减少公路用地,降低公路造价。

公路的纵坡设置必须考虑车辆的爬坡性能和制动性能,保证车辆运行的顺畅、安全和舒适,满足一定的服务水平和考虑合理的工程造价、方便公路的维护管理等因素。在山区,最大纵坡的设计指标直接影响路线的长短、使用质量、运输成本及造价。根据上述情况分析,得出该地区山区低交通量高等级公路坡度及坡长推荐值,如表4所示。

表4 山区低交通量高等级公路坡度及坡长推荐值

结语

公路路线的设计中,对于选择合理的路线方案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行车安全、保护生态环境、节约土地资源、降低工程造价、降低全寿命周期成本,从而实现道路可持续发展目标。我们在设计中要围绕设计标准,结合路线的实际情况和要求,合理使用设计标准,对提高既有公路利用率灵活设计,从节约资源、降低投资成本、保护环境、提高工程投资效益等起到重要的作用。

10.3969/j.issn.1001-8972.2015.21.050

猜你喜欢
图件界址视距
农村不动产测量中界址点、界址线属性数据快速处理方法
一种地质图件数据管理系统设计思路
更正启事
MAPGIS在地质分区中的应用
遥感解译成果图件矢量化方法技术研究*
CASS地籍图中界址信息批量转出方法研究
俄罗斯
基于ArcGIS的宗地图自动化制图研究
一种基于非视距误差补偿的协同定位算法
安全视距应该成为道路安全管理的基础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