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半结肠切除术采用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根治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

2015-10-21 16:40王道勤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 2015年10期
关键词:结肠癌对比疗效

王道勤

【摘 要】目的:试对比采用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LR-CME)、开腹右半结肠切除术(OR-CME)根治结肠癌的疗效。方法:将于我院接受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42例按照其采取的术式分为腹腔镜组(24例)和开腹组(18例),在术后对所选病例随访6月,对比两种术式的短期疗效、术后并发症、相关手术指标。结果: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和出院时间更短,且组间上述手术指标间有差异统计意义(P<0.05);在短期疗效上,腹腔镜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术后并发症率也均显著优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右半结肠根治手术具有视野清晰、微创安全、切除彻底、并发症少、利于康复等优势,该术式的短期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关键词】LR-CME/OR-CME;结肠癌;疗效;对比

右半结肠系膜切除术(CME)更能符合结肠癌根治手术要求,而腹腔镜技术则促进了CME手术效果、安全性的提升,为对比LR-CME、OR-CME对于结肠癌患者的手术效果,特作本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2014年2月~2015年2间我院确诊、收治的42例结肠癌病例作分组对象,所选患者的病灶位置、分期均经内镜检查、手术病理检查证实,根据采取术式不同将上述病例分为两组。腹腔镜组24例采用LR-CME术治疗,本组男14例、女10例,年龄平均(46.2±7.8)岁;开腹组18例接受OR-CME治疗,本组男13例、女5例,年龄平均(45.9±8.6)岁。

1.2 方法

1.2.1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均为相应手术适应症,手术操作过程如下。(1)腹腔镜组:本组24例采用LR-CME根治手术,取仰卧位,采用硬膜外麻醉,麻醉起效后充CO2气腹(压力维持范围:10~12mmHg),作腹腔三孔Trocar穿刺、置入腹腔镜探头。在腹腔镜引导下探查、游离右结肠系膜,充分暴露病灶部位,结扎肿瘤灶周边血管、神经组织,注意避免伤及相关脏器,断离病灶肠系膜与肝脏、结肠、胃相连韧带,切除病灶及周边淋巴结、脂肪组织。肿瘤切除完成后通过腹腔镜探查确保彻底切除,并作腹直肌切口、吻合回肠、结肠处,缝合创口。术后予以抗生素,密切观察病情。(2)开腹组:参照腹腔开腹术要求对患者实施有创开腹,麻醉、右半结肠切除、术后处理同腹腔镜组。

1.2.2 短期疗效评价 在术后6月对两组患者作肠镜和腹腔CT复查,将手术短期疗效分为完全缓解(术后6月患者的结肠癌病灶范围、体积较术前减小80%~100%、无术后并发症和肿瘤灶转移)、部分缓解(术后6月患者的肿瘤病灶范围、体积较术前减小50%~79%)、控制(术后6月肿瘤病灶范围、体积较术前减小30%~49%)、进展(术后6月肿瘤范围、体积减小<30%或增加、肿瘤灶出现转移情形)四种。

1.3 统计方法 研究中的计数资料(%)、计量资料( )均经SPSS17.0软件作统计处理,对两组的短期疗效、并发症率等作卡方检验,对组间手术指标资料行t检验,对比结果显示P<0.05:具差异统计意义。

2 结果

2.1 短期疗效

术后对两组患者随访6月,两组均无死亡病例出现,表1中,腹腔镜组、开腹组的总体有效率分别为95.8%和72.2%,经比较有差异统计意义(P<0.05)。

表1 术后6月两种术式的临床疗效对比(%)

分组 完全缓解

例(%) 部分缓解

例(%) 控制

例(%) 进展

例(%) 总体有效

例(%)

腹腔镜组(n=24) 15(62.5) 5(20.8) 3(12.5) 1(4.2) 23(95.8)

开腹组(n=18) 5(27.8) 4(22.2) 4(22.2) 5(27.8) 13(72.2)

χ2值 4.972 0.012 0.700 4.683 4.683

P值 0.026 0.914 0.403 0.030 0.030

2.2 手术指标

表2中,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显著更少、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和出院时间显著更短,P<0.05。

表2 两种术式的手术指标对比( )

分组 术中出血量(ml) 术后首次排气时(d) 住院时间(d)

腹腔镜组(n=24) 90±15 2.4±0.8 9.9±4.7

开腹组(n=18) 220±30 3.5±1.0 15.8±7.0

t值 18.428 3.962 3.268

P值 0.000 0.000 0.002

2.3 术后并发症

表3中,在术后6月随访期内,腹腔镜组的并发症率为4.2%,显著低于开腹组的27.6%,P<0.05。

表3 术后6月内两组结肠癌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比较(%)

分组 吻合口瘘

例(%) 感染

例(%) 腹膜炎

例(%) 腹腔出血

例(%) 并发症率

例(%)

腹腔镜组(n=24) 1(4.2) 0(0.0) 0(0.0) 0(0.0) 1(4.2)

开腹组(n=18) 1(5.6) 1(5.6) 1(5.6) 2(11.2) 5(27.6)

χ2值 0.044 1.366 1.366 2.800 4.683

P值 0.834 0.243 0.243 0.094 0.030

3 讨论

结肠癌病灶可累及直肠、回肠、盲肠、乙状结肠、横结肠、升结肠等,具有分布广泛、多发难治、容易转移等特征。CME可通过游离、阻断动脉血管,彻底清除结肠多发性肿瘤灶,并能通过切除病灶周边淋巴结、脂肪组织达到预防肿瘤转移的目的,是临床中治疗结肠癌的首选术式,但右半结肠生理结构相对复杂、血管神经密布,这也给根治手术造成了一定的难度[1]。

传统开腹手术可通过打开腹腔扩大观察视野从而更加全面、彻底地清除多发性结肠癌病灶,但开腹手术的视野清晰度较差,这也增加了开腹术误伤相关器官、神经血管的风险,又由于开腹术的创口大、出血量多,这也不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增加了术后并发症、病灶复发的机率。随着内窥镜技术的发展、完善,腹腔镜逐渐被应用于肿瘤根除手术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相关研究也指出腹腔镜辅助在CME术中的应用优势:一方面,腹腔镜下的小创口手术减小了术中出血量和腹腔暴露、感染的机率、利于术后恢复;另一方面,腹腔镜引导的CME过程的视野更加清晰、对病灶的定位更加准确、更能够避免誤伤操作、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2]。

本文通过分组研究对比了LR-CME和OR-CME两种术式在结肠癌临床治疗中的短期疗效,结果显示,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出院时间、短期疗效、术后并发症率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开腹组(P<0.05),这也与上述研究的观点相符。总结起来,腹腔镜右半结肠根治手术具有视野清晰、微创安全、切除彻底、并发症少、利于康复等优势,该术式的短期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参考文献:

[1]吴少林.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疗效评价[J].当代医学,2015,21(28):50-51.

[2]高明,王存川,杨景哥等.完全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疗效对比[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5,15(4):314-317.

猜你喜欢
结肠癌对比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结肠癌早期,多有5大表现
助“癌”为虐的细菌
中日两国胶囊旅馆业的发展对比及前景展望
克里斯托弗·马洛与陶渊明田园诗的对比
英国电影中“愤青”与“暴青”对比研究
腹腔镜治疗结肠癌27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