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金霍洛旗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2015-09-29 00:46张晓玲姚喜军
西部资源 2015年1期
关键词:伊金霍洛旗农用地林地

张晓玲 姚喜军

内蒙古自治区土地调查规划院 呼和浩特 010010

伊金霍洛旗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张晓玲姚喜军

内蒙古自治区土地调查规划院呼和浩特010010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是生态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基础,也是规范人类行为的科学决策依据。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伊金霍洛旗土地利用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本文以伊金霍洛旗2009年~2012年土地利用统计资料为依据,利用土地利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地类转入、转出动态度与活跃度模型等对该旗2009年~2012年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状况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伊金霍洛旗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用地面积在减少,其他农用地、建设用地、其他土地在增加;其他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年变化率达49.43%、3.993%;其他农用地转入和转出活跃度最大,为最活跃的土地利用类型;其次为建设用地;林地、草地和水域转入转出活跃度均为负值,反映出林地、草地和水域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土地利用类型。

动态变化动态度活跃度伊金霍洛旗

土地是十分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物质基础之一[1]。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它受人类活动、自然环境以及经济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并且反作用于人类[2]土地利用变化在全球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3]。土地的不断开发、利用,对整个生态系统结构机理造成了一定影响,尤其是对一定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4]。目前,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已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之一[5]。因此,研究区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规律,揭示其变化特征,进而指导人类科学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现实意义。

1.研究区概况

伊金霍洛旗,地处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金三角”腹地。位于鄂尔多斯高原东南部,毛乌素沙地东北边缘,东与准格尔旗相邻,西与乌审旗接壤,南与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交界,北与鄂尔多斯市府所在地康巴什新区隔河相连。地理坐标东经108°58′至110°25′,北纬38°56′至39°49′之间。东西长120公里,南北宽61公里,总面积5,600平方公里。地处亚洲中部干旱草原向荒漠草原过渡的半干旱、干旱地带。伊金霍洛旗地形地貌基本呈西高东低,由西向东倾斜,海拔在1,070米~1,556米之间。东部属晋陕黄土高原的北缘水蚀沟壑地貌,中部为坡梁起伏的鄂尔多斯高原,西部是风沙地貌比较发育的毛乌素沙地。伊金霍洛旗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陆度69%,干旱、风大、少雨、寒冷、温热、温差大,是温带干旱草原向荒漠草原的过渡地带。伊金霍洛旗年降雨量340mm~420mm之间,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伊金霍洛旗年平均气温6.2℃,极端最低气温-31.4℃,极端最高气温36.6℃,无霜期限130~140天;常年风大沙多,蒸发旺盛,全年蒸发量2,163mm,是降雨量的七倍。矿产资源主要有煤、天然气、油页岩、天然碱、泥炭、玻璃用石英砂、耐火粘土、砖瓦粘土等。素有“地下煤海”之称。2011年末伊金霍洛旗总户数72,214户,比上年末增加2,121户;总人口167,004人,比上年末增加2,792人。2011年伊金霍洛旗生产总值563.95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为243,082元。

2.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2.1资料来源

本研究主要使用2009年~2012年土地利用统计数据。同时,根据国家土地利用类型分类标准并结合伊金霍洛旗自身特点,将土地利用类型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其他农用地、建设用地、水域和其他土地七种类型。

2.2研究方法

为了更好地反映伊金霍洛旗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从动态度、地类活跃度等层面描述土地利用变化的方向和数量关系,从而揭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规律。

2.2.1动态度

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时间间隔内土地利用转移的数量和速率问题,其中:St为研究区整个研究时段内的综合土地利用平均变化率,计算公式如下式(1)[6]:

2.2.1地类活跃度

地类活跃度是在总动态度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具体的土地利用类型展开的分析。地类活跃度分析计算公式采用如下式(2)、式(3):

(Gtj)=[Yt,Yt+1]时间间隔内用地类型j的转入/[Yt,Yt+1]时间间隔/用地类型j在Yt时刻的面积×100%(2)

(Ltj)=[Yt,Yt+1]时间间隔内用地类型j的转出/[Yt,Yt+1]时间间隔/用地类型j在Yt时刻的面积×100%(3)

在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中,每种土地利用类型都对应着转入和转出两种变化。结合式(2)、式(3)模型对每种地类进行转入(Gtj)和转出(Ltj)分析,并与总动态度进行对比分析。若是转入转出比总动态度大,则说明该种地类变化比较活跃;若是转入转出比总动态度小,该种地类则比较稳定[6]。

3.结果分析

图1 2012年伊金霍洛旗土地利用现状结构图

表1 2009-2012年伊金霍洛旗各类型土地利用变化率

本研究以2009年、2012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分别得到2009年~2012年各类型土地利用变化率表(1),2009年~2012年表2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在此基础上,对伊金霍洛旗2009年~2012年间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进行分析。

表2 2009-2012年土地利用转移矩阵面积hm2

3.1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根据表1、图1的2012年伊金霍洛旗土地利用数据可以得出草地和林地占绝对优势,面积分别为291,606.52公顷、148,242.88公顷,其面积占全旗面积的80.14%;其他土地43,186.1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87%;耕地35,085.1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39%;建设用地19,575.2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57%;水域8954.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63%;其他农用地2,211.9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4%。

3.2数量变化与空间变化分析

3.2.1数量变化

从表1可以看出,从2009年到2012年间,伊金霍洛旗草地、林地面积减少较大;建设用地、其他农用地面积显著增加。其中草地面积减少了2,300.26公顷,林地面积减少了1,161.52公顷;建设用地面积增加2,093.87公顷,其他农用地面积增加了1,321.06公顷。从年均变化率来看,其他农用地年均增幅最大为49.43%,其次为建设用地年均变化率为3.993%。

3.2.2空间变化

从表2土地利用变化类型的转移矩阵中可以看出,在空间上从转入的角度来看:建设用地的转化最为显著,其他六种地类都有向其转化的过程,主要由耕地、林地、草地和其他农用地向建设用地的转化。建设用地迅速增加,主要因为伊金霍洛旗凭借资源优势,以煤炭转化项目为切入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目前,该旗拟建和在建项目进展顺利,拟建项目中,投资10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3项,投资10亿~100亿元项目7项。上述3个百亿元以上项目包括:总投资200亿元年产天然气20亿立方米的神华集团煤制天然气项目;总投资110亿元的2×60万千瓦机组的国电集团煤电一体化项目;总投资100亿元年产16亿立方米天然气的汇能煤电集团煤制天然气项目。

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推动了该旗工业经济发展。同时也占用了大量的耕地、林地、草地和其他农用地。从转出的角度来看:草地的转出最为显著,说明草地在逐年减少,草地主要转化为耕地、建设用地、其他农用地和其他土地的转化。其中建设用地所占草地转出的总面积最大,说明伊金霍洛旗的发展占用了大量的草地。

3.3地类活跃度分析

表3 2009-2012年各用地类型转入动态度

活跃度是针对某类用地的转入、转出展开研究的、用来表达该种地类在特定时间内的稳定程度。同上述方法,计算2009年~2012年不同地类转入转出的绝对量(动态)、相对量(动态比)和速率(动态度)(表3-表5)。在此基础上,各地类转移活跃度分别用转入或转出动态度的均值离差表示:负值表示用地转移低于平均状况,表示不活跃;正值表示用地转移高于平均状况,表示活跃。见图2。

表5 2009-2012年各用地类型出入活跃度

图2 2009~2012年地类转移活跃度

由柱状图(图2)结果可知在2009年~2012年时段内,其他农用地转入和转出活跃度最大,为最活跃的土地利用类型;其次为建设用地,建设用地的转入活跃度大于转出活跃度,反映出其他农用地与建设用地的数量在逐年增加;林地、草地和水域转入转出指数都在基准线0.263%以下,活跃度为负值,反映出林地、草地和水域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土地利用类型。

4.结论

本文以伊金霍洛旗2009年~2012年土地利用统计资料为依据,利用土地利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地类转入、转出动态度与活跃度等模型对该旗2009年~2012年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状况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草地和林地占绝对优势,其面积占全旗面积的80.14%。伊金霍洛旗草地、林地面积减少较大;建设用地、其他农用地面积显著增加。从年均变化率来看,其他农用地年均增幅最大为49.43%,其次为建设用地年均变化率为3.993%;其他农用地转入和转出活跃度最大,为最活跃的土地利用类型;其次为建设用地;林地、草地和水域转入转出活跃度均为负值,反映出林地、草地和水域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土地利用类型。

[1]王婉晶,揣小伟,黄贤金等.中国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研究进展与展望[J].中国土地科学,2012,11(23):44-46.

[2]任志远.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安全评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陈佑启,杨鹏.国际上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的新进展[J].经济地理,2001,21(1):95-100.

[4]秦丽杰,张郁,许红梅等.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以前郭县为例[J].地理科学,2002,22(4):508-510.

[5]李锐,杨勤科,温仲明等.域土地利用变化环境效应研究综述水土保持通报,2002,22(2):65-70.

[6]刘明皓,王耀兴.基于“源”“汇”理念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J].地理与地理科学,2013,(29)(86-91).

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1211050)

猜你喜欢
伊金霍洛旗农用地林地
1991—2020年伊金霍洛旗气候特征分析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丹东市林地分类研究
浅谈林地保护及恢复措施
内蒙古自治区首支旅游警察大队在伊金霍洛旗设立
住建部:城市大数据已覆盖400个城市
林地流转模式的选择机理及其政策启示
小型无人飞行器用于林地监视的尝试
成吉思汗文化
龙海市县域农用地整理规划
农用地自然质量分等与耕地地力评级结果的对比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