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税收筹划方法及风险防范

2015-07-07 19:36谭旭冻齐代民
现代企业 2015年4期
关键词:税收政策所得税筹划

谭旭冻+++齐代民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机遇,企业要实现效益最大化,如何减少企业成本费用支出,是所有中小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而科学运用税收筹划技术是降低企业成本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对中小企业税收筹划的概念、特点、方法以及税收筹划风险和防范的相关知识和技术研究就显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小企业税收筹划的特点

1.中小企业税收筹划的特点。(1)合法性。即税收筹划应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由税收政策指导筹划活动。企业要将自己的筹划行为与不当避税、偷税、漏税合理地区分开来。在合法的前提下进行税收筹划,是对税法立法宗旨的有效贯彻,也体现了税收政策导向的合理有效性。(2)超前性。税收筹划是企业对生产经营、投资活动等的设计和安排。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纳税义务的发生具有滞后性,即由于特定经济事项的发生才使企业负有纳税义务,如:产品、劳务销售,货物运输后才缴纳增值税、营业税等;收益实现后才缴纳所得税等。一旦经营活动实际发生,应纳税款就已确定,再进行筹划已失去现实意义。(3)目的性。税收筹划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减轻税收负担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选择低税负,在多种纳税方案中选择税负最低的方案;二是滞延纳税时间,即在纳税总额大致相同的各方案中,选择纳税时间滞后的方案,这就意味着企业得到一笔无息贷款,通过税负减轻而达到收益最大化的目的。(4)积极性。从宏观经济调节看,税收是调节经营者、消费者行为的一种有效经济杠杆,国家往往根据经营者和消费者的“节约税款,谋取最大利润”的心态,有意通过引导和鼓励投资者和消费者采取政策导向的行为,借以实现某种特定的经济或社会目的,因此要尽早抓住机遇,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税收优惠政策。(5)综合性。由于多种税基相互关联,某种税基缩减的同时,可能会引起其他税种税基的增大;某一纳税期限内少缴或不缴税款可能会在另外一个或几个纳税期内多缴。因此,税收筹划还要综合考虑,不能只注重个别税种税负的降低,或某一纳税期限内少缴或不缴税款,而要着眼于整体税负的轻重。(6)普遍性。从世界各国的税收体制看,国家为达到某种目的或意图,总要牺牲一定的税收利益,对纳税者施以一定的税收优惠,引导和规范纳税人的经济行为,这就为企业提供了进行税收筹划、寻找低税负、降低税收成本的机会,这种机会是普遍存在的。

二、我国中小企业税收筹划的方法分析

1.中小型企业筹建环节的税收筹划。目前,中小企业的设立方式是股份有限公司、合伙企业和个人独资企业,从法律角度看,股份有限公司属于公司制企业,具有法人主体,出资者以其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合伙企业和独资企业属于自然人企业,出资者需要承担无限责任。两者的区别在于,公司制企业的营业利润需缴纳企业所得税,税后利润以股息的形式分配给投资者后,投资者又得缴纳一次个人所得税。而自然人企业的营业利润不缴纳企业所得税,只缴纳投资者分得收益的个人所得税。

2.中小型企业融资缓解的税收筹划。筹集资金是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先决条件,企业可以从多种渠道以不同方式筹集所需的资金。企业筹资决策中,不仅要考虑企业的资金需要量,而且必须考虑企业的筹资成本。中小企业筹资的方式主要有负债筹资、权益筹资(企业自我积累、发行股票等)和其他筹资(负债筹资、债券融资、融资租赁)。

3.中小型企业经营环节的税收筹划。(1)通过改变购进方式实现进项税额的抵扣。企业所要做的就是通过筹划改变购进材料的性质,使其属于农产品的范围。很显然,水果属于农产品的范围,企业如果是购进水果,那就可以按其购买金额的10%作为进项税额抵扣。(2)企业转让固定资产的筹划。这里,向读者推荐“临界价格”的概念。临界价格=固定资产原值×系数,系数=1÷(1-适用的征收率)。如果固定资产销售价格大于原值而小于临界价格,那么就按原值销售;如果固定资产销售价格大于临界价格,那么就按销售价格出售。

4.中小型企业收益分配的税收筹划。(1)经营所得尽可能向资本利得转化。对个人投资者而言,一般情况下,资本利得免征个人所得税,如买卖股票所得、资本公积金转增股东所得等;经营所得则应按规定代扣代交个人所得税。股份公司可以采取不直接分配股息而使股票增值,从而避免投资者分回的利润(股息、红利)补缴所得税。(2)合理推迟获利年度。在同样的会计年度之内,如果企业前亏后盈,可以利用以后年度的盈利弥补,而如果前盈后亏,就能用亏损以后的年度利润弥补。《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中规定: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在经营期十年以上的,自开始获利的年度起,所得税实行两免三减半优惠政策。(3)私营企业税后计提生产发展基金,可当期少交个人所得税。根据《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私营企业税后利润留作生产发展基金的部分不得低于百分之五十。由于特殊原因,提比例低于百分之五十的,须经税务机关批准。私营企业的生产发展基金可以用于本企业扩大再生产,向其他企业投资、偿还贷款或者弥补本企业的亏损。用于其它用途须经税务机关批准。(4)保留在低税地区投资额利润不分配,实现延缓纳税或抵亏节税的目的。

我国税法规定,我国投资者分回的利润免税务局;外国投资者尽量避免通过股权转证差价取得投资回报;投资高新技术企业分回的利润,免征或减税部分视同已纳税(同税发[1994]229号)。纳税人从其他企业分回已缴纳的所得税的利润,其已缴纳的税额可以在计算本企业所得税时予以调整,即联营企业投资方从联营企业分回的税后利润,如投资方所得税税率大于联营企业的,投资方分回的利润应规定补缴所得税。从上述规定看,凡被投资企业利润不向投资者分配的,则不必被缴所得税。这样保留低税率地区投资企业的税后利润不进行分配并转达为投资资本,可以减轻投资者的税收负担。

三、中小型企业税收筹划的风险与防范

税收筹划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也是可以防范和控制的。就中小企业而言,防范税收筹划风险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正确认识税收筹划,规范会计核算。中小企业经营决策层必须树立依法纳税的理念,这是成功开展税收筹划的前提。税收筹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但它只是全面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一个环节,不能将企业利润的上升过多地寄希望于税收筹划,因为经营业绩的提高要受市场变化、商品价格、商品质量和经营管理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依法设立完整规范的财务会计账册、凭证、报表和正确进行会计处理,是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基本前提。税收筹划是否合法,首先必须通过纳税检查,而检查的依据就是企业的会计凭证和记录。

2.及时、系统地学习税收政策,准确理解和把握税收政策的内涵,紧密关注税收政策的变化和调整。为了能够及时调节经济体现国家的产业政策,税收政策总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税收筹划从某个角度讲,就是利用税收政策与经济实际适应程度的不断变化,寻找纳税人在税收上的利益增长点,从而达到利益最大化。因此,进行税收筹划就要不断研究经济发展的特点,及时关注税收政策的变化趋势。此外,要注意全面把握税收政策,切勿抓住一点,不计其余,否则也会功亏一篑。事实上,全面、准确地把握政策是规避税收筹划风险的关键。中小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应建立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税收筹划信息系统,如订阅《中国税务报》、《国家税务总局公报》、《税法速递》等经济类报刊,及时知晓税收政策信息,收集和整理与企业经营相关的税收政策及其变动情况,及时掌握税收政策变化对企业涉税事件的影响,准确把握立法宗旨,适时调整税收筹划方案,确保企业的税收筹划行为在合法的范围内实施。

3.提高企业税收筹划人员的素质,也可以借助社会中介机构、税收专家的力量。税收筹划是一项高层次的理财活动,它包含着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如税法、会计、投资、金融、贸易、物流等专业知识,专业性较强。因此,要求执业人员除了精通法律、税收政策和会计外,还要通晓工商、金融、保险、贸易等方面的知识,而且能在短时间内掌握企业的基本情况、涉税事项,筹划意图等,在获取真实、可靠、完整的筹划资料的基础上,选准策划切入点,制定正确的筹划方案。

4.保持税收筹划方案适度的灵活性。由于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千差万别,加之税收政策和税收筹划的主客观条件时刻处于变化之中,这就要求在税收筹划时,应该对未来的税收政策走向有一定的预测,从而保持筹划方案相对的灵活性,以便随着税法、相关政策的改变及预期经济活动的变化随时调整项目,对筹划方案进行重新审查和评估,适时更新筹划内容,采取措施分散风险,趋利避害,保证税收筹划目标的实现。

5.营造良好的税企关系。政府为了鼓励纳税人按自己的意图行事,已经把实施税收差别政策作为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就业机会、刺激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不同类型且具有相当大弹性空间的税收政策、各地不同的税收征管方式,使税务执法机关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进行税收筹划的许多活动是在法律的边界运作,税收筹划人员很难准确把握其确切的界限,有些问题在概念的界定上本来就很模糊。因此,中小企业要加强对税务机关工作程序的了解,加强联系和沟通,争取在税法的理解上与税务机关取得一致,特别在某些模糊和新生事物上的处理得到税务机关和征税人的认可。这样,企业的税收筹划方案才能最终得以实施。

总之,中小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一定要树立风险意识,认真分析各种可能导致风险的因素,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减少风险,避免落入偷税漏税的陷阱,从而实现税收筹划的目的。

(作者单位: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猜你喜欢
税收政策所得税筹划
“递延所得税”对企业所得税影响分析
VBA在薪酬个税筹划上的应用
税收筹划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探讨
各项税收收入(1994~2016年)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税收政策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解读支持企业重组的所得税新政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税收筹划
税收筹划中征纳行为的博弈研究
支持西部大开发的税收政策选择
关于调整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