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和合”思想在中职学生高素养养成中的运用

2015-07-05 16:35韩振宇贲彩虹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5年3期
关键词:尚德

韩振宇 贲彩虹

摘 要:儒家“和合”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取其精华为职业学校学生高素养养成服务,可以解决当前职业学校学生存在的诸多问题,江苏省宿迁中等专业学校“尚德”、“善技”“致和”的办学理念是儒家“和合”思想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高素养成过程中的成功实践。

关键词:和合;尚德;善技;致和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如何培养出高素养的职教人才,构建职教人才培养体系成为职业学校的首要任务,而传统儒家“和合”思想在培养职业学校高素养方面给予了诸多的启示。

一、儒家“和合”思想的精神内涵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和合”思想。武汉大学邱国勇认为儒家“和”思想主要有三种不同的内涵:第一种含义为和谐、恰当、恰到好处,如“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子路);第二种内涵为求同存异。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季氏);第三种是和睦、团结。如“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顷”(论语·述而)。从上可以看出,“和合”思想的本质就是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解式的认识与各种要素的融合。从而提炼成一种道德规范,成为化解各种矛盾,稳定协调各种关系,不偏不倚的处世态度等。

“和合”思想在职业学校德育教育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成为职业学校办学理念形成,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养成,和谐校园建成的重要思想。引导学生树立融合、和谐、和睦、平和的思想和观念,可以解决目前职业学校学生存在的诸多问题。

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素养现状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活跃,动手能力较强,以江苏省宿迁中等专业学校学生为研究对象,我们发现,如今的职校生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他们的知识水平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普遍不高。其次,思想道德素养和行为素养水平提升空间较大。他们中许多学生缺乏集体主义观念、缺乏责任感、缺乏平和心态,打架斗殴现象较为突出。再次,他们的心理素养及职业素养不高。他们缺乏自身职业规划,对职业的环境要求缺乏必要的认识,职业能力素养等方面也偏低。

三、中职学生高素养内涵的界定与“尚德”、“善技”“致和”办学理念

我们通过对宿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素养现状的综合调查研究,将高素养的人才素质总结为,具备优秀的思想道德素养和行为素养,具备健康的身心素养及能够适应社会企业需求的职业素养。江苏省宿迁中等专业学校结合学生素养现状及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制定了全方位提升学生素养的办学理念——“尚德”、“善技”、“致和”,传统儒家“和合”思想在学校高素养养成的规划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尚德”“善技”与“致和”理念成为具体的表现形式。

四、“和合”思想在学生高素养养成中的具体运用

“和合”思想的核心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要建立和谐校园,就要通过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建立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和谐;通过提高教师职业素养,发扬“仁爱”精神,建立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和谐;通过校园感恩教育建立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和谐;通过社会实践与职业素养提升建立学生与社会之间的和谐。

1、以规范管理入轨为前提,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

职业学校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强,喜爱参加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在规范管理前提下,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活动培养学生的“仁爱”思想和集体注意精神,建立团结协作,相互支持的学生关系,成为重要的载体。

2、以“仁爱”思想关爱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儒家思想认为“仁爱”必须首先爱自己的亲人。孔子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礼记·中庸)教师要发扬的“仁爱”思想,应以学生为大。首先要提高自身职业素养,让学生尊之;其次要提高责任心,关爱学生让学生爱之;三要公平公正,身正为范,让学生敬之。最终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成为和谐校园建设及学生高素养培养的重要关系。

3、以常态化的感恩父母教育为抓手,建立和谐的亲情关系

职业学校学生常常出现与父母关系紧张的情况,亲情关系淡薄,对父母的付出没有感恩之心。吸收儒家思想中的“亲亲”原则,即“仁爱”思想来解决,就要常态化的进行感恩教育。可以利用班会、感恩演讲活动将感恩深深植根于学生日常生活。如彭成老师的“不要让爱你的人失望”大型感恩教育,在学校的演讲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校要充分创造条件,给学生表达亲情的时间和机会,为学生家庭建立和谐的亲情关系,对学校学生高素养的养成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和合”思想在职校生高素养养成中的运用成为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尚德”、“善技”、“致和”的办学理念成为江苏省宿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高素养养成的方向标。“和合”思想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贡献是对中华传统儒家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能够不断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步伐。

参考文献:

[1]詹玉华.儒家“和合”思想精髓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10.(04):83—87.

[2] 穆占劳. 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J].理论前沿,2008(08).

[3]刘勇,韩振宇.创新德育模式,培养高素养技能人才——给予江苏省宿迁中等专业学校德育工作实践[J].江苏教育研究,2014(12).50—51.

(作者单位:1宿迁市广播电视大学;2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宿迁分校)

猜你喜欢
尚德
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尚德学校
尚德学校的德育工作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明德砺行 臻于至善——福建省连江尚德中学简介之二
明德砺行 臻于至善——福建省连江尚德中学简介之一
尚德机构2018财年Q2净收入4.818亿元,净亏损2.718亿元
画家要做修身尚德的人
尚德电力:游戏行将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