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推进第二课堂活动

2015-06-25 21:30孙志伟
人间 2015年8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趣味性校园文化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目前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对职业学校学生的教育就是要一切以就业为目的,而就业作为导向已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时代特征。面对中职学生毕业后求职的需要和社会的激烈竞争,学校仅仅把注意力放在某一学科或者某一些专业课知识为教学内容的第一课堂教学上,已不能满足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把目光投向更广泛的知识领域,要合理安排和引导学生在正常教学之外的求知欲,开辟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3-0110-01

我国的职业教育起步晚,发展迟缓,直到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急需大量的中初级技术人才和熟练操作技能的劳动者,社会对职业教育产生了强烈的需求,职业教育才迎来了灿烂的春天。而职业教育的很多教育工作者却坚持的认为职业学校的教学就要以抓好学生的文化知识和技能培养为主要目的,其他的都可以放到第二位,甚至第三第四位。事实上知识性与技能性教育相结合才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我个人认为趣味性其实也是这个特征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趣味性,就能够将学习的知识性和技能性有机的结合起来,所以趣味性可以说是这二者的催化剂。提高和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趣味性在学校工作中最重要的手段就是校园文化的建设。

校园文化是学校整个管理过程中的灵魂,是学校优良传统的结晶,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决定学校兴衰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发挥和激励学生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的鼓励和带领着他们向前探索、迈进,而第二课堂活动就是校园文化建设中最为广泛最为普遍的形式。蚌埠职教中心自2006年以来开始实施第二课堂活动,在此之前学校一直是按普教的课外活动进行着。第二课堂是指为发展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全面提升综合素质而进行的除第一课堂以外的教育活动,包括各类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科学研究与科学技术文体竞赛、校内外实训基地实习和其他教育实践活动。

一、理解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之间的关系

第一课堂以接受知识为主;第二课堂以培养能力为主。第一课堂讲究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习得各种现成的知识和技能;第二课堂则更多是学生根据自己意向进行创新或创造。学生在第一课堂接受的知识技能在第二课堂中可以得到印证和发挥。学生在课堂中获取以文字等为中介的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的人类知识;而第二课堂中学生身体力行,直接吸收知识和技能。在第一课堂教师根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规范的要求实施规范的课堂教学;学生在第二课堂则依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开展自主的学习与实践。第一课堂讲究集中:集中的地点,集中的时间,固定的教师,固定的课程;而第二课堂讲究自由:随机的地点,随机的时间,课程内容相对自由。统一的教学要求使第一课堂选择了班集体授课的组织形式,第二课堂则主要由学生个体完成组织与活动。教师讲授演示加之学生参与构成片段式的40分钟课堂教学情景;第二课堂则从头到尾充彻着校园文化氛围,持续弥久,源远流长。

对于第二课堂,我认为它是用来补充和完善第一课堂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也可以将第二课堂看作是第一课堂的继续和延伸。第二课堂作为绿叶只有生长得越来越茂盛,校园文化这朵红花才能越开越艳。校园文化绝非是独立于课堂教学之外的“天外”文化,它是一种环境,是氛围,是全方位的,应立体地发展,不能割裂开来。因此,我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应渗透到各种教学之中,应注意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配套协调发展。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第二课堂活动就是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设立的。我校更是加强了第二课堂工作力度。从管理入手,抓好活动落实,要求做到“六定”、“五性”、“四有”。“六定”是指定师、定时、定点、定员、定事(内容)、定标;“五性”是指活动内容具有目的性、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实效性;“四有”是指活动小组要有计划、有措施、有总结、有成果。我们根据学生的爱好特长、专业特点,加强投入,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人力、物力资源,给同学们搭建一个又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组织成立了文学社、广播站、篮球班、排球班、舞蹈队、合唱团、音乐欣赏小组、美术班、电脑网页班、数控车工小组、钳工小组、时装模特班、西点艺术班、街舞活动组等10多个兴趣小组。由学校指定有专长的教师负责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水平自由选择参加。活动地点由学校统一安排在专门的教室(场所)进行。辅导的教师能精选活动内容、精心设计活动形式,以合作、竞争等多种手段来丰富第二课堂,提高效率,让第二课堂真正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创造潜能,成为学生培养能力、发展特长的舞台。学生也能积极按时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努力在活动中丰富自己的见识,增长自己的才干,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强了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提高了学生的思想品质、身体素质和文化修养,又创造了一种“学习、团结、活泼、向上”的校园氛围。

三、第二课堂活动与优良校风学风的营造

优良的校风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和无形的精神力量,对学生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校风的优劣决定着学校教育的成败。是一所学校在办学过程中说形成的文化氛围,是广大师生言行举止的准绳和拼搏奋斗的精神支柱,它对学生的培养和成长起着极为重要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第二课堂活动带给学校的正是浓郁的校园文化气息,良好的育人氛围,积极向上的拼搏精神。

校园文化具有制造氛围、优化环境、熏陶思想、净化心灵的作用,它对人的影响具有间接性和渐进性。这种影响需要经过多次的反复,需要长期稳定的环境,所以我们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要有系统的安排,要有长远的规划,并不断更新其文化内涵,丰富其底蕴,才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更新。我们一定要审视度势,塑造崭新模式,从而使校园文化继承优良传统而不僵化,发掘符合时代精神的崭新内容,围绕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目标,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熏陶、规范、激励、凝聚等作用。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趣味性校园文化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第二课堂”课程化建设路径探究
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探究
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探究
01—02合刊
我校再获陕西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趣味性
冰雪休闲体育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