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下的公示语英译研究——以武汉市主要交通枢纽为例

2015-03-27 04:04黄秀萍,陈炼,欧绮丹
关键词:目的论英译译者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大街小巷都出现了中英双语的公示语。英文版公示语需要发挥原文的实用功能,为外国人在中国的衣食住行提供便利,好的公示语翻译还有助于塑造城市友好开放的国际化形象。近年来国内公示语的英译越来越得到重视。但是对当前武汉市主要交通枢纽的实地考察表明,公示语的英文译文的质量却参差不齐。本文运用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中的翻译目的论,分析武汉市主要交通枢纽的公示语英译实例,讨论目的论对公示语英译的指导作用。

二、翻译目的论简介

目的论(skopostheorie)是德国功能翻译学派的代表性理论。汉斯·弗米尔(Hans J. Vermeer)在与卡塔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s)的合著《普通翻译理论基础》(1984)中首次使用目的论这一术语并对其进行了阐释。Skopos是希腊语,意思是“目的”。弗米尔将人类行为定义为在一定情景中发生的意图性、目的性行为,主张任何行为都有一个目标或一个目的。翻译作为基于源语文本的一种翻译行为,也有其目的。根据目的论,决定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这里的目的通常是指译文在目的语环境中的交际目的,而非译者的目的或使用具体翻译策略的目的(Nord,2001:27)。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是受众——译文预期的接受者,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译文的期待及交际需求。每一个翻译行为都指向一定的受众(Nord,2001:12)。

目的论有三个原则,目的原则(the Skopos principle)、篇内一致(intratextual coherence)和篇际一致(intertextual coherence)。其中目的原则是最高准则,要求根据翻译行为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过程,包括对翻译内容、翻译步骤和策略的选择。篇内一致原则要求译文在目的语的交际环境和文化中有意义,并能被文本接受者理解。篇际一致是指译文和对应的原文存在某种联系,这种联系也叫“忠实”(fidelity)。目的论三原则中,篇际一致从属于篇内一致,篇际一致和篇内一致又都从属于目的准则(Nord,2001:31-32)。

三、目的论对公示语英译的指导

吕和发对公示语的定义是“公示语——公开和面对公众,告示、指示、提示、显示、警示、标示与其生活、生产、生命、生态、生业休戚相关的文字及图形信息”。公示语属于应用文,是通过简单醒目的文字(wording)和图形(wording)达到准确传递信息的目的,比如地铁里的电子地图;有些公示语不仅有信息功能,还期待读者做出预期的反应,比如警告类标志。赖斯把文本分为信息类文本(informative text),表情类文本(expressive text)和使役类文本(appellative text)。信息性文本的目的在于告知读者真实的事物现象,表情性文本重视文本的美学效果,使役性文本是为了达到文本的言外效果,引起读者的反应(Nord,2001:37-38)。对于不同的文本类型需要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公示语主要有信息功能和使役功能。

在公示语的翻译中,原文通常和译文在功能上是一致的:使目标语文本对目标读者产生与源语文本同样的交际效果。根据目的原则,在翻译公示语时,首先要分析原文的目的,明确目标读者,从而确定译文的目的和功能,采取合适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不论哪种翻译方法,都要能够为译文的目的服务。比如,在翻译信息类公示语时,应力求准确、完整地再现原文的内容;同时文体上要符合目标语语言文化的规范。而对于使役类公示语,则要以读者的同等反应为指导原则,即使可能会改变原文的内容或文体特征(Nord,2001:37-38)。篇内一致原则要求译者在译完之后,要认真审核译文,看看译本在语言和文化上是否符合目的语语境,是否能被目标读者理解和接受。篇际一致启示译者不能完全抛开原文,而要注意保留译文与原文的联系。这种联系并不要求译文和原文形式上的字句对应,而是指原文应作为译文的全部或部分的信息来源(offer of information)。目的论的三大原则既重视目标文本的交际效果,也顾及了对原文内容的忠信,综合考虑了目标读者、目标语境和原文的因素,因此对公示语汉译英具有比较全面和实际的指导作用。

四、公示语英译实例分析

通过对武汉市主要交通枢纽的实地调查,我们收集了一些中英双语公示语,它们主要是为了方便人们在交通场所的出行和活动,在生活中比较常见。下面我们用目的论来分析一些公示语英译实例。

(一)内容不符

例1.客运站内的“请勿将烟头扔进容器”被翻译成“Do Not Throw Cigarette Container”。更改后的翻译是“Do Not ThrowCigarette End into the Container”。

例2.地铁内的座位上方有公示语“优先搭乘”,下配有分别表示老人、抱小孩的人、孕妇和残疾人的图标,英文公示语为“Please Give Way”。更改后的译文是“Please Give Seats To”。

在这两个例子中,英文公示语都违背了忠实原则,没有正确传达原文的内容。例1中,原译的意思成了“不要扔装香烟的容器”。例2的原译里的“give way”是让路的意思,因此译本的字面意思是“请给以下人群让路”。两个原译在意义上偏离了原文,无法准确地再现原文的指示功能,所以也违背了目的原则。

例3.地铁里“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品进站”被翻译成“Dangerous Articles Forbidden”。

此翻译符合目的原则的要求。乍一看,似乎对原文不够“忠实”:原文的“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仅仅被概括地译成“dangerous articles”。不过,原公示语本身配有暗示禁止携带危险品的图标,这些图标能清晰直观地表明“危险品”的所指,所以翻译时不用把细节一一译出也能达到警示公众的效果。而且相较于另一个以译本“Explosive &Flammable Objects and Other Dangerous Articles Are Forbidden”的逐词翻译,原译更简洁有力。

(二)语言表达失误

例4.某电梯里“看好儿童”被翻译成“Take Care Your Children”,应为“Take Care of Your Children”。

例5.一公交上“禁止头、手伸出窗外”被翻译成“No Stretching Head Hand Out of The Window”,正确译文是“No Stretching Head Or Hand Out of The Window”

例6.地铁门上“当心夹手”被翻译成“Caution. Risk of Pinching Hand”。比起直译,更地道的译文是“Keep Hands Away/ Watch Your Hands/Watch Your Fingers”。

例7.“单程票”被翻译成“Single-Journey Ticket”,正确的翻译是“One-Way Ticket”。

例8.“无障碍通道”被翻译成“Barrier-free Passage”,正确的翻译应该是“Accessible/Disabled Lane/Handicapped Access”。

以上几个例子都违反了篇内一致原则,其中例4和例5是语法错误,例6到例8则是语用失误。语言表达上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这启示译者在翻译公示语后要检查译文有无语法和拼写错误,是否符合英语语言规范。对于在英语中有固定表达的公示语的翻译,我们可以直接套用英文固定表达,使译文符合目标读者的语言文化背景。这要求译者要勤于查资料,培养自己良好的英语语感。

(三)指示不明

这一类的错误是指地名翻译不统一的问题。在一条地铁线上,“往光谷广场方向”被翻译成“To Optics Valley Square Station”,而在另一条地铁线上,却发现同样的指示被翻译成“To Guanggu Square Sta.”。前一条公示语出现的时间可能比后一条晚,用直译代替了原来的拼音化,对不懂拼音的外国人来说更容易理解。不过地名翻译的不统一使得公示语指示不明,削弱了其指示功能。

(四)多重错误

例9.某火车的厕所门上“停车请勿使用”被翻译成“No Occupying While Stabling”。

这个例子违背了目的论的全部规则。例9中,首先,“stable”是形容词,没有-ing形式,不符合篇内一致原则;而且stable的动词形式stablize也不能表示“停(火)车”的“停”(从运动到静止),而是“稳定”(从不稳到稳)的意思,有悖与原文的意思,不符合忠实原则;文本有语法错误,而且意思表述不准确,因而不能很好地实现原文的指示功能。修改后的译文为“Please Do Not Use The Toilet When the Train Stops”。

综上所述,武汉市交通枢纽的公示语的英译有翻译质量的问题,也有公示语制作上的问题。翻译上,就目的论三原则而言,目的原则最为重要,篇内一致次之,篇际一致再次之。有时候,译文不一定完整地表现原文内容,却能够借助文本形式和语境发挥出公示语的实用功能,实现翻译目的。考虑到篇内一致原则,译者应使译文符合英语语言文化规范,译出语言正确、表述地道的英文文本。篇际一致原则要求译文不能完全偏离、脱离原文内容,而要保留对原文适当程度的“忠实”。对于公示语翻译不统一的问题,各相关负责单位在制作公示语时应加强沟通,在使用前对译文认真审核,并注意及时更换旧版本的翻译。

五、结语

本文以翻译目的论为指导,利用目的论三原则,对武汉市主要交通枢纽的中英双语公示语案例进行译本评价和错误纠正,指出了当前公示语英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目的论对公示语英译的指导作用。在公示语的汉英翻译实践中,应该灵活运用三个原则,有所侧重,才能更好地实现译文的预期目的和功能。同时,公示语的翻译是多方协作的复杂任务,翻译质量不仅取决于译者,也需要相关城市管理部门的努力。

(注:本文系2014年5月“目的论下的公示语英译研究——以武汉市主要交通枢纽为例”科研课题论文)

猜你喜欢
目的论英译译者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翻译目的论下江苏菜系英译研究
摘要英译
目的论视角下的宜兴特产翻译实践研究
摘要英译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翻译功能目的论视阈下的科技文本翻译——以认知无线电翻译为例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