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企业促进社会发展

2015-03-12 18:03金晓丽
现代企业 2015年2期
关键词:职工群众职工群众

金晓丽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构建和谐社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作为社会的经济组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财富源泉,是和谐社会发展的基本物质载体、维护社会稳定的基本就业载体、人们安居乐业的基本生活载体、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生产载体。因此,建设和谐企业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保持企业和谐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只有企业持续、稳定和谐发展,把企业做好、做强、做大,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和谐社会才能变成现实。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改革发展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企业内部的许多问题和各种矛盾不断凸显出来,对企业和谐稳定带来较大影响。企业不稳定,社会难和谐。当前,要构建和谐社会,首要的是坚持以人为本,千方百计地做好企业和谐稳定工作。

一、加快企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不断增加职工收入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保证职工的经济利益,保持职工工资持续稳定增长是维系正常和谐劳资关系,维护企业和谐稳定最基本的因素。换言之,企业要把增加职工收入,改善职工生活作为首要任务,只有这样,职工才能安居乐业,企业才有和谐稳定。

1.要解决自身的发展问题。要把不断发展壮大作为长期的战略,抓住发展机遇,提升创新能力,夯实发展后劲,增强企业盈利能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是保障职工收入增长的前提和根本。只有企业经营持续好转,利润稳步增长,职工收入才有根本保障,才有可持续性。

2.要正确把握和处理加快发展、保障民生、和谐稳定的关系。必须明确,加快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要不断提高职工收入,改善职工生活水平,让职工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广大职工群众对改革开放的高度认同,从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形成和谐稳定的氛围。

3.要建立内部收入分配共商决定机制和职工收入正常增长调整机制。企业在决定工资水平、工资标准、工资分配形式以及工资支付和调整办法等方面,要通过与工会进行集体协商来共同决定;同时,要根据企业劳动生产率和居民消费物价指数等指标,通过工资集体协商,适时调整提高企业职工特别是普通职工的工资收入,保持职工收入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

4.要不断完善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切实做到经营管理者收入增长要与一线职工收入增长挂钩,职工收入不增长的,经营管理者的收入不得增长。要把经营业绩增长和职工收入增长同时列入经营考核指标,从而保证一线职工收入得到增长。总之,只有让经济社会和企业的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职工群众,才能保持企业的和谐稳定,建设和谐社会才会有坚实稳固的基础。

二、坚持以人为本,实行民主管理,切实维护职工权益

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它是由资产、劳动者等要素组成的,而劳动者在社会中最具活力。充分发挥劳动者——职工群众的积极性是办好企业的关键所在。因此,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1.重大决策民主化。制定政策要集思广益,充分听取广大干部、职工的意见和建议,使其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落实职工的“参与权”。

2.管理思想人性化。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要本着尊重人、理解人的原则,对职工在工作中出现的思想波动,以及轻微的违纪和过失,要分析原因,通过谈话的方式,进行教育和约束。对情节较重的,在讲清利害关系的基础上,要严格依章办事,使被管理者心服口服。

3.管理行为法制化。管理者要坚持依法依规办事,管理行为要规范,执行制度要尊重事实,讲清道理,人人平等,避免因感情用事产生矛盾,落实职工的“知情权”。四是奖励处罚公开化。有奖有罚,这是企业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激励和约束手段。因此,要做到奖罚分明,公开公正,使受奖者工作动力更足,受罚者无话可说,落实职工的“监督权”。五是方式方法科学化。各级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工作艺术,讲求工作方法,批评人不居高临下,不恶语伤人,避免因方法不妥,方式不当,伤害职工感情,从而诱发群体性事件发生。确保企业管理协调有序,充满活力。

三、加强思想教育,做好群众工作,努力理顺职工情绪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的利益要求、价值观念也不尽相同,加之企业内部在推进劳动制度、分配制度和人事制度改革的过程中,难免触及到一些人这样那样的利益,这既要从制度上和机制上去完善,同样必须大力开展思想教育工作,通过倡导坚定的思想信念,先进的思想观念,良好的道德风尚,勤勉的敬业精神,自强的创业意识,使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断得到提升。要把敬业意识教育作为当前职工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采取职工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教育广大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用职业道德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要按照民主法制要求,坚持开展社会主义法制教育,教育广大职工群众树立法制意识,增强法制观念,遵守法律制度,引导职工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要经常性的分析和研究职工队伍思想状况,特别是要注意发现苗头性和倾向性的问题,时刻掌握各利益群体及重点人的思想动向。对一些人提出的要求,合理且有政策依据的要及时解决,过分的和无理的要耐心解释,通过诚恳而细致的说服教育,有效地化解矛盾,绝对不能听之任之,防止事态升级和扩大。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要学会运用并准确地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善于做好宣传群众、引导群众的工作,使广大职工群众增强全局意识,自觉地投身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来。

四、牢记党的宗旨,改进工作作风,重视倾听职工心声

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最大的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胜利之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根本上反映和代表了职工群众的利益。因此,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树立依靠职工群众办企业的思想,摆正与职工的关系,真心实意和职工交朋友,要相信职工的智慧,以谦虚姿态问计于职工。在新形势下,面临的任务越艰巨,越是需要依靠职工,善于集中职工的智慧,倾听职工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地改进管理思路、管理方式和管理方法,把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提高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要掌权为民,正确看待和使用手中的权力,用职工赋予的权力造福于职工,绝不能利用手中的权力和工作的便利,为个人或少数人谋取不正当利益,避免因为搞特权在职工群众当中引发不满情绪。要深入职工,关心职工群众的苦甜冷暖,帮助职工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不断改善工作条件。同时要通过深入开展“扶危助困送温暖”、“与困难职工结对子交朋友”等活动,对职工群众生活中遇到的暂时困难及时给予帮助,特别是一些弱势群体中的职工,对他们的关怀更应无微不至,在从物质上给予照顾的同时,还要从精神上给予鼓励,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真正使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作者单位:西北一棉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职工群众职工群众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职工书画
多让群众咧嘴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职工“获得感”这样来
把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会的使命担当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浅析做好新形势下职工群众工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