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阶段护理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情况的影响

2015-02-24 05:04刘学英孙菊英王黎梅
护理与康复 2015年7期
关键词:分阶段胃癌住院

王 荣,刘学英,孙菊英,王黎梅

(嘉兴市第一医院,浙江嘉兴 314000)

分阶段护理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情况的影响

王荣,刘学英,孙菊英,王黎梅

(嘉兴市第一医院,浙江嘉兴314000)

摘要:目的观察分阶段护理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情况的影响。方法将实施分阶段护理前收治的4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分阶段护理后收治的48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肿瘤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分阶段的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评分、排气时间、开始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3 d内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排气时间、开始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阶段护理能促进胃癌根治术患者的术后康复。

关键词:胃癌根治术;术后康复;分阶段;护理doi:10.3969/j.issn.1671-9875.2015.07.014

胃癌为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根治性手术仍为胃癌的唯一可治愈手段[1]。手术后的护理方法会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传统围手术期护理由于护理和健康宣教缺乏责任护士连续动态的指导与监督,已不能满足患者康复的需要。阶段性护理[2]是以整体护理为基础,以人为中心,针对患者疾病的不同阶段给予个性化护理。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本院肿瘤外科对48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实施分阶段护理,并与常规护理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施行。入选标准:胃镜病理检查确诊为浸润性胃癌,采取胃癌根治术;排除术前常规检查确定有肝、脾等远处转移,有幽门梗阻、上消化道出血、穿孔等并发症者,排除术前进行化疗、放疗等特殊治疗。符合入选标准患者96例,以实施分阶段护理前后为界限,2010年12月至2011年11月期间住院的48例患者为对照组,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住院的48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男28例,女20例;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56.5±11.8)岁;文化程度为文盲及小学14例、中学(含中专) 20例、大学14例;工人14例,农民12例,个体7例,企事业单位人员7例,其他8例。观察组:男25例,女23例;年龄49~82岁,平均年龄(58.5±10.3)岁;文化程度为文盲及小学13例、中学(含中专) 23例、大学12例;工人12例,农民13例,个体8例,企事业单位人员8例,其他7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干预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肿瘤外科常规护理。参照胃癌护理措施[3],内容包括缓解患者的焦虑与恐惧,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舒适,严密观察并发症等。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分阶段护理。按照患者手术治疗不同阶段需求,将患者分为术前阶段(入院~手术)、病重阶段(术后回病房~改2级护理)和恢复阶段(改2级护理~出院)。

1.2.2.1术前阶段此阶段重视健康宣教与心理干预。手术前1 d发放《胃癌手术健康教育手册》,根据患者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有针对性的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手术的相关知识,让其对手术的基本知识、术前准备、术后注意事项及术后活动的方法和目的有全方位的了解,并且要让患者认识到术后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重视护患间沟通,并加强观察,寻找患者的各种情绪、行为问题及产生原因,帮助患者分析原因,疏导问题,使其正确认识和应对疾病。

1.2.2.2病重阶段此阶段的重点在于通过宣教和护理使患者根据制定的护理计划配合施行,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具体措施:及时告知患者及家属手术顺利完成以及术后护理对身体康复的重要性,耐心讲解和指导卧位及术后活动的技巧,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尽量消除患者术后疼痛和异常心理;落实晨间护理,早上7∶30由责任护士进行晨间护理,为患者更换衣服和床单,整理好床单位,与患者交谈,了解睡眠情况及病情,并鼓励患者;患者麻醉清醒后,至少每2 h给予患者翻身1次,同时鼓励病情稳定的患者适度活动,术后第1天晨协助患者床上坐起,做好基础护理,为患者进行擦身、更换衣服,指导有效咳嗽,叩背;术后第2天,指导并协助病情许可的患者床边活动,以患者的耐受为限,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鼓励患者多活动,提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积极预防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在活动过程中,根据疼痛分级,在活动之前加按止痛泵的追加用量按钮,在活动时播放音乐分散患者注意力,必要时再额外给予止痛药等不同的干预措施缓解患者疼痛程度,尽量让患者体会到舒适化医疗。

1.2.2.3恢复阶段此阶段重视活动干预的巩固与康复计划的完成进度。与患者、家属一起制定康复计划,并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卫生、饮食、活动和休息的指导,以保证康复措施顺利进行,利于患者更快的心身恢复。期间,加强病情观察,做好感染、疼痛、吻合口瘘、肠梗阻、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1.3效果评价评价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恢复情况和住院护理满意率。

1.3.1术后疼痛采用视觉模拟方法(VAS)评定[4],即用0~10标尺,0分表示无痛,10分代表最严重疼痛,<3分为轻度疼痛,3~6分为中度疼痛,>6分为剧烈疼痛。观察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患者VAS评分≥4分例数。

1.3.2术后恢复情况观察并记录患者肛门排气时间、 开始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

1.3.3住院满意度采用林丽贤等[5]设计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该问卷包括护士专业技术水平、护患关系(服务态度与行为、人文关怀)、健康教育3部分综合评分,总分30分,得分>24分为满意,15~24分为比较满意,<15分为不满意,该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α为0.82。调查人员经过统一培训,患者出院后3 d内通过信函向患者及家属发放调查表,由患者或家属填写,按照统一指导语通过电话逐一指导填写。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96份,回收有效问卷96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比较

2.2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s)

2.3两组患者住院护理满意度比较见表3。

表3两组患者住院护理满意度比较

Z=2.308,P=0.021

3讨论

3.1分阶段护理干预降低术后疼痛的发生表1显示,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是手术后患者最普遍的症状[6],可引起许多不良反应,这是一种尚未被广泛认识的重要临床问题[7]。有研究表明,术前焦虑是影响术后疼痛的高危因素之一[8]。 在分阶段的优质护理中,护士尽量满足患者术前的心理需求,耐心细致宣教手术相关知识,积极与患者沟通,使患者很好的树立信心,消除思想顾虑,从而降低了术前焦虑,为术后病重阶段出现疼痛时缓解焦虑打下基础,同时在病重阶段护士通过有效的宣教和护理,稳定患者情绪,在出现疼痛之前,预先进行止痛药的干预,疼痛时,播放音乐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同时给予舒适护理,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治疗,进而减轻术后疼痛。

3.2分阶段护理干预提高患者术后康复效率表2显示,观察组患者排气时间、开始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是护士为促进患者康复,改变患者行为而采取的各种护理措施[9]。影响患者术后恢复主要的因素依次为害怕疼痛、体力不够、害怕各种导管脱落和缺乏功能锻炼的相关知识,患者对疾病没有正确认知、不领会恢复锻炼的目的,其术后恢复效果自然不好。施行分阶段护理干预,是根据评估、测量结果的提示而采取的综合护理干预,既避免了千篇一律,又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另外各阶段健康教育内容与目前病情紧密相关,重点突出,患者及家属原本就有迫切知道的意向,自然用心倾听,容易接受,努力实施,有利于患者术后活动的配合;优质护理与阶段性健康教育、心理和临床护理相结合,可以在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多层次上产生显著效果,从而提高患者术后恢复效率。

3.3分阶段护理干预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表3显示,观察组住院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是患者针对健康、疾病、生命质量等诸方面要求而对医疗保健服务情况进行的评价。患者满意度作为评价医院治疗结果和医疗服务质量的指标之一,也是对医院开展“以患者为中心”,针对患者需求,改善服务质量的客观依据[5]。分阶段护理干预是针对患者的心理及生理情况,采取分阶段、一对一双向交流式的方式进行有效的护患沟通,不仅使得责任护士的工作细致到位,同时利于患者对知识及时、正确的掌握,而且能够建立较好的护患关系,有利于护理工作开展的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另外,患者的疼痛降低了,术后恢复效果良好,患者及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自然提高。

参考文献:

[1] Japanese Gastric Cancer Association.Japanese gastric cancer treatment guidelines 2010 (ver.3)[J].Gastric Cancer,2011,14:113-123.

[2] 汤艳.阶段性护理干预对股骨干骨折康复的临床意义[J].河北医学,2012,34(13):2068-2069.

[3] 曹伟新.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23-226.

[4] 陈娟英,钟卫清,徐小红,等.疼痛教育对初产妇分娩疼痛及分娩方式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2014,13(3):210-211.

[5] 林丽贤,章映丽,肖瑛,等.阶段性个体化护理干预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35一38.

[6] 吴旭红.静脉自控镇痛术镇痛效果不良31例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理与康复,2011,10(12):1068-1069.

[7] 吴先平,韦志军,江映,等.手术后疼痛影响因素的临床分析[J].实用疼痛学杂志,2011,7(4):293—295.

[8] 崔绪芳,马兴燕,艾爽,等.患者自控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满意度的调查分析[J].实用疼痛学杂志,2011,7(6):442—444.

[9] 夏虹,薛颖芝,董玲,等.护理干预对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148-150.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875(2015)07-0646-03

通信作者:王黎梅,嘉兴市第一医院

收稿日期:2015-02-27

作者简介:王荣(1983-),女,本科,硕士在读,护师.

猜你喜欢
分阶段胃癌住院
妈妈住院了
观察分阶段延伸护理对老年痴呆患者的影响
分阶段减少母猪限位栏的使用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分阶段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严重Pilon骨折临床观察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
胃癌组织中VEGF和ILK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