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战场

2015-01-17 15:00
财经文摘 2015年7期
关键词:战场知识分子学者

大学,通常被认为是表达相对开放的一个天堂,但在中国一场限制思想自由的新运动正在开展,学者们正在面对愈来愈窒息的学术环境。一些教授(特别是法律和人文学科)描述了学术自由的丧失,他们认为全世界大多数大学都会在教学中提到的主题都被禁止。

原西北政法大学副教授谌洪果说:“如果连公民权利、公民社会和司法独立都不允许谈论,那我还有什么资格站在法学院教学?”

不只学者们强烈抗议,亚洲许多经济学家也提出中国要发展经济有赖于创新与知识,需要更加开放。可党内官员却开始削减和限制学者参加学术会议和国际学术交流。而且,学生的阅读清单在受到审查;被批准的研究对象范围正在缩小;大量“西方”知识研究被描述为“敌对”事业。

在中国,大学是一个新的“意识形态战场”。一位香港学者说,政府正试图在中国社会恢复毛泽东时代的共产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理想,并希望大学可以跟自己站在一边儿。因为在一些禁忌话题——如宪政理论或公开传播认同西方或自由主义观点等问题上持批评意见,一些学者被骚扰和解雇。而到目前为止,校园里并没有明显的阻力。

谌教授因无法忍受官员的干涉,选择在2013年12月辞职。他是为数不多愿意表达的知识分子。“校园的气氛越来越压抑。”他说。

从1949年以来,毛泽东曾经视知识分子为一种威胁。在他的统治时期,成千上万人受到羞辱和残酷迫害。

最近几个月,政府又推出一系列官方法令进一步收紧。今年1月,国务院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联合指令,要求高校加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学,以确保理论进入“教材、教室和大脑”。之后不久,教育部部长对大学官员说“绝不能让传播西方价值观念的教材进入大学课堂”,同一时间,他在党的出版物中写道:“青年师生是敌对势力渗透分化的重点人群。”

一位不愿意公开姓名的学者表示:“我的学术和研究都到达了冰点。”

一名香港学者认为,人们的思想和意识都是战场,政府要确保战场里塞满了政治正确的东西,就没有空间给颠覆思想。而一位政治学家也发出警告,中国过去发生的事儿意味着对知识分子进行迫害可能是灾难的前奏。如果人們停止表达他们的想法,“结果可能非常严重”。

猜你喜欢
战场知识分子学者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战场上的神来之笔
学者介绍
C-130:战场多面手
贴秋膘还有三秒到达战场
学者介绍
近代出版人: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
复兴之路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抉择
知识分子精神内涵的演变——基于西方几种主要知识分子理论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