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锡林浩特地理空间框架基本建成 先行先试把握试点机遇聚力打造高效服务平台

2015-01-01 15:42张艳芬
西部资源 2015年1期
关键词:锡林浩特市锡林浩特框架

■文/张艳芬

数字锡林浩特地理空间框架基本建成先行先试把握试点机遇聚力打造高效服务平台

■文/张艳芬

近期,“数字锡林浩特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与应用示范”项目已进行了预验收,完备了总结报告、质量检验报告、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和典型示范应用系统测试报告、项目经费预算执行情况说明、市政府出台的机制文件、试运行情况报告、用户评价报告等材料,正在等待国土资源厅正式验收。

锡林浩特市是内蒙古自治区首个开展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旗县级试点城市,也是锡林郭勒盟第一个成功搭建框架开展预验收的城市,目前已经完成了“一套基础地理数据库、一个公共平台、五个示范应用系统”的建设任务。

2012年5月数字锡林浩特建设工作正式启动。经过锡林浩特市国土资源局和内蒙古自治区地图院近2年的努力,已完成全部基础数据的采集加工处理以及机房建设相关硬件设施的安装和网络设置、平台软件数据配图、发布测试工作。2014年5月,项目完成了预验收,11月,框架建设基本完成。

“数字锡林浩特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与应用示范”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是锡林浩特市及重点地区的空间数据信息化。立足现有基础,开展基础地理空间数据的采集、更新和完善工作,通过数据整合和系统开发建立锡林浩特市权威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并开发3个典型应用示范系统。预期目标是紧密结合锡林浩特市实际情况,从满足锡林浩特市及其各部门应用决策需求出发,采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及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已有基础数据进行更新与完善,建立现势性强的、完善的基础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库;在此基础上通过信息提取、要素扩充、数据重组等整合处理,建成锡林浩特市权威的、唯一的数字公共地理信息平台,为政府及各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服务;选择国土、规划、交通开展应用示范;为锡林浩特市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管理、维护和应用,建立稳定、有效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支撑环境。

近年来,锡林浩特市社会经济、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对信息化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构建统一的、权威的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实现城市政府及各部门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成为地区发展的迫切要求。

地理空间框架是数字城市的定位基准,是集成城市自然、社会、经济、人文、环境等综合信息的基础,是信息集成的载体,为数字城市提供不可或缺的基础支撑。建设统一的地理空间框架,形成权威、规范的地理空间数据平台,在减少各部门重复建设、重复投资的同时,规范、权威的地理空间框架,能够为交通、水利、国土、统计、公安、民政等各类政府部门提供科学、准确、及时的地理空间信息服务,为城市研究战略、形成决策、制定规划、应急响应及实施一切重大战略举措提供所必需的基础信息平台。

同时它也大力推动电子政务建设,有利于政府和部门信息化的实现。数字锡林浩特地理空间框架能够为丰富普通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服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日常生活对地理信息的需求数量和质量日益提高,数字锡林浩特地理空间框架通过现代化的网络和通讯技术向全社会提供导航、定位等位置服务,为人们提供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兴趣信息。

下一步,锡林浩特市国土资源局将认真学习兄弟城市先进经验,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方法,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水平,实现数字化城管系统高效运行,努力实现城市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猜你喜欢
锡林浩特市锡林浩特框架
锡林浩特天气雷达组网系统设计及应用
1954—2020年锡林浩特地区寒潮气候特征分析
内蒙古锡林浩特王根敖包铁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广义框架的不相交性
锡林浩特市火山地质公园平台山顶近地面大气电场变化特征
锡林浩特城市内涝风险区划研究
锡林浩特市地区教师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
WTO框架下
一种基于OpenStack的云应用开发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