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巡视威力建议省际交叉巡视,

2014-06-24 14:34曾亚波
清风 2014年5期
关键词:省际威力巡视组

文 曾亚波

确保巡视威力建议省际交叉巡视,

文 曾亚波

最近,在基层督导群众路线工作时,一位群众对笔者说:“如果你们是中央巡视组,相信会有更多问题反映出来。”当笔者询问为什么时,他说因为那样“该讲的真话就会讲出来。”

为何中央巡视组来了就敢说真话?因为老百姓已从媒体中了解到中央巡视组“找虎捉蝇”的实绩和威力,信任不是一点点。事实上,也正因广大群众的高度信任和实际支持,使得中央巡视组巡查效率倍增,成果斐然。从群众的话中能感受到他们的某种担忧:地方巡视能否像中央一样有威力?地方关系盘根错节,能否安全地反映问题?

3月15日,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在2014年中央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上指出,要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逐步做到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巡视全覆盖,不可一蹴而就,应稳打稳扎到基层。

据笔者调研,省一级巡视组普遍成立多年,一般是某个组固定巡视几个市、省直机关和省属企业等,而市一级的巡视机构多是近两年才成立,名称、职能尚不统一,有的叫巡视办公室,具有对下巡视职能;有的叫巡视巡查办公室,既有巡视职能,也负责对上级巡视组要求整改事项的督查处理;有的叫巡视联络办公室,单纯负责整改处理。地方巡视机构的事项公开也不如中央巡视组那样及时,甚至当地群众并不知道本地也有巡视机构,巡视的威慑力和线索的来源因此大打折扣。

地方巡视机构的布防应充分借鉴中央的经验,要努力将地方巡视机构打造成中央巡视组的连锁侦察点、火力制高点,而不是有的地方多挂了一块牌子,多几个高配的职数。笔者看来,中央巡视组的成功在于:一是独立性强。由于巡视组实行组长不固定,巡视对象不固定,巡视组与巡视对象关系不固定,也就是完全没有规律可循,与被巡视的地方、单位不存在利益瓜葛,使巡视组干起活来可以甩开膀子,不会投鼠忌器。二是责任心强。坚持对重大问题应该发现而没有发现的情况追责,对于发现问题却没有客观汇报的也要追责,从而使得巡视组没有理由不高度负责。三是专业性强。中央巡视组集中了一批精兵强将,他们具有出其不意获取涉腐舆情的能力。

现如今,相比“老虎”,“苍蝇”不少,而群众的担心又告诉我们,地方巡视要想威力不减,必须贯彻群众路线,彻底打消群众的顾虑。地方巡视组职能如何定位,怎么组建,怎样开展工作,是一个尚在探讨中的问题,根据此前的种种教训,笔者建议地方巡视组可探索另类方法——相邻省际交叉巡视。

以省一级为例,一个省委派出的若干个巡视组,对省内的地市、部门、地方国企进行巡视,其组长往往是省直机关或各市退居二线的领导班子成员甚至是原主要领导,巡视组成员一般是从各单位抽调。在一省以内,这些曾经的主要领导往往有多地、多部门任职的经历,常常与地方或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碰着熟人乃是常事,即便是“一次一授权”也难以避免打招呼。建构间接利益关联也很容易,比如通过系统上下找人,通过省内异地任职的旧同僚拉关系等。这些都是巡视之隐患,因为距离越近,串联越容易。市县巡视发现的问题,特别是买官卖官问题,有时还牵涉到省级领导。如果巡视组由本省授权,相关问题就不会得到反映,或者即使反映了也在领导的掌控之中,很难深入调查、公正处理。

相邻省际交叉巡视而不是互派巡视,相当于中央巡视组在各地生根开花。不仅能节约巡视成本,更重要的是最大可能地斩断了可能存在的串联黑手,也使问题官员打消侥幸心理,对于可能出现的涉及到重要领导的问题,巡视组需同时向省委主要领导和中央巡视办汇报,必要时可直接越级汇报,这将极大地增强巡视的威慑力,使得地方各级领导都无法干预巡视组具体工作。如此一来,必将会对腐败官员形成强有力的震慑,从而形成中央巡视与地方巡视有机结合、上下联动的反腐机制。

猜你喜欢
省际威力巡视组
渤海湾省际滚装船舶零担货物运输现状及安全管理
湖北省推进沿边地区省际合作研究
中国省际绿色全要素影响因素探究
福建省委第六巡视组走访福建省人社厅离退休干部开展巡视延伸工作
十一届省委第三轮巡视12个巡视组首批进驻完毕
对『 巡视组组长被查』的反思
强震的威力
小镜子,大威力
超级威力龙卷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