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企行贿门持续发酵新轮调查展开

2014-05-30 10:48
资本市场周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诺华李丽医药行业

愈演愈烈的药企“行贿门”事件似乎没有终点。据继GSK、赛诺菲之后,又一家跨国药企因“行贿医生”在中国市场“中枪”。值得玩味的是,中国正寻求对医药与医疗器械领域中猖獗的行贿现象进行调控,一项为期三个月的调查于8月15日展开——受此“影响”,医药股出现大幅回落走势,截至发稿,中新药业、国药一致、通化东宝、益佰制药、康缘药业跌幅超5%……

外资药企行贿门持续发酵

据媒体报道,瑞士制药巨头诺华前医药代李丽(化名)表近日披露了诺华在推广旗下药品“善龙”过程中的不当行为:以直接向医生提供推广费用的方式换取销量。据了解,李丽今年1月进入该公司销售部善龙组,负责该药品在北京协和医院、解放军307医院、武警总医院等几家北京大型医院的销售。善龙属罕见病用药,主要治疗胃肠胰内分泌肿瘤、伴有类癌综合特征的类癌、血管活性肠肽瘤、肢端肥大症等病。善龙能起长效作用,每月只需打一支,价格高达13000元。李丽爆料称,由于销售难度大,其上级领导某连姓经理为他们制定了推广计划:给开出5支以上善龙的医生一定费用,6-7月间公司希望“用5万元买50支的销量”。

李丽强调这笔钱的名义是日常推广费,公司专门拨款,因此更像是奖励性质的,并不和医生开多少药直接挂钩。对此医生多采取默许的态度,如果把这笔钱平摊到三个月,几乎没有医生会拒绝。李丽还爆料,领导还要求她对善龙进行超适应症推广,即超出说明书规定的用途使用药品。

对于李丽的爆料,诺华(中国)回应称:公司收到该员工举报后,已着手自行调查,如有违法行为将采取必要措施。不过,爆料员工确已提出辞职,公司会严格按照劳动法和公司相关规定程序处理其辞职事宜,但该员工曾于7月底向公司发函,索要500万元经济补偿。

另据了解,本次被曝光的“推广费”在业内应属于“奖励费”范畴,在各大药企的销售策略中早就存在。外企虽无明文规定,但很多医药代表也会这样做。这部分费用以餐费、会议费、办公用品费等形式报销走账,只要符合程序,公司也就默认了。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葛兰素史克、赛诺菲,还是诺华,涉嫌贿赂事件的曝光都源自内部举报。若无举报,以各种名目进行的贿赂根本无法查实。”一位医药协会的专家说。

“行贿炸弹”频繁在外资企业炸响,再度引发业界对外资原研药在中国市场自主定价权的质疑。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有业内人士透露,部分原研药的利润高达40%-50%,其中有一半都花在了宣传公关费上。

我国对药企行贿展开新轮调查

就在药企“行贿门”持续发酵之际,一项为期三个月的药企行贿调查于8月15日展开。中国工商管理局此次调查的目的是清除存在于多个领域的贿赂、欺诈与其它反竞争行为。新华社表示,工商管理局将向医药与医疗服务招标过程中出现的贿赂行为进行严厉的处罚,因为这些行为伤害了老百姓的利益。中国发改委已经对60家海外与国内药企就药品定价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目前还没有结束。

一种观点认为,目前相当一部分药企尤其是上市药企毛利率过高,如恒瑞医药、益佰制药等10家上市药企去年毛利率超过80%,而在176家上市药企中,毛利率超过30%的药企超过7成,医药行业由此被认为是暴利行业之一。但与高速公路、白酒行业等行业不同的是,医药行业的刚需属性更为明显,直接关乎民生,其高毛利特点易被放大解读,甚至被认为是“看病贵”的因素之一。其实药价高、看病贵是多重原因造成的,药企独力承担骂名并不公平。

事实上,此次针对医药行业的调查绝非首次,早在2006年4月,发改委就曾对28类西药和中成药进行过成本调查,而在调查结束之后,发改委随即降低了67种抗肿瘤药品的零售价格。

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药品降价预期本就存在,发改委的专项调查進一步强化了这种预期,但在10月份调查结果出炉之前,医药行业暂时不会迎来大规模降价潮。另外,发改委所遴选的60家药企不一定是医药行业毛利率最高的企业,最终的调查结果也不大可能会形成类似于白酒那样的结果。

猜你喜欢
诺华李丽医药行业
李丽教授简介
心中的中国梦
冰冻太阳光
诺华黄金资源公司简介
浅谈医药行业管道布置和设计
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2016'中国医药行业最具影响力榜单
2016'中国医药行业最具影响力榜单揭晓
你很像我的初恋情人
医药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