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投资”还是“投机”

2014-05-30 10:48李叶
家庭之友·爱侣 2014年9期
关键词:投机者投资理财产品

李叶

大部分理财,少数投资,极少数投机

对大部分人来说,投资的第一步,是先确定自己是“理财者”还是“投资者”,或者“投机者”。用金融术语来表述,就叫风险偏好。简单来说,“理财者”、“投资者”、“投机者”正是“风险偏好”由小到大的三种类型。判定自己是哪种类型的投资者很简单,不问收益,先问亏损。请自问:我能接受亏损吗?能接受多大程度的亏损?

按照我的一般经验,85%以上的人会表示完全不接受亏损,而10%左右的人能接受亏损一半,只有不到5%的人,准备好了把手上的钱全部赔进去。

完全不能接受亏损,那么你就是一个“理财者”;能接受亏损,你才真正成为“投资者”;而成为“投机者”,需要你有更强大的精神和做好血本无归的准备。需要再三强调的是,理财最重要的原则是——“不要把赔不起的钱拿去投资”。

当然,这三种身份并非严格的区隔。譬如一个投资者也会配置一定比例的“理财”。但是只有确定好自己所在的“区间”,才算是真正地入门了投资。

量体裁衣,看钱选产品

在正规金融市场上,有各种投资产品。比如货币基金1块钱起投,而股票基金就要1000块,银行理财一般是5万块钱起,预期收益最高(可能达到10%)的信托产品,最低投资门槛则达到了100万。

对大部分“屌丝”来说,账户上日常存留的钱可能还不到1万块。在金融机构里,这类钱作用叫做“流动性备付”,对普通人来说,它有一个更形象的名字叫——“救命钱”。

这类救命钱,必须足够安全,而且要用就能用。如果你只有一万块,那么0.35%与4%的投资回报之间的差别是每年400块钱。这正是银行活期存款和余额宝这类的货币基金收益率的差别。

不過,余额宝人性化地显示了每日收益,让人有了虚幻的“我赚钱了”的快感。虽然“赚了”比“没赚”好,但理智还是告诉我们,这永远不可能改善你的生活和经济状况。

处在这个阶段的人,实际上更应该做的,是专注于自己的工作,“投资自己”。这种收获,比研究理财产品更大。

而当你的可用资金到达1-50万区间的水平,正是生活改善的欲望最为强烈,投资需求最为迫切,规划也最为稀缺的白领阶段。

在这个阶段,收益率对你来说比以往更敏感。“既想收益率高,又想完全没风险”——不过规律又告诉我们,这不可能实现。这时的你,已经成为了一个“必须承担一定风险”的“投资者”。投资者与理财者的不同,就在于“从集中到分散”。

如果要给一个有30万闲钱的白领做投资建议,最可能的方案是留5万作为生活费的备用,而剩下的钱,可以考虑做一些低风险的投资。

在中国目前的金融市场上,银行保本理财产品达到的收益率是5-6%,风险大一些的债券基金年收益率能达到7-8%,一些大型P2P网站发行的理财产品达到10%(有亏损风险),而股票市场你可能暴赚数倍,也可能暴跌一半。

通过集中于三四种产品的灵活配置,你已经可以预期获取8%左右的收益,但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风险。

在我看来,如果你的可投资资金在50万以上——除5万的备付,45万的低风险投资,剩余的部分已经到了可以尝试“投机”的程度。

中国的股票市场、股权投资市场、合伙做生意、民间借贷都有“投机”性质。实际上,这些高收入高产出的投资,已经不大需要普通理财师的参与,自有私人银行经理、信托理财经理为他们提供咨询服务。

避开骗局而不是避开损失

如文章开头所说,绝大部分人实际上徘徊在“理财者”与小心翼翼的“投资者”范畴。投资的目标是收益率再高一点,而能承受的亏损又实在有限。

这类人群,大多金融知识有限,能够为理财投入的精力也很有限,却是金融机构最为常见的个人客户。处在这个阶段的人群,也最容易被更高的收益率和保本的虚假承诺所吸引,成为金融欺骗的最重要受害者。

对于这类理财者,最有效的防止“受骗”的办法是牢记三条“投资纪律”:一,一定要自己看合同,不要相信银行以外的保本;二,不要想发大财;三,不要相信人的信用,要看产品的发行机构。

此外,购买产品,相信人并不可靠。毕竟拿你的钱去投资,并保证回报的是机构。一定要了解,推荐和销售产品给你的人不仅仅是你的朋友,或许还是一个需要以此赚钱的普通人。

对投资者和投机者来说,最重要的是避开骗局,而不是避开损失,因为一定情况下的损失是不可避免的。

所有的投资策略建议,都不能帮助你避开损失,而只能让你了解你把钱投入的产品,避免让你觉得你的投资很安全的时候,突然产生了意外。

当你对自己的投资做到“了如指掌”,对产品的盈亏做到“宠辱不惊”的时候,你就成为了一个精明的投资者。

投资建议麻辣串串烧

1.如果你是一个真屌丝,请好好学习,好好工作。好好工作比折腾理财产品更有用;

2.跟你说可能实现一夜暴富的人,会通过骗你这样的1000个傻子先实现自己的一夜暴富;

3.如果有一个一年赚100%的机会摆在你面前,请做好会输掉内裤的准备;

4.如果一个理财产品的发行机构名字你都不认识,那一定不要买;

5.主要都是老奶奶们在买的理财产品,如果你不是老奶奶,你买试试看?

6.不要相信路边摊上卖的理财产品,这跟骗钱没什么两样;

7.能随时要回来钱的理财产品,基本都是好产品;

8.好好看合同,学好金融知识,学好就不会被骗,学得再好一些就可以去骗人;

9.亏了别难过,至少你的内裤还在,赚得回来的。

2014,屌如何实现财富增值

基金:货币基金和基金定投是个不错的选择。如果你是一个大手大脚的月光族,那么基金定投每月绑定账户后,固定额度扣款,可以选择三五百,也可以选择三五千;而货币基金则是基金中收益比较稳健的一种,虽然投资回报不高,但大部分比银行利息要好一些。

保险:保险算是一颗定心丸。保险赶早不赶晚,比如保额在40-50万元范围内的返还型重疾险,保费支出控制在年收入的10%以内为宜。在资金量有限,又想“自保”,又想“保钱”的情况下,算是不错的选择。

债券:有数据显示,购买三年、五年期国债的利息收入要比同期银行存款收益分别高将近30%,同样可以提前支取和质押贷款。当然,如果你胆子稍微大那么一点,闲置资金稍微多那么一点,也可以大胆买进一些企业债券,回报也会更高一点。

外汇:最简洁的方式是,投资外国货币,赚取汇率差额。如果对近期汇率市场比较了解,还可以不失时机地进行买和卖,取得可观外汇收入。此外,还可以投资外汇证券市场,比如买卖外汇债券,外汇股票,取得投资收益

实体入股:这在韩国的白领圈非常流行,比如入股咖啡馆、面包店。入股不需要太多钱,完全在可以接受的范畴,大多底线设在1000万韩币(约5万人民币)。当然,他们在入股一个项目时会去考察一番,至少要保证比投资证券效益高。

猜你喜欢
投机者投资理财产品
浅析证券市场个人投机者心理
徐和谊:拒做投机者
新能源汽车:新规发布 投机者、搅局者终迎洗牌局
关于我国PPP模式应用的问题探讨
“双创”国策下的阶段性经营、资本知识架构研究
浅谈对银行投资价值的研究
房地产泡沫现状及成因的分析探讨
不让“投机者”有机可乘
非保本理财产品
保本理财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