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失蛤蟆碚,复得苦竹寺

2014-04-29 00:44张梅
小资旅游 2014年2期
关键词:后园苦竹松滋

张梅

宋代大诗人黄庭坚,曾于绍圣二年(公元一O九五年)三月十六日与友人同游夷陵(今宜昌)三游洞,并留有摩岩作记。尔后,他又慕名去访天下第四泉——蛤蟆碚,并留下一段有趣的佳话。

相传松滋苦竹寺有个小和尚,有一天在后园的竹林里淘井,淘着淘着,忽然看见一支精制的紫毫笔浮上水面。他连忙捞起来,小心擦去上面的污水,把笔揣在怀里,跑回寺庙交给了老和尚。老僧一见笔,就覺得非同一般,便把这支名贵的笔收在寺内的书斋里。这笔究竟是谁的呢?老僧百思不得其解。

话说黄庭坚由夷陵去贵州赴任,因久闻松滋有「远看台上一笔峰,近视水绕文华宫;苦竹甘泉龙心爪,白鹤人威显神通」的胜景,便停船上岸来访。林密山幽,轻风送爽,黄庭坚信步走在蜿蜒的山路上,不觉已到了苦竹寺。他上前轻轻叩门,开门迎接他的便是那位老和尚。老僧高兴地将黄庭坚迎进客房,留他住下。因为敬仰黄庭坚的博学多才,老僧便请他挥毫作诗。小和尚连忙清扫书斋,摆下笔墨纸砚。黄庭坚缓步走进书房,沉思片刻后,拿起笔润了润墨。正要题诗,忽然觉得这支笔好眼熟。他有些诧异地问道:「此笔从何而得!」老僧说:「小僧在后园淘井所获。因见其为佳笔,故放在此处。」黄庭坚忙说:「这是我的紫毫笔啊!游天下第四泉时,兴至题诗。书童洗笔,不慎失落于泉中。今于此见到我的笔失而复得,真是太稀奇了。」从此后,夷陵蛤蟆碚与苦竹寺井相通的事就传扬开了。

六年后。还是在春暖花开的三月,黄庭坚由贵州返回湖北,又访松滋苦竹寺,再见高僧以谢还笔之恩。高僧以宾客相待,庭坚即兴留诗至谢。诗中写道:

云生草履踏芒鞋,双手摩娑醉眼开。

竹苦鸣柯招野趣,泉甘濡笔写诗才。

燕生高处群雅唱,塔影空中落燕回。

通慧老僧能记我,当年山谷又重来。

猜你喜欢
后园苦竹松滋
苦竹属植物生物活性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教育部重点课题研讨会在湖北松滋举办
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松滋礼俗——毛把烟、砂罐茶
松滋八宝镇龟咀村一瞥
纽约疫情宅家一景
苦竹
天然苦竹林竹鞭及根构特征研究
后园逃出看梅花——书法之外的王歌之
松滋:建设口岸江城
祖父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