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垒县防沙治沙发展思路探讨

2014-04-18 09:13李发贵武文实聂森黄丽谭芳林
防护林科技 2014年9期
关键词:木垒防沙治沙

李发贵,武文实,聂森,黄丽,谭芳林

(1.新疆木垒县英格堡乡林业技术推广站,新疆 昌吉831900;2.新疆木垒县林业局,新疆 昌吉831900;3.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福建 福州350012)

木垒县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东南缘,地理坐标89°51′—92°19′E,43°34′—45°15′N,是西北边陲县之一,北部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分两道沙漠从县境通过,距离县城40 km。木垒县属西北干旱和亚干旱地区,土地荒漠化程度高,沙化土地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20.7%,荒漠化使可供农牧的土地面积减少,土地滋生能力退化,植物量减少,土地载畜力下降,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降低,给农业、牧业和人民生活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严重地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大力推进防沙治沙工程建设,加快推进绿洲内外生态屏障的建设,对改善县域生态环境,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 沙地治理现状

木垒县的草场主要分布在沙漠和戈壁,属荒漠半荒漠草场,全县草场总面积160.85万hm2,可利用草场123.64万hm2,不可利用砾质戈壁37.21万hm2。木垒实施退牧还草工程以来,木垒县对退化较严重的荒漠草场实行封禁,划定禁牧区、轮牧区,实行定期休牧,促进植被的恢复,有效遏制天然草原的持续退化。积极开展防风固沙林的造林和封禁,在木垒县雀仁地区沙漠前缘营造大型防风基干林233.33 hm2和防风固沙灌木林1 066.67 hm2,在沙漠前缘营造固沙防护林5 333.33 hm2,在荒漠生态区位十分重要的地段封禁灌木林2 666.67 hm2。木垒县历经十余年的防沙治沙,大力推进沙漠化治理,通过草场封禁和营造防风固沙林等措施,极大地减弱了风沙的危害,有效地改善了局部的生态环境。

木垒县在保护和治理沙漠的同时,不断探索沙漠有效利用的新途径,充分利用沙漠景观、风能、太阳能等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旅游产业和开发新能源。2001年,木垒通过招商引资,首期对新疆北部沙漠唯一的原始胡杨林和鸣沙山进行了旅游开发,建设沙漠主题公园,积极规划和打造“神奇木垒、绿色山城”旅游形象品牌。2011年,木垒对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利用进行总体规划,规划总面积768 km2,规划总容量240万k W,已有9家企业申请在木垒进行风能资源开发,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2 存在问题

2.1 防治观念传统守旧

在大众化的认知层面上,把防沙治沙仅仅看成是以改善生态环境为单一目标的事务,而未从保障国土安全的大局出发来对待,将责任和义务全部推脱给林业部门。首先,防沙治沙工程全部由政府规划、立项、投资,林业部门实施治理,企业、个人、社会团体等社会力量几乎未参与进来[4];其次,防沙治沙以生态效益为主,难以与经济效益挂钩,社会力量没有参与的积极性;第三,防沙治沙的观念滞后,主动治理观念不强,未破坏乱治理、先破坏后治理、边破坏边治理、大破坏小治理的现象时常发生,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缺乏。

2.2 防治管理难度巨大

木垒县生态区位非常重要,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破坏容易恢复艰难,保护和治理难度巨大。第一,在发展规划上,忽视防沙治沙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未充分考虑当地牧民的利益和治理的实际情况,实际工作中容易走上先破坏后治理的老路;第二,在防治主体上,各相关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合作,防沙治沙的主体不明确,防沙治沙、营造林工作几乎全部落到林业部门的肩上,难以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第三,在行政管理上,由于木垒县存在一地两证的问题(草原证和林权证并存),给荒漠的封禁保护、利用和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2.3 监测防治手段落后

木垒县防沙治沙主要以封禁保护和治沙造林为主。在封禁区域监测上,还很落后,主要依靠管护队伍进行人工巡护和动态监测,巡护和监测面积大、范围广,巡护管护力量薄弱,难以实时对过牧、滥牧、偷牧等现象进行有效监管;在防沙治沙方法上,粗放经营,治沙造林时未设置有效的防护设施,治沙造林过程中只栽不管、治沙造林后抚育管护脱节,林分保存率低、林分质量低下,防治效果较差;造林树种选择非常单一,纯林化趋势明显,病虫害发生概率大幅提升,为病虫害的大面积爆发埋下严重的隐患。

2.4 保障资金十分欠缺

防沙治沙工作长期而艰巨,人力、物力投入大[6]、见效慢,需要强大资金的保证。木垒县防沙治沙完全依赖国家投资,木垒县地方财政困难,难以拿出配套资金,资金缺乏阻碍了当地防沙治沙的步伐。经测算,木垒县治沙造林费用达6 000~9 000元hm-2,封禁保护费用达3 000~4 500元hm-2,但是国家给予的造林补助为1 500元hm-2,封禁保护费用为1 200元hm-2,治沙造林和封禁保护资金补助费用过低,封禁保护难以切实到位,防沙治沙和封禁保护远远未能达到设计的要求,往往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极大浪费。

3 发展思路

3.1 树立生态优先发展理念

防沙治沙需要确立大局观、生态观、安全观,应用科学发展观来制定发展理念。首先是保护。在国家法律法规框架下,制定适合木垒区域防沙治沙发展需要的规章制度,加大行政干预手段,强化保护力度。其次是防治。确定防沙治沙长期目标,应根据生态屏障、生态安全需要进行建设,积极推广成功的治理模式。再次是巩固。荒漠化治理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应对防沙治沙成果进行巩固,通过分期分批、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综合防治[6],以科学治理为主导,不断探索治沙模式,进一步巩固治沙成果。

3.2 制定科学发展战略

木垒县生态安全的形势极为严峻,应科学制定适合区域发展的战略。第一,充分尊重基础产业、民族产业的发展,积极开发和挖掘沙产业,优化区域经济结构,注重科技、优先治理、后续开发,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第二,健全和完善防沙治沙法律体系,明确各部门在防沙治沙上的职责,理顺防沙治沙的责、权、利关系[7]。第三,积极引入多元化参与治沙模式,政府放权、民间接力,制定防沙治沙鼓励和优惠政策,促进和加大社会化参与防沙治沙的积极性。

3.3 完善监测体系建设

强化荒漠生态系统的监测和调控,完善沙漠监测体系建设。第一,建立固定的荒漠定位站,对沙漠区域内的生态系统,包括气象、水体、土壤、生物以及人类活动等各种要素进行长期观测[8]。第二,构建稳定的监测网络,对封禁区域和防沙治沙工程进行定期监测,准确地掌握土地沙漠化动态状况。第三,建立长效的预警机制,为国土生态安全和经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为管理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3.4 加大资金保障力度

第一,木垒县为西北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防沙治沙主要由政府主导,国家投资占主体,因此需要国家大量资金的长期支持。第二,多渠道、多元化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治沙工程,吸引和带动社会闲散资金的投向,为防沙治沙注入活力。第三,对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防沙治沙贷款团体或个人给予财政贴息,适当放宽防沙治沙贷款条件,扩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积极支持治沙致富。

参考文献:

[1]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公众信息网.自然地理[EB/OL].http//www.mlx.gov.cn,2014

[2]姜春雷.木垒县草场鼠害发生原因与防治对策[J].新建畜牧业,2010(S2):43-44

[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厅.第四次新疆荒漠化和沙化监测调查报告[R].2010

[4]王彬辉.防沙治沙运营新模式:营利性治沙的法律机制研究[C]//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上册).西安:2002(10):22-25

[5]王涛.《防沙治沙法》在治理沙漠化中的作用[C]//中国-欧盟荒漠化综合治理研讨会,2013(11):129-132

[6]赵兴虎.宁武县生态环境恶化的成因及防治对策[J].中国水土保持,2009(2):55-57

[7]程楠.我国防沙治沙法律体系的完善[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3

[8]乐通潮.福建泉州湾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定位站研究[R].2014

猜你喜欢
木垒防沙治沙
如皋市发扬治沙精神 打赢安全主动仗
生命的源起,种子
石光银 治沙英雄的大漠雄心
治沙专家郭普
甘肃治沙研究60年回顾与展望
防沙治沙 筑起富民惠民的绿色长城
防沙治沙模式的思考
组诗:今夜 在木垒
提高认识 总结经验 强化责任 全面推动我省防沙治沙工作进程
浅谈松原市防沙治沙示范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