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短片《刺秦》制作探索——从平面造型到影视造型

2013-08-15 00:49
关键词:刺秦景别荆轲

马 闯

(丽水学院 艺术学院,浙江 丽水 323000)

动画短片《刺秦》主要是利用传统的平面化静态造型元素,通过镜头语言的组织排列来实现特有的韵律和节奏运动。《刺秦》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时代,当时,诸子蜂起,百家争鸣,既有儒道思想的滋生确立,也有易水河畔的慷慨悲歌,是一个恢宏大气、浪漫抒怀、破旧立新、彰显自我的时代。自古关于荆轲与秦王的褒贬定位,见仁见智。我们不难发现,荆轲刺杀秦王的本质是封建社会新旧秩序、新旧思想的冲突和交锋,是建立大一统的社会和分而治之二者矛盾点的集中爆发。动画短片《刺秦》淡化这一主题的历史凝重性,尝试利用虚拟摄影机镜头运动方式、景别及透视方法的复合性组合转换变化,使画面从静态到动态展现时空的延续性和层次感,营造充满张力、富于戏剧冲突的视觉性表达。

动画短片《刺秦》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难点是从平面到空间的应用,以及平面化静态造型元素在片中如何通过镜头语言的组织排列来实现充满韵律和节奏的运动。解决从平面到空间的应用,将会使画面具有纵深感和流动感;解决从静态到动态的应用,有助于人物和场面根据情节需要进行充满韵律和节奏的运动。

一、镜头语言

自从格里菲斯把摄影机从固定记录舞台表演的简单表现形式中解放出来,摄影机的运动一直成为推动电影视觉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影视动画中,摄影机的虚拟运动成为动画区别于图片摄影、绘画以及其他视觉艺术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它本身的运动方式、速度、力度、方向、路线、持续的时间和节奏等,都会影响所拍摄镜头的感觉和气氛,为整部片子增加丰富的内容和信息。[1](P90~113)

(一)推镜头

推镜头主要指沿摄影机光轴方向向前移动的接近式的拍摄,画面所包容的范围越来越小,可在一个镜头内了解到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主体和环境的关系。在《刺秦》第三回中,当图穷匕现、荆轲追杀秦王时,秦侍卫首领挺而拔剑,欲率兵而上,当写有“未得王诏上殿诛宗族”的圣旨回响在脑海时,片中用快推镜头急速推至秦侍卫首领头部大特写,把人物内心矛盾、焦急的心理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出来,是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入与渗透。

(二)拉镜头

拉镜头是指沿摄影机光轴方向向后移动的远离式拍摄,画面所容纳的空间、范围越来越大。根据是否改变拍摄点,分为变焦镜头和摄影机在纵向上前移两种,区别在于画面的内在透视关系存在变化。在《刺秦》第二回中,荆轲端图缓步上殿时,由近景快速拉镜头至大全景,交代了荆轲所处的环境及位置,人物动作更为清晰。随后,秦侍卫首领的脚横迈入画面,与快拉的镜头语言相互呼应,营造了紧张、充满悬念的氛围。

(三)摇镜头

摇镜头主要是指摄影机的机位不动,机身在拍摄时利用云台的空间可变性进行上下、左右、旋转等运动,改变拍摄的方向和范围。快速摇镜头又称为“甩镜头”,摄影机以极快的速度转动,使拍下的影像产生视觉模糊,表现人物快速运动的过程、变化等细节,达到烘托情绪与氛围等艺术效果。在《刺秦》第三回中,荆轲追杀秦王时,就采用了“甩镜头”来连接同一场景中一连串的动作,加快了影片的节奏,生动地展现了刺杀的激烈、紧张程度。

(四)移镜头

虚拟摄像机的镜头是在场景空间关系中对机位运动的调度,按移动的方向来划分,可分为横移、斜移、纵深移及三者的复合移动,使画面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横移和斜移是一种线性移动,机位与被摄物体大多是平行运动,背景也是平面展示。而纵深移不与主体产生平行运动,机位在拍摄过程中会产生景别变化,同时还会造成人物表现的角度、空间、方向、前景物体等方面的变化。《刺秦》第一回秦军驻军易水河畔,准备攻打燕国时,先是上摇镜头至秦国将军的头部,采用特写,表现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统帅气概,然后快速拉镜头至秦军驻军易水河畔的大全景,交待了被摄主体与场景环境的空间关系,再快速推移镜头至“燕界”石碑的大特写,强化了故事地点的指示性,再上移镜头至易水河的汹涌波涛及秦军士兵的枕戈待旦,营造了时刻准备进攻燕国的紧张气氛。总之,通过推、拉、摇、移等运动镜头,使画面组接流畅、情节紧凑。

二、景别和透视

景别通常是指被摄主体在画面中所呈现的范围,是摄影师在创作中组织画面、制约观众视线、规范画内空间、暗示画外空间的一种有效的造型手段。镜头画面的景别独立存在,前后排列,运用段落组合和有机组合,形成强烈的造型效果和视觉效果,构成影片独特的叙事方式、表达方式和视觉方式。在创作实践中,景别分为极大远景、远景、大全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极大特写八种,每一种景别都有其特定的指示作用。[2](P6~23)在《刺秦》第三回中,当卷在地图中的匕首突然露出的时候,影片用突显的匕首、秦王惊恐的眼神、荆轲快速抓匕首的手等若干特写镜头,简练扼要地完成了对这一事件的叙述。通过这一系列快速紧凑的特写镜头,将秦王嬴政在重重护卫中突然见到刺杀利器时惊恐慌乱、手足无措的神情惟妙惟肖地刻画了出来,具有一种揪人心胆的张力和紧张气氛。

在某些角度较大的动画场景的拍摄过程中,会出现强烈透视变形现象。合理运用透视,不仅能产生不同力度的节拍,还能影响画面的节奏,对整个画面动作结构产生支配性的影响。在荆轲端图上殿的俯拍画面中,通过三点透视的运用,把画面中的垂直平行结构变成具有灭点的结构,三个灭点控制了画面的所有内容,强化了画面的空间效果,使每一个表现对象——秦王、荆轲、侍卫甚至柱子都处于透视造成的变形中。摇臂推镜头,辅以荆轲端图缓缓前行,既有平面元素的运动,又有镜头运动的呼应,突出了整个画面的纵深感,丰富了运动变化,富于层次性和空间感。

在动画短片《刺秦》的制作过程中,通过镜头语言的组织罗列,探索平面化静态造型元素如何传达充满张力、富于戏剧冲突的视觉效果。该片尝试利用虚拟摄影机镜头运动方式、景别及透视方法的复合性组合转换变化,使画面从静态到动态展现时空的延续性和层次感。

[1]林韬.电影摄影应用美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

[2]殷俊,王平.动画视听语言[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刺秦景别荆轲
忠于原文是解读文本的前提
文言实词小课堂
荆轲刺秦王
精神的自由,人性的桎梏
浅析电视剧叙事艺术与画面技术的结合
从三个动词看《战国策》用字的准确
汉代画像石“荆轲刺秦”图像探讨
荆轲之死
荆轲之死
荆轲刺秦:士为不知己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