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中后期美国租佃农场增加原因分析

2013-08-15 00:49刘彦伯
关键词:工业化农场土地

刘彦伯

(东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在美国传统的观念中,农民的理想是拥有自己的农场,以辛勤的劳动换取自给自足,以良好的信誉和优质的产品实现有限的交换,加之田园诗般恬静而优雅的乡村生活,并以此构建一个民主社会的基础。这种观念在19世纪中期普遍存在。但是,工业化的滚滚洪流使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很多农民在茫然和困惑中失去了自己的农场。1880年的美国农业统计中,首次进行了有关租佃农场的统计。美国有超过102万个农场实行租佃制,占总数的四分之一强;到1900年,租佃农场已超过总数的35%,达到202万多个。[1](P465)

一、关于租佃农场问题的争议

关于租佃农场的问题,美国学者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四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租佃农场的产生是由于《宅地法》的颁布使无主土地消失,边疆终结,土地价格上升三个原因共同作用所致。租佃农场不但被认为是效率低下的,而且是对国家稳定的挑战,因为在传统的观念中,正如托马斯·杰斐逊所设想的,国家和民主的根基应该是独立的、自给自足的小土地所有者。

第二种观点来自土地问题研究的领军人物保罗·盖茨(Paul W.Gates)。他认为,租佃农场在美国由来已久,早在农业扩展到中西部之前就已经存在。租佃农场在19世纪快速增加,和联邦政府的土地政策有很大的关系。他还指出,联邦政府的土地政策“不但未能建立基于有地农民的民主基础,反而产生了一种与美国民主观念存在分歧的系统”,从而阻止了自耕农和小土地所有者阶层的壮大。[2]

第三种观点将土地投机行为和租佃农场都视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自然产物,否定二者之间的因果联系,同时肯定租佃农场在农场所有制变化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具有代表性的是唐纳德·温特斯(Donald L.Winters),他认为租佃制度本身并非一种剥削方式,而是一种帮助农民获取土地的途径,因为并没有明显的证据表明土地投机商在购买了大量土地之后将这些土地租给农民耕种,相反,投机商更倾向于选择有利的时机将其所购的土地转售。大土地所有者向农民提供贷款,弥补农民购买土地的资金缺口。这种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为佃农最终成为土地所有者创造了条件。

杰里米·阿塔克(Jeremy Atack)提出了更为明确的第四种观点。阿塔克将19世纪中后期美国北部租佃农场数量的增加,视为农用土地所有制变化的一个正常过程。造成租佃的原因可以归结为资金的缺乏和土地价格的上涨。联邦政府的土地政策使大量的廉价公共土地进入土地交易市场,这在客观上平抑了不断上涨的土地价格,减轻了农民获取土地的资金压力,控制了租佃农场数量的进一步上升,增加了农民拥有土地的可能性。因此,联邦土地政策在租佃农场问题上所起的作用是积极的。

二、导致租佃农场增加的其他因素

美国学界关于租佃农场的争议,从租佃农场与联邦土地政策的关系最终演变为对租佃农场性质和作用的讨论。而租佃农场数量的增加,除了与联邦土地政策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之外,还有其他因素的影响。

(一)机械化的推广

机械化的推广给农民带来资金压力,使用先进的机械进行农业生产,不仅是一种趋势,还是农民获得可靠收入的保证。1850年,美国所有农场所拥有的机械和器具的总价值为1.52亿美元,到1900年约为7.5亿美元,增加了近4倍。[1](P457)而且,农用机械的投入并非一次性投入,而是一种持续性的投入。原有的器具会磨损,同时新型机械会不断涌现,农用机械不断更新,农民持续对此进行投入。更重要的是,19世纪中后期,随着农产品价格下降,农民收入不能得到保障,多数农民必须在资金不足的条件下进行技术变革,这无疑加重了农民的资金压力。

(二)不健全的农业融资

面对资金压力,具有冒险精神的农民选择借贷,但从事实来看,这并非明智之举。19世纪中期,农业融资体系尤其是美国西部的农业融资体系尚不健全,很多借贷并非来自正规的融资机构,而是来自投机商人。此外,能够为农业提供的贷款往往是为期3年以内的短期贷款,这种贷款需要定期偿还利息,却不能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偿还本金。农民为此承担了极大的风险,因为这种贷款通常是以土地及其几年内的收成作为抵押,若在短期内遭遇自然灾害或者不可控制的价格下降,无力偿还贷款的农民将被没收土地。选择冒险的农民并不占多数,1890年,有约88.7万个农场拥有抵押贷款,只占农场总数的28.2%。到1900年,也只增加到30%,而且大多数集中在中西部和大平原地区。[3](P159)而通过借贷最终取得成功的农民,也极为有限。

(三)工业化的推进

对于农民来讲,失去土地是不幸的,固然值得同情。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并没有证据显示农民所失去的土地从此荒废。相反,更强的资本被投入到这些土地中来,使土地所有权出现集中的趋势,从而扩大了农业生产的规模。这正是工业化推动下农业必将发生的变化之一,也是农业发展适应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步骤。

19世纪中后期,工业部门飞速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日益下降,逐渐成为被边缘化的基础产业。同时,工业化的推进也使工业生产的属性逐渐渗透到农业生产中来,形成纯商业化的农业生产、标准化程度更高的农产品以及企业化的农场管理,等等。这使带有浓厚的自然经济属性的家庭农场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若不进行自身的调整,必将遭到市场的淘汰。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农业资源将以扩大利润为目的进行优化配置。从这个角度来看,农民所面临的上述种种压力,便可以理解为促使农业经济资源优化重组的外部压力。规模化的农业生产则可以较好地应对这些外部压力。

到19世纪末期,美国西部边疆的拓殖已经基本走到尽头,这使农业用地的增加速度放缓。1880~1890年,新增耕地面积为0.87亿英亩,增幅为16.25%;1890~1900年,耕地面积猛增2.18亿英亩,增幅达到35%;而到1910年,增幅迅速下降,仅为4.8%。[1](P457)这说明,在美国,基于投入新的土地和劳动力的农业“广度”发展已经走到尽头,向“深度”发展才是当时农业发展的方向。19世纪中后期,无法适应工业化发展和市场需要的农场退出竞争,更强有力的资本致力于重新整合农业资源,这些正是为“深度”发展所做的必要准备。

[1]U.S.Department of Commence.Historical Statistics of the United Stated:Colonial Times to 1970[M].Washington D.C.:U.S.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75.

[2]R.Douglas Hurt.Reflections on American Agricultural History[J].The Agricultural History Review,2004(1).

[3]U.S.Census Bureau.Thirteenth Census of the United States,Agriculture 1909and 1910[M].Washington D.C.:U.S.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14.

猜你喜欢
工业化农场土地
农场假期
我爱这土地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农场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一号农场
丰收的农场
分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