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现状的分析

2013-08-15 00:49王永桂李之琳汪远旺
关键词:参与率归属感积极性

王永桂 李之琳 汪远旺

(黄山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安徽 黄山 245041)

改革开放以来,社区加快了现代化建设的步伐,社区发展的独特地位已显现出来。在我国大力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社区建设更具有明显的时代意义和特征。“社区”已成为我国城市社会广泛使用的一个概念,而社区文化作为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方面,正在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1]因此,了解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状况,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采取举措来推动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数据来源

调查选取黄山市的八个街道或镇的社区居民进行随机调查。该调查共发放问卷320份,收回有效问卷287份,有效问卷收回率为89.68%。调查内容主要针对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整体满意度、社区文化设施的满意度、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意愿、参与社区文化活动频率情况等方面。

二、研究结果分析

(一)居民对社区文化建设整体满意度情况

居民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满意度是衡量社区文化建设绩效的重要指标,社区文化建设的好坏关键还要看居民满意度如何。把“居民满意度”作为评价社区建设与管理质量的标准势必会成为学者和实践工作者研究的热点问题。[2]从调查数据的分析来看,受访的居民对黄山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满意度还是比较高,总体满意度达到了78.9%,但不满意情况占比也不低,达到了21.1%。这说明,提升居民满意度还具有较大空间。

(二)居民对社区文化设施满意度情况

社区文化设施是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基础,是开展社区文化活动的重要物质保障。要切实满足居民的文化需求并提升居民的满意度,必须不断地完善社区文化设施。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受访的居民对所在社区文化设施的整体满意度达到了85%,具有较高的满意度,这说明黄山市在建设“文化大市”战略的推动下,不断加大文化事业投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仍有15%的受访者对所在社区文化设施情况表示不满意,反映了社区文化设施的建设还有问题。

(三)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意愿

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意愿能够充分反映居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程度,居民参与的意愿越高,说明居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强度越高。从调查数据分析结果来看,78%的受访居民表示愿意参与社区文化活动,而有10.2%受访居民表示不愿意,11.8%的受访居民表示无所谓。居民参与的意愿既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也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居民参与意愿的高低一方面要从主观方面分析原因,另一方面也要从客观方面分析原因。

(四)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频率

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频率越高,说明居民的参与度越高,反映社区文化活动开展越活跃。根据调查结果的分析来看,受访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整体参与率达到了86.6%,具有较高的参与率,但也有13.4%受访居民从不参与社区文化活动,可以看出从不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居民所占比例也不小。

(五)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情况与相关变量的关系分析

第一,居民年龄与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关系。不同年龄段的受访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程度和频率不一样。年龄较轻的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频率明显要比年龄较高的居民低。年轻人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强,这存在主客观方面的原因。从主观上来看,年轻人对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认识性不够;从客观上来看,由于工作、时间等方面的因素影响了年轻人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第二,居民居住年限与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关系。受访居民在社区的居住年限较长,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频率显得较高,而居住年限较短的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频率显得较低。一般而言,居民在某个社区居住的年限越长,对该社区的归属感则越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导致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也越强。

第三,居民收入水平与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关系。受访居民的收入水平越高,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整体参与率越高,而收入偏低的居民则整体参与率显得偏低。而这种现象说明居民的收入水平越高,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其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高。

第四,居民受教育程度与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关系。受访居民受教育程度不同,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频率也具有一定的差异。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整体参与率也较高,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居民,其整体参与率显得偏低。该现象说明居民受教育程度与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三、结论与建议

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是社区居民,社区文化建设的成果直接作用于社区居民,因此,社区文化建设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3]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搞好社区文化建设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要不断改善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以提升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需求。根据以上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与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情况具有密切的关联性。要提高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关键在于居民对参与社区文化活动是否产生了需求。而这种需求的产生依赖于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情况,随着居民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内在需求就越来越大,其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必然会越来越高。

其次,要不断提高居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以提升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能力。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与其参与的能力也具有较大的联系。参与的能力越强,积极性和主动性可能更高。以上调查结果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这种关联性的存在。文化自觉性和文化欣赏力需要长期地通过对居民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宣传,不断提高居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才能得以培养。

再次,要不断增强居民的社区归属感,以提高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动力。从以上的调查结果分析反映了居民的社区归属感越强,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越高。居民只有对社区具有较强的归属感,才会具有更多参与的可能性和参与的动力。居民的社区归属感与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两者是相互作用。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推动了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而居民通过参与社区文化活动又促使居民对社区归属感的形成。

[1]李波.北京社区文化建设的调查与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2]赵东霞.中国城市社区居民满意度评价体系的构建[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3]郑萍.文化民生视野下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1(11).

猜你喜欢
参与率归属感积极性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合作学习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其他国家女性劳动参与率发展现状对比分析
蒋佩琪 在大陆打拼更有归属感
我国生育率的变动对劳动参与率影响分析
总量增加,平均收入上涨,城镇归属感较稳定——这代农民工,就是不一样
我国劳动参与率的对比与分析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