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知识产权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

2013-04-18 10:42崔静思
发明与创新 2013年1期
关键词:商标注册专利申请专利

■ 崔静思

回望《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以下简称《纲要》)颁布实施,已走过4个多年头。《纲要》提出了“激励创造、有效运用、依法保护、科学管理”的16字战略方针,全面引领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工作。

2011年,《纲要》颁布实施进入第4个年头,恰逢“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因此这一年也成为我国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关键之年。在知识产权创造层面上,我国交出了一张亮眼的成绩单:2011年,全国共受理3种专利申请163.3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52.6万件,全年受理通过《专利合作条约》途径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1.75万件,同比增长35.3%;受理商标注册申请141.68万件,同比增长 32.14%,有效注册商标551.01万件,居世界首位;全年软件著作权登记量达10.93万件,同比增长33.4%;此外,我国还受理植物新品种1392件,授予品种权255件,新公告颁证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300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集体商标注册及初步审定总量达1380多件。

这些数字的背后,体现出我国各部委、各地方及广大企事业单位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特别是在推动知识产权数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着力强化了知识产权质量的稳步提高,推动自主知识产权的水平和拥有量能够有效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

国家:优化顶层设计

2011年,经全国人大审议表决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首次写入了“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3.3件”的指标,这对于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意义深远。

“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科技指标从过去单一的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到增加“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实际上是更加注重创新投入的产出质量和效益,更加关注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说,站在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角度来看,我国从国家层面优化顶层的政策设计,实际上突出了我国从关注知识产权数量积累向关注知识产权质量提升的意识转变。

在这一主旨思路的引领下,我国进一步推进了各领域知识产权创造能力的提升,特别是高质量知识产权的产出水平有显著提升。以专利为例,截至2011年底,我国全年发明专利拥有量达69.7万件,其中国内拥有发明专利35.1万件,占总有效量的50.4%,首次超过国外。与之相对应的是,这一年我国企业在关键技术领域自主知识产权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为提升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提供了重要支撑。应该说,我国发明专利的申请量、授权量和有效量全面超过国外在华数量,标志着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与之相对应,截至2011年底,我国商标累计申请量、注册量和有效商标数量也分别达到971.15万件、665.07万件和551.01万件,均居世界首位。在农业和林业知识产权方面,2011年我国植物新品种申请数量增长显著,全年共受理国内外农业植物新品种权申请1293件,受理林业品种权申请137件,农业植物新品种权年申请量跃居全球第2位,同比增长高达74.4%。

部门:强化工作导向

为激励知识产权创造,提升知识产权质量,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部际联席会议的相关成员单位纷纷发布文件和出台措施,强化工作导向,完善知识产权考核评价指标,改进专利、商标、版权、植物新品种等的审查和管理工作,引导各知识产权创造主体从注重知识产权数量向质量转变。

其中,各部委围绕我国的中心工作着重强化了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知识产权创造方面的导向,产出了一批高质量的知识产权,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011年,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成立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工作指导组,加快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推进工作体系。随着《关于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政策的出台,新兴产业的知识产权创造工作进一步加速发展。如工业和信息化部完成了46个课题的知识产权评估自查,推动“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重大专项运用专利分析规避风险,使我国在移动通信国际标准中的基本专利占有量达到3%。

同时,各相关部门还重点完善了自身的审查和管理体系。其中,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在2010年彻底解决商标审查评审积压的基础上,圆满完成商标注册审查评审工作,共审查商标注册申请120.55万件,商标注册审查周期从12个月减少到10个月,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国家版权局重点解决了作品登记证书不统一、作品登记信息统计不及时、无法统一公告查询等重点问题,推动全国32家作品登记主体积极开展作品登记工作,同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数量也增长迅速;国家知识产权局则继续推动专利审查工作不断前行,截至2011年底,发明专利审查周期为22.9个月,专利审查质量公众满意度指数由2010年的81.1上升至2011年的81.5,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37件。

地方:完善体系建设

既要以量取胜,更要以质取胜。近年来,我国各地已逐步认识到唯有重视知识产权质量提升,才能更好地通过自主创新获取知识产权的经济价值。为此,在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中,我国各地着重完善体系建设,加强政策引导,推动知识产权创造工作再上新台阶。

在专利工作方面,全国知识产权系统纷纷出台措施,提升创新主体专利产出能力,突出质量导向。其中,湖北、重庆、云南等省市将专利授权量纳入地方党政“一把手”创新工作考核主要指标;广东、福建等省由政府制定了专利奖励办法;广西实施了发明专利倍增计划;安徽实行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等目标量化管理;内蒙古实施知识产权创造战略。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市知识产权局联合上海市知识产权战略实施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大力推进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知识产权创造工作,分别帮助指导中国商用飞机责任有限公司以及中航商用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的“C919大型客机”项目开展了3个专利战略的研究制定工作。目前,“大飞机”研制已经先后攻克了40项关键技术,解决了100多项技术难题,提交国内外专利申请170余件,授权专利40余件。

此外,全国工商系统也行动起来,推动了商标创造工作的开展。其中,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驻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办事处与北京市政府、中关村管委会合作,全力服务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学发展,全年累计受理各类商标申请3.5378万件,现场出具商标注册申请受理通知书1.8141万件。同时重点鼓励、引导秀水街商户注册、使用自有商标,为秀水街商标工作开辟了新道路。

企业:展开全面布局

知识产权创造能力的提升不仅提升了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为全面优化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上的位置提供了重要助力。从“大飞机”项目取得实质性研发进展,到自主知识产权TD-LTE成为国际4G标准之一,再到中国企业闪亮全球PCT国际专利申请排名榜,知识产权创造所取得的成绩均成了其中的亮点。

2012年初,由我国主导制定的、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下称大唐电信)提出的TD-LTE-Advanced被国际电信联盟确定成为4G国际标准,正式成为两大4G国际标准之一。从移动通信1G、2G时代中国企业无缘标准制定,到3G特别是4G时代成为主要的标准制定者,我国企业依靠知识产权的创造,实现了从技术追随者到标准的“零突破”再到占据标准领先地位的飞跃。据介绍,截至2011年底,大唐电信已累计提交国内外专利申请超过1.2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占90%。专利的优势不仅使大唐电信成为中国3G市场被消费者广泛认可的移动品牌,更保障了大唐电信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为TD-LTE-Adranced成为4G国际标准奠定了基础。

与大唐电信南北遥望的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兴通讯)也通过坚定不移地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而有所斩获。2012年2月至3月,中兴通讯先后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2011年我国国内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排行榜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的2011年全球PCT国际专利申请量数据中以3178件和2826件位居榜首。从发明专利授权量的全国冠军到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的世界冠军,中兴通讯一时间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据中兴通讯有关负责人介绍,在中兴通讯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过程中,首先致力于自身素质的强化,专利申请量迅速提高,完成了以区域性知识产权实力优势弥补国际知识产权实力相对不足的战略布局,然后继续加大专利的国际布局,尤其是优势领域、技术的基本专利、核心专利部署。

猜你喜欢
商标注册专利申请专利
专利
发明与专利
商标局:商标核准注册后将直接寄发《商标注册证》
六盘水商标受理窗口获批成立
Instagram在德提交商标注册申请
工商总局关于印发《商标注册申请暂行规定》的通知
专利申请审批流程图
专利申请三步曲
专利
China handles 467,000 patent app lications in H 1,up 9.6%on 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