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听力元认知意识实证研究

2013-04-04 05:13郭彩云
关键词:真题元认知实验班

郭彩云

(江苏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镇江 212013)

元认知指对当前认知过程的认知和调控。听力理解作为语言信息解码和意义重构的认知过程,涉及记忆、概括、预测、语言转换等,过程极为复杂。成功的听者必须把听力理解过程作为意识对象加以监控,这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元认知。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始聚焦于听力理解与元认知关系的研究。Goh指出,教会听者对听力过程进行思考,即提高听力元认知意识非常必要。[1]Vandergrift的实证研究验证了元认知意识对学生听力成绩有显著影响。[2]目前国内听力理解与元认知研究主要为元认知理论探讨和元认知策略培训研究,听力元认知意识的实证研究较少。调查工具多为日记或自行设计的问卷等,缺乏严格的效度检验。研究对象多为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研究极为罕见。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总体水平偏低,听力薄弱。因此,本研究试从元认知意识的角度,探究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听力薄弱的原因,以期为独立学院听力教学提供参考。

一、研究设计

研究对象。本实验以某独立学院2011级计算机01、02班共计88人为研究对象,其中,01班为实验班(45人),02班为控制班(43人)。两个班听力成绩及元认知意识经独立样本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两班由同一名教师授课,教材、学时、教学进度均相同。

研究问题: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听力元认知意识如何?听力元认知意识与学生听力成绩是否相关?听力元认知意识培训是否有利于听力成绩的提高?

研究工具:听力元认知意识问卷The Metacognitive Awareness Listening Questionnaire,该问卷为目前最新、最权威的问卷;大学英语四级真题(2006年6月、2007年6月真题),四级真题具有较高的权威性,保证了测试的信度。

二、实验过程

Vandergrift设计了以传授听力元认知策略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对该模式的有效性进行研究并验证了假设[2]。本研究基于此模式展开教学实验。听力元认知意识培训融入听前、听中、听后3个环节。听前,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预测和计划;听中,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监控;听后,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实验历经15周。第1周,实验班和控制班同时进行大学英语四级听力真题测试(2006年6月真题)和听力元认知意识问卷调查。第2~14周,实验班采用听力元认知意识培训模式教学;控制班采用常规模式教学。第15周,再次对两个班学生同时进行大学英语四级听力真题测试(2007年6月真题)和听力元认知意识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和听力测试卷回收后,进行整理、编号、原始数据录入等工作。并运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一)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听力元认知意识水平

从表1可看出,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听力元认知意识总体水平较低。受试者英语听力元认知意识由高到低依次为:解决问题、集中注意、主体知识、计划评价、心理翻译。其中,解决问题均值最高,这说明,学生虽基础较为薄弱,但要面对四级考试,因此,必会尝试用各种办法取得高分。集中注意和主体知识均值相差无几,均为中低水平。受试群体对自身听力能力以及听中要控制注意力等只有浅显的了解。独立学院学生缺乏自信,易紧张,听中不能很好地调节情绪和控制力,易失去耐心甚至放弃。计划评价均值为2.19,水平较低,说明学生计划评价意识极其薄弱。调查发现,学生听前不明确听力目标,听中和听后很少反思自己的表现。学生过多依赖母语环境,将听到的英语先心理翻译成中文后答题的现象非常普遍。

表1 听力元认知意识总体的平均数、标准差

(二)听力元认知意识与学生听力成绩是否相关

从表2可看出,元认知意识与听力成绩呈显著相关。其中,主体知识与听力成绩的相关性最高,其次是解决问题和集中注意,心理翻译与听力成绩呈负相关,计划评价与听力成绩的相关性不具统计学意义。主体知识与听力水平呈较显著的相关性。听者的情感等因素可以阻碍或促进语言习得。如,对自身缺乏信心,过度焦虑,都会影响其听力理解。解决问题和集中注意与听力水平呈正相关,但相关性较低。听力过程极为复杂,听者能否积极调控自己的听力理解过程,采取不同的听力策略解决问题非常重要。心理翻译与听力成绩呈负相关。听者心理翻译越多,听力成绩越差。心理翻译是二语听者应当避免的。过多地将听到的二语信息翻译成母语,会影响信息处理速度,从而影响对整个听力材料的理解。计划评价与听力成绩的相关性不具统计学意义。计划评价只用于对听力过程的组织安排和评估,并不直接涉及听力理解过程。

表2 听力元认知意识和听力成绩的相关性

(三)听力元认知意识培训是否有利于听力成绩的提高

实验前,实验班和控制班的听力成绩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双尾T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0.131,平均值的差值95%的置信区间是从-0.359到2.771,含有0,说明两班的平均值不具有显著性差异。该统计结果表明,实验班和控制班在培训前听力成绩不具有显著性差异。实验后,实验班和控制班的听力成绩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双尾T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0.003,平均值的差值95%的置信区间为0.845到4.109,不含0,表明两班的平均值具有显著性差异。该结果表明,实验班和控制班在培训后的听力成绩具有显著性差异。经过一个学期的听力元认知意识培训后,实验班和控制班的听力成绩出现了显著性差异,实验班的听力成绩明显比控制班高,说明元认知意识培训有利于学生听力成绩的提高。

四、结语

本研究发现,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听力元认知意识较为薄弱;其听力元认知意识与听力成绩呈显著相关;元认知意识培训明显有利于听力成绩的提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听力元认知意识,以提高学生的听力成绩。

[1] Goh C.Metacognitive Awarness and Second Language Listeners[J].ELT Journal,1997(4).

[2] Vandergrift L.Teaching L2Learners How to Listen does Make a Difference:An Empirical Study[J].Language Learning,2010(2).

猜你喜欢
真题元认知实验班
玩转高考真题——比较大小问题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玩转高考真题——集合
玩转高考真题——几何图形中的不等式篇
行知实验班
玩转高考真题——集合篇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网络环境下元认知知识与元认知策略相关性探析
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小样本考察(2014-2017)——以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13级实验班为样本
元认知在大学英语教改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