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浅析

2012-09-25 02:22黄志海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2年6期
关键词:理论指导公允会计准则

黄志海

一、公允价值的应用现状

公允价值应用一直是国际会计的热点话题,公允价值会计概念于上世纪80年代在美国被提出,但受限于经济发展的程度。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大量金融衍生工具的广泛使用,公允价值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国外很早就开始使用公允价值计量股票投资、应收应付账款、债务重组、租赁资产和非货币性交易涉及资产及油气行业保留产量支付权益等。而在国内,公允价值的应用时间并不长,而对其应用的情况来看正处于不成熟阶段。中国在构建和完善会计准则体系的过程中,公允价值的应用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1998年~2001年,《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以及相关准则的颁布,标志着公允价值的引用阶段;2001年~2005年,在公允价值的运行期间,暴露了许多在操作过程中弊端问题,使得公允价值会计有限制的应用阶段;2006年至今,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完善,相关职业人员素质也在不断提高,我国越来越具备应用公允价值的大环境,2006年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大范围的引入公允价值,使得公允价值会计有限制的扩大应用阶段。相对于国外,公允价值的应用在我国仍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公允价值是会计计量的未来发展方向,因此,我们要结合中国国情,制定适合于中国的有关公允价值应用的相应准则。

二、公允价值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理论指导体系

对于公允价值的应用来说,虽然目前在这方面的理论研究有了一些成果,相关的准则比较多,但是分布也比较零散,还没有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理论指导体系,这样将会阻碍公允价值的应用和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还需要对公允价值的研究不断地深入,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在于公允价值的概念模糊,公允价值的确认标准缺失,以及公允价值的计量缺乏统一的规范,所以在具体的应用上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使人们无法应对。

(二)公允价值可靠性难以控制

公允价值应用所需要的市场环境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为了使交易双方所交易的价格与公平价格保持一致,它要求良好地市场环境和交易双方的信息对称。然而目前我国还处于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市场环境还不是很理想,绝大多数资产的公允价值难以获得。同时公允价值的确认和计量在应用实施的过程都存在大量的估计和人为判断,对其公允价值的计量非常困难,导致公允价值的可靠性难以保证。

(三)公允价值计量操作比较复杂

公允价值的可操作性问题主要出现在当资产或负债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情况下利用估值技术估计其公允价值的情况下,这主要是估价技术本身的复杂性造成的,不但需要大量用到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和会计估计,还要依赖较多的技术手段和市场参数。例如基于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估价的复杂性,对它的公允价值的确定不仅仅是会计人员所能处理的。又如我国实行股权分配改革以来,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和流动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上市公司之间相互持股越发频繁,这使得金融工具及衍生金融工具空前繁荣,对它们的计量是非常困难的。

(四)财会人员素质影响准则实施

公允价值的确定需要对会计人员进行大量的职业判断,企业会计人员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质量负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公允价值准则的应用和实施。首先,目前我国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低下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他们中的一部分会计人员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都达不到要求,在会计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不能及时的应对,影响实际工作效率。其次,会计人员的职业操守偏低,在单位领导指示下常常不能坚持原则,乱用公允价值准则,更改会计信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第三,职业判断能力低,职业判断能力与专业水平是运用公允价值的基础,专业水准不足,公允价值如何判断如何计算都搞不清楚,那么对于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应用就会更加困难,所以财会人员的素质对于准则的实施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三、完善公允价值应用的对策

(一)完善公允价值理论指导体系

公允价值的理论指导体系在我国尚不完善,目前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继续一套具体的会计准则及理论指导体系,对于公允价值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统一的指导和规范,所以建立完善的公允价值理论指导体系在目前尤为重要。在理论指导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要注意一下几点:首先要明确公允价值的内涵,制定统一的公允价值计量标准;其次,要求要求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其它正常损益分开披露,消除企业利润操纵的主观动机;最后,针对不同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在应用公允价值时要有具体的规定,防止企业的不合理判断。

(二)把握公允价值应用可靠性的程度

为了可以合理的把握公允价值应用过程中的可靠程度,就要大力发展评估行业,建立公允价值评估机构,监管企业会计等工作人员的行为,防范公允价值应用所带来的风险。为此,我国应逐步的建立符合我国市场价格的数据系统,有利于评估人员搜集各行业的信息,以便获得衡量公平市价的依据。此外,还要建立相关的处罚制度,对交易市场加强监管力度,发现乱用公允价值准则的现象时,要严格审查和处罚。

(三)提高公允价值的可操作性

提高公允价值在应用过程中的可操作性,有利于解决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首先应创造适合公允价值应用的良好市场环境,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是很完善,给公允价值的计量以及实施带来了很大的阻碍,所以要努力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创造良好地市场环境,为公允价值的应用创造良好地条件;其次,完善的公允价值理论指导体系的构建,可以正确的规范和引导公允价值的应用,提高公允价值运用的可操作性;最后,要加强对公允价值应用过程中的监管力度,防止公允价值乱用的现象发生,制定相应的监察处罚措施,保障公允价值应用的顺利实施。

(四)加强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

为有利于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应用,就需要提高企业内部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专业知识水平、专业技能、职业操守以及职业判断能力。企业内部需要对本单位内部的会计人员进行会计培训,加深他们对会计专业知识以及新会计准则的了解,不断强化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同时要加强企业部门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会计人员的道德观念,防止滥用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现象发生。

猜你喜欢
理论指导公允会计准则
公允价值计量在投资性房地产中运用分析
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需要转出吗?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会计教育的思考
政府会计准则的执行框架构建研究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我国公允价值问题的应用研究
СТО ЛЕТ КИТАЙСКОГО ВУЗА
语言迁移理论指导下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
SOLO理论指导下的听评课——以《新文化运动》观课为例
以梯度理论指导园区功能化定位治理环境污染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