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大学的学生会

2012-07-25 09:13蔡博艺
读者·原创版 2012年5期
关键词:蛋卷校庆学姐

文 _ 蔡博艺

初识学生会

这已经是旧闻了,某大学教授说:“大学的团委和学生会,早已成为高校的藏污纳垢之地。”一语既出,一片哗然。

台湾的大学也有学生会,但是与大陆的学生会相比,名称、组成人员相似,但其实完全不同。

在大陆时,对于大学的学生会多少有所耳闻。网络小说中的学生会,各种爱恨情仇的大戏永不断档,每个学校总有那么一个英俊潇洒的会长,总有那么一个漂亮聪明的副会长,更多的是干事、干部之类的剧情铺陈人员。他们聪明、勇敢、调皮、机灵,在台面底下与另一派人展开斗争,或者干脆井水不犯河水,各自占地圈人,发展己方势力。学生会有个后台很硬的boss,boss不但管发钱,还管发权发好处,与此同时,boss当然也会加强对学生会的管控。

而台湾的学生会则完全不同。淡江大学学生会是完全的学生自治机构,每届任期为一年。每年的5月初,由全校同学直接票选产生新一届学生会会长和副会长。选举由选举委员会筹备,所有在校学生均有资格登记成为候选人。除候选人之外,还有类似于“竞选办公室”之类的助选组织。每一个候选人必须自己组织面向全校同学的“政见”发表会。之后,候选人还要上交政见登记表、竞选公约、政见发表会参与回条等。

学校每年给学生会发放高额补助,学生会吸收会员,会员缴纳的会费也相当可观,还可以从校外拉赞助。总之,学生会真的很有钱。

学生会下属各个部门的部长由学生会内部选举产生。各部的成员则是通过每学期开学的纳新“骗”进来的。我刚到淡江大学时就对学生会心向往之,随即参加了学生会的甄选。

近距离接触

甄选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半段根本不像是面试,大家被分成小组做游戏,有好玩的有幼稚的,有新奇的有老套的。所有的游戏都被安排成闯关的形式,每一关的boss被K.O之后,整个团队才能进入下一关。每一关里的boss和小怪兽们其实也是学生会的干部,他们会在游戏中观察每一个玩家,然后悄悄把你的表现记录下来。整个过程大家都玩得很开心。游戏基本结束后,就是最后一关——正式面试。

我站在面试的教室外面等,领队的学姐一个劲儿地叫我们不要紧张。其实经过前面的疯闹后,没几个人会紧张。不久,轮到我了。推门进去,一间很大的教室被挡板隔成左右两侧,左侧坐着3个人,右侧坐着3个人,每一侧有5张空椅子放在3个人面前。领队叫我们随意选择位置坐下面试。

我跟在两个同学后面坐下,抬头一看,中奖了!我正对着英俊潇洒的会长,他旁边是副会长,还有一位是秘书长。3个人依次发问,我们5个人轮番回答,3位边听我们的回答边记录。问题还都比较实际,比如:喜不喜欢做事情,如果社团工作和学习有冲突怎么选择等。问答持续了十几分钟后,左右两侧交换。这次我对面的3位依次是财政部长、活动部长和公关部长。形式和前边的面试一样,只是问题不同而已。整个过程还是比较严肃的,这终于让我在面试结束前有了面试的感觉。

面试结束后,我们被带到学生会办公室去填写意见反馈表。办公室布置得很漂亮,一张很长的桌子后面坐着很多学长学姐,他们都是“退休”的老人,基本都即将毕业。学长学姐很热情地发东西给我们喝。我问他们觉得学生会如何,有位学姐长叹了一声,欣慰地笑着说:“我终于解脱了。”当时我不明白为什么她会有如此反应,后来这一疑惑在我室友身上得到了解答。

结果出来后,我没有进入学生会,也许是因为当日面试时锋芒太露,吓到了台湾同胞。我们宿舍3个人去甄选,最终还好有一位活着进去了。

但是一个月之后,我和另一位没有入选的室友真心感谢上苍,而那位入选的可怜的室友则处于快要抓狂的境地——我的这位室友目前正想方设法逃离学生会,因为工作实在是太辛苦了。

在她看来,学生会有开不完的会、听不完的报告、做不完的事。她经常开会开到晚上快12点才回宿舍。而每次开会都是从会长开始向大家汇报工作,逐层下来,报告自己最近干了什么,计划是什么。整个过程冗长而繁复,会场也不是井然有序的,有很多人围成各自的小团体聊天说笑,拖沓现象严重,会议效率低下。

但我不得不说,学生会办的活动还是非常不错的。前段时间校庆的“蛋卷节”就是学生会一手筹办的。前期有“蛋卷传情”之类的预热活动:用半透明的粉红色纸将蛋卷包好,装进试管里,盖上软木塞,然后在学校里摆摊卖这些试管蛋卷,学生会提供场地和工具,让顾客可以在试管上DIY图案和文字。顾客付钱后,会拿到一张明信片和关于周末校庆活动的宣传单,其实这才是宣传的重点。

为了准备校庆的活动,我的室友日日晚归,累到回来洗了澡一句话不说直接“睡死”。校庆前的那个晚上是学生会的不眠之夜,很多人都在会馆忙了整整一个晚上。周末的校庆搞得很high,有演出,有游行,有抽奖,有园游会,有校外厂商推销,也有学生会的招牌保留节目——打怪升级闯关。

把学生会还给学生

在我看来,台湾的学生会更多的功能是服务同学、承办活动。他们不受学校行政权力机构的直接管理制约,大家的积极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可想而知。可以说,学生会只是学校的一个比较大的社团,只是因为掌握了较多资源而需要监督。

淡江大学的学生会有制约它的机制和部门,一方面来自学校课外辅导组,一方面来自学生议会,还有一方面就是会员和普通同学。

说到对学生会的监督,我想到我一位已经读研究生三年级的学长,他是学生议会的议员。他告诉我,上一届学生会和学生议会因为一个活动而吵得不可开交。事情的起因是学生会打算印制一套明信片作为礼物送给全校同学,但是一下就会花去1/6的预算。学生议会就不干了,两边吵到翻脸。最终各自妥协后,这套明信片还是生产了,但是由于印制得太多,没有发完。

整个学生会的运作还是比较民主的。虽然内部的纪律性不强,办事效率不高,也存在如我室友这样的普通工作人员身上的任务太重、与学生议会关系处理困难之类的问题,但至少有一点:台湾的学生会是真正的学生会。他们热情、有创意、做事积极,愿意为同学服务,愿意为同学说话,愿意为同学谋福利,甚至可以为了维护你的权利去和学校抗争,抗议学校的不公之处。

反观大陆,有哪个学校的学生会敢说自己和“校领导”没有一毛钱的关系?我问过很多在大陆读书的同学,不论是“985高校”还是普通高校,很少有学生会是通过民主选举机制产生的,很多同学自己都不知道自己选的是谁,甚至有人就直接“被代表”了。

而很多进入学生会的人则打着各自的小九九,目的“各种不纯”——为了妹子,为了位子,为了票子,为了面子。有多少人是抱着服务同学的态度进入学生会的呢?又有多少人将学生会当成了入仕的跳板,希望在此磨炼自己的官场必杀技能呢?还有多少人是为了学分、保研、出国而去的呢?

我问过台湾同学,台湾的学生会里有没有官腔。他说有,但是有官腔的人是基于自己做事的能力因而自信骄傲。大陆的学生官腔,腰杆子后面挺他的多半是学校这根拐棍赋予他的机会和权力。

可是从根本上说,大陆学生会存在的问题不能怪学生。没有哪个人生下来哭声里就带着官腔。这一整套组织架构就有问题,将学校的行政权力和学生会捆绑在一起,学校制约学生会,学生会制约学生,压制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

各位已近不惑之年或即将知天命的长辈们,请不要说你们对现在的学生很失望,这种失望很大程度上是你们自己造成的。如果你们中的一些人为官不贪、从商不奸、为学不抄,何来歪风邪气?很多东西是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各位“80后”“90后”,若是不想对二三十年后的学生们失望,首先不要让我们自己对自己失望。

前段时间看到这样一句话:“不要把你的世界让给你鄙视的人,更不要与他们同流合污。”大陆的学生会若是真的想有重大改变,第一步就是去行政化,学校将学生会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们自己去搞,慢慢建立、完善各种机制,让学生会就是学生会。如果能做到这样,我相信,学生们的出色表现会吓你们一跳,会吓这个复杂的国家一跳。

台湾大学的学生会

18/百家杂谈/社会

学生会是座围城,在大陆,大学生拼命想挤进去;在台湾,大学生想“逃出来”。两相比较,有何不同?海峡对岸的大学学生会是否也是饱受诟病的“藏污纳垢之地”?

猜你喜欢
蛋卷校庆学姐
校庆特别报道
云南大学百年校庆启动仪式举行
蛋卷冰淇淋
学姐
紫薯鸡蛋卷
和你一起成长——写在福师大泉州附中50周年校庆之际
作为一种文化的校庆:本质、功能及其发挥
知心学姐
蛋卷冰淇淋
Dear Incoming Freshman (from an Incoming Senior) 高中怎么过,学姐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