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刍探

2010-09-19 05:36周旺东
大众商务·下半月 2010年7期
关键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周旺东

【摘 要】只有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结合、融合、磨合、整合,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才能成为现实。论文从多角度解读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并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趋势。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联结

中图分类号:B8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10)07-0293-0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近年来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使用频率极高。无论是著作、论文,还是研讨会、课题、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都是主题词之一,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探求。

1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解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实践层和文化层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过程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即:一是和中国实践相结合,二是和中国文化相结合。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包括实践诠释,而且包括文化解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内容,要在中国社会实践和中国文化传统两个维度上展开。与中国实践和中国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基本途径。对此,近年来的研究已经越来越普遍地注意到了,并取得了积极成果。

1.2 政治层和学术层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方面,就中国化的政治层面而言,当代中国哲学具有政治化的特点,有时候政治层面与学术层面是相互交错、相互渗透的,难以完全分清。比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政治层面的中国化;另一方面,就学术层面而言,比较起政治层面,就显得成果不多,相当滞后。就是说学术与政治两个层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是不匹配、不协调的。总的看,学术层面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突破性的进展不多,大体还处于起步阶段。

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经验马克思主义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同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相结合,带有中国特性和中国气派;中国经验马克思主义化,则是指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把中国的经验上升为科学的理论。

1.4 马克思主义“化”中国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指导了中国社会实践,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社会面貌。同时马克思主义改造与提升了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和思维方式;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也要注意中国的具体情况,考虑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积淀,或者说得更清楚,是中国人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文化习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这两种情况,前者可称作马克思主义“化”中国,后者可视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两者的结合,就是我们说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过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这一过程的结果。这一界说当然是有道理的。但是过程与结果是相互联系的,比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也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形成的过程,同样,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又比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可以产生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结果,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过程也可以导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果。

1.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容与形式

把民族性当作形式,在过去和今天的理论研究与文化讨论中是一种相当普遍和流行的说法。比如新民主主义的内容,民族的形式;社会主义的内容,民族的形式;具体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形式上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诚然,形式与内容决不能分成两截。民族性是形式,又不仅仅是形式。它不仅体现在形式中,也体现在内容中。而且只有不仅体现在形式中,同时也体现、渗透和包含在内容中的民族性,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因此,仅仅把民族性作为形式,是远远不够的。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出路

如何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哲学教育工作者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具体来讲,应从以下几方面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

2.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背景

从文化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确立,归根结底是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对西方文化和固有文化都陷入了一种肯定——否定、否定——肯定的架构之中,即对西方文化是要肯定的,在现代化方面它是先生,但是先生老是欺负学生,作为侵略者,又要否定。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劲攻势和近代中国的节节败退,屡战屡败,不适应时代的中国传统文化是要否定的,但是否定中又有民族性、民族感、民族精神的问题,因此又要肯定。要肯定的又要否定,要否定的又要肯定,构成了近代以来中国人对于文化认识的矛盾和复杂背景。一方面,中国文化,既可以被称为伟大的遗产又可以被称为吃人的礼教;另一方面,西方文化既可以是文明的导师又可以是强权、霸权和侵略者。一方面,要享用西方文明的成果,另一方面要杜绝西方社会的罪恶,由此产生的可能的结果和合适的出路,就是接受马克思主义这种“西方的反西方主义”。就是说,马克思主义是“西方的”,但它又揭露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矛盾、危机和罪恶,在这个意义上,它又是“反西方”的。这样的一种主义,正适合了中国人既要学习西方文明,又要防止西方资本主义产生的种种罪恶的矛盾心理。

2.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进化论

马克思主义形成于19世纪40年代,而进化论大体形成于19世纪60年代。1898年严复翻译《天演论》,进化论传入中国。从形成来看,是马克思主义在前,进化论在后。而从中国人的接受来看,则是进化论在前,马克思主义在后。产生于马克思主义之后的进化论成为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条件与桥梁,这一现象值得关注,令人深思。

2.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原生态的马克思主义

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经过了日本人、苏联人的“二传”,由于视角的原因,理解的原因,翻译的原因,一些表述也许不甚准确,其中可能还有非马克思主义的附加,这使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宣传有先天不足,使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具有某种简单性和机械化的倾向。由于中国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不久,在研究还刚刚起步的情况下,应用问题就提上了日程,可以说传播与应用几乎是同步的,理论形态很快就转化为实践形态。同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一些主要传播者,如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毛泽东等人,都兼具革命家和理论工作者的双重身份和双重角色,这恐怕与以后当代中国哲学具有政治化特点,并一度使哲学政治化有关,这是我们在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应当予以注意的。

2.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日本中介”

众所周知,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其实,此前日本渠道已经送来了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到日本留学,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有影响的人物主要有陈独秀、李大钊、李达等。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在日本要比中国早,一些马克思主义著作是从日本得到的,通过日文本学习到了马克思主义。

2.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苏联教科书模式

日本渠道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具有重要影响,可以说1927年以前,来自日本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中担当了主角。此后,特别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后,这一主角地位逐渐为来自苏联的马克思主义所取代。苏联哲学(主要是教科书)对中国的影响持续而久远: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的《唯物辩证法与自然科学》、《辩证法唯物论入门》、《哲学与马克思主义》;30年代末至40年代的《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辩证法唯物论》、《历史唯物论等,以及20世纪50年代我国高校教学用的,都是苏联教材,如《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简明哲学辞典》。从苏联传入的马克思主义,主要是教科书的形态。这种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以其特有的系统性和权威性而后来居上,在中国占“正统”地位达半个世纪之多。从总体上看,无论是李达的《社会学大纲》,还是艾思奇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都未能从根本上突破苏联哲学教科书的影响。真正的改革和突破应当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

2.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西方马克思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把马克思主义与现代西方思潮,特别是现代西方哲学流派结合在一起的思潮,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探索。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来说,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努力会在两个方面有所启示。一是理性思考的态度。在他们看来,倘若马克思活到今天,他也一定会去鉴别、消化和吸收现代西方哲学流派。既然当年他对德国古典哲学能够这样做,那今天他对西方现代哲学也会如此。二是贴近现实的精神。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在苏东巨变后痛定思痛,更加自觉地贴近现实,在现实生活中寻找马克思主义的生长点,使马克思主义走出低谷,回击对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挑战,会对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产生强烈震撼。

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还在继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也须要拓展与深入。如何在与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对话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如何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创新结合起来,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形态,确实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应当为此而不懈努力。

げ慰嘉南:

[1] 陶德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前提性问题[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5(2)

[2] 梅荣政,杨军.揭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理论新篇[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3] 郭德宏.近十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述评[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4(4)

[4] 郑又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探[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1)

[5] 程中原.關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第一次提出[J].党的文献,2005(2)

[6] 陶德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前提性问题[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2005(2)

猜你喜欢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浅析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发展状况
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
HIP –HOP AGANDA?
关于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思考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主体”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中的两个方法论问题
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专家笔谈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2015年国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述评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