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拉队在日本是苦行

2009-09-17 10:31
环球时报 2009-09-17
关键词:拉拉队声援神户

训练艰苦累到想哭 等级森严存在暴力

本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汤 瑾

一群穿着黑色长礼服、别着袖章、手执小喇叭、对着观众打着各种手势的男生,时而高声呐喊,时而引吭高歌,有时嘴里“哦哈”有声,同时手足并用做出类似空手道的武术动作。他们汗流浃背,表情严肃,甚至痛苦,这是记者最近在日本神户大学的一场橄榄球比赛现场看到的拉拉队加油助威的场面。这和活泼漂亮的拉拉队女郎穿着超短裙,手拿彩色花球,载歌载舞的助威加油方式大相径庭。拉拉队在日本怎么变成了“苦行”?日本拉拉队是怎么炼成的,队员们为什么愿意如此玩命?记者在观看比赛后,采访了神户大学应援团总部。

举手投足都有规定

习惯把事情细分化规则化的日本人,把加油也当作独立事业去做。神大应援团的团长——四年级学生福本告诉记者,在日本高中、大学里,拉拉队俱乐部和棒球等俱乐部是并列的,不是其他俱乐部的附属。拉拉队一举手一投足,每一个动作,每一次发声都有规定,不能乱来;加油助威的手势和动作、口号、声援歌都是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每个大学的鼓劲方式都有自己的特色,像东京农业大学跳的是“萝卜舞”,手执大萝卜声援;东北大学跳“木屐舞”;日本体育大学则是光膀子光脚狂叫。

加油助威的手势和动作、口号、声援歌,队员们必须经过严格勤奋的训练才能掌握。副团长荻原七惠笑着说,不吃苦是练不下来的。一周练习两个半天,两个整天,刚开始嗓子都喊哑了,后来从前辈那里学到了腹式发声法才改善。跳操也是跳一会就浑身酸疼,回到家老想哭,只有靠毅力撑下去。跑步、俯卧撑……样样都需要体力,润喉糖、止痛药膏和肌肉疲劳缓解喷剂是新人必备的。

花枝招展的拉拉队女郎也是日本拉拉队的一部分,比赛过程中女生们又喊又跳,时不时演出叠罗汉等惊险技艺,尽管累得气喘吁吁,还不忘保持甜蜜快乐的微笑。将舞蹈融于为运动员加油助威的方式起源于100年前的美国,20世纪80年代演变成竞技项目,运动员们在场内比赛,拉拉队们在场外较量,配角变成了主角,很快风靡美国。日本紧随其后,20世纪80年代后期成立日本拉拉操协会,将动作规范化组织化,并作为一种新型体育活动推广。

制服越脏越破说明越重视传统

拉拉队的制服也有讲究。男生穿的黑色礼服,类似加长版中山装,据说是为了掩饰行礼时屁股朝向后方观众显得“无礼”,领子比较高而硬是为了防止敬礼时脖子弯曲,裤子比较肥大则方便做激烈的声援动作,还可以隐藏O型腿,看起来比较酷。制服通常代代相传,以示遵从传统。在岩手县等地,还以穿脏衣为荣,制服越脏越破说明越重视传统。

拉拉队等级森严。后辈要服从前辈,在校园里碰到学长要毕恭毕敬,说话用敬语。前辈有责任和义务指导及照顾后辈,尽快教会他们技能和礼仪。有的大学还特意别上徽章来区分上下级。

曾有报道说,由于长期被其他队员欺负,日本明治大学一名拉拉队员自杀。警方在调查后发现在日本明治大学的拉拉队中存在暴力现象,新队员常被学长殴打。

甘心苦行为哪般

做一名拉拉队员如此艰苦,承受如此大的压力,何以拉拉队员心甘情愿“自讨苦吃”?一所大学的拉拉队长说,他们是在苦行,因为他们需要锻炼意志、锻炼下级如何服从上级、锻炼动作整齐、锻炼做什么事情都不乱。拉拉队反映比赛方的意志和气势,引领众人的情绪,每个队员都要有很强的责任感。一名优秀的拉拉队员意味着他有责任感、能吃苦,有团队精神,这些都是一个人走向社会必备的素质。日本人从小就把进入拉拉队当作必须有的经历。应援团副团长荻原七惠兴奋地告诉记者,她在求职时提到自己是拉拉队女郎,结果顺利拿到内定了!▲

上图、下图:神户大学应援团在卖力地助威。

猜你喜欢
拉拉队声援神户
神户垃圾箱会表扬人
保家与归心:华侨对抗美援朝运动的支援
拉拉队拼的不仅是颜值,更是实力
台当局“声援”香港暴徒引公愤
声援警方执法
朝鲜拉拉队思想过关
图片:机器人拉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