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要实用 资讯要全面

2009-05-07 09:22王国鹏
新华书目报·科技 2009年8期
关键词:背包客明信片餐厅

马 爽 王国鹏

随着国内旅游热的兴起,旅游图书市场也相应红火起来,尤其是近几年,原创旅游图书开始突破原来单一固定的运作模式与营销方式,朝多元化与特色化方向发展。经过多年历练,旅游类图书的市场初步形成,图书的出版水平和出版质量都有较大提高,面对当前市场情况,读者对当前旅游图书出版有哪些意见和建议?为此,我们对书店的读者进行了专门采访。

学生

内容第一 价格第二

刘子皓

在去法国旅游之前我发现爸爸一直在看《米其林红色指南·欧洲——餐厅与酒店指南》这本书。我的脑子里充满了问号,米其林不是轮胎吗?它与餐厅、酒店又有什么关系呢?带着这些问号,我“走进”了这本书!

原来这本书是介绍欧洲的餐厅和酒店的,而且它是由全世界最著名的美食评价机构——米其林公司编写的。书中介绍了欧洲20多个国家、超过3000家酒店和餐厅的基本情况,根据餐厅里美食的品质把餐厅分为一星、二星、三星和推荐四种,其中三星为出类拔萃的菜肴、值得专程前往,二星为出色的菜肴、值得绕道前往,一星为同类别中很不错的餐厅,推荐为超值餐厅;根据酒店的舒适度,把酒店分为5级,其中最舒适的酒店用5间房间表示。

这真是一本很有用的书!我打算在这次的旅行途中,根据书中推荐的地点去品尝当地的特色美味佳肴,虽然价格有点贵,但物有所值!

肖宇

我喜欢旅游,没事的时候总爱看一些与旅游有关图书,但是现有旅游图书黑白版的多,彩色的少。不知道是为什么?可能是出版社为了降低成本,怕造价高了亏本,但这种心理和思路却正与现代读者的价值取向相反。

现在的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买书都喜欢购买彩色版,而且图片越多、越精美越爱看,图书的价格并不是主要关注的对象。所以旅游图书出版印刷要有高质量,才能赢得读者的青睐,出版社才能最终做到高产出、高回报。

黄谛

市场上旅游图书太多了,但很多图书就是攒书,这种书的内容空洞,还有一种图书内容不分主次,恨不得把所有信息都印上去,这种书不仅价格昂贵,而且厚重,很不方便携带。我认为好的旅游图书应该注重读者的个性化需求,突出重点和特色。比如我喜欢文化类的旅游图书,这类图书只要注重介绍文化的内容就可以了,一些资讯、服务设施等就不用涉及过多。

另外,一些旅游图书的地图印制方法很不科学,一张完整的地图放在两页纸上,地图的中间是书的中缝,查看时很费劲。

公司职员

实用性有待提高

刘莉

我喜欢看文化类的旅游书,虽然不一定有机会去那些地方,但是我能从书中了解到那些旅游胜地的文化、历史、景观,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我觉得旅游图书中的插图非常重要,书中一定要有大量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直接影响到读者对旅游地的印象。另外,书中最好推荐多种旅游路线和不同的旅游线路组合,比如跟团旅游、自助游、驾车游,以及每种方式的费用等信息,来满足不同读者的旅游需求。

旅游指南类的书尽量要小巧便携,信息一定要准确,且不需要提供过多繁杂的信息。读者旅游时只要有那么一本指南,就能很容易的计划旅游行程,找到景点和相关的服务设施。目前市场上的旅游图书非常多,我在选择旅游图书时主要是看书的品质,内容是不是我需要的,是不是最新的资讯。

李路

我比较喜欢驾车自助游,经常关注自助游类图书。自助游刚兴起时,一些自助游图书还是黑白印刷的,发展到现在已变成图文并茂的彩色版了,但是市场上同类产品非常多,很多书形式大于内容,挑选时很容易受迷惑,最后买到很花哨但实用性不强的书。我希望有实力的出版社能推出更新速度快,实用性强,资讯新的自助游图书,书中要加入个性化的体验而并非资料的堆砌,这样能增加阅读时的快感。此外,自助游图书最好能树立起几个品牌,让读者买时省心,用时放心。

周宏声

我觉得大多数旅游图书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在内容上和形式上同质化严重,一些热门的景点争相推荐,而往往缺乏那种有待开发的景点介绍,很少有创新。其次,旅游图书更新慢,许多书的资讯都是多年以前的。中国发展这么快,环境的改变也很快,尤其是住宿方面,资讯的可信度很低。再次,一些旅游图书都是介绍作者的旅游经验,没有加入适合读者的一些东西。

我选择旅游图书时,最关注的是实用性。去一些地方旅游一生有可能只去一次,结果由于旅游图书的指导错误,造成旅游计划被打乱,真是非常遗憾。我个人觉得旅游图书中的景点照片缺乏视觉冲击力,这个原因很可能就是拍摄的人不专业,或者是专业的摄影师不熟悉当地景观。旅游图书中的照片毕竟比文字更有感染力,一些景观的照片非常完美,就会让人产生想去的冲动。此外,旅游跟天气有密切的联系,旅游图书应该把当地的气候状况,最适合旅游时间更细致一些,以免造成由于天气原因影响旅游的结果。

朱宏

我认为当前旅游图书的内容雷同严重,而读者有需求的相关图书却很少。比如,我很想找有关香港的旅游图书,大都是介绍饮食和购物的,景点介绍很简略,而真正的热点——香港迪斯尼乐园的介绍却没有,其实,自香港迪斯尼乐园开园以来,已成为大陆游客的必去之处。在我看来,一般性浮光掠影介绍旅游景点的书已不能满足读者需求,应当出版一些真正能适应大众旅游读者群的图书。

在书店很多书是大部头,一是价格太贵,二是翻看不便,从而影响了读者的购买力。我认为现在出版社还是不知道读者真正的需求是什么。

公务人员

有个性才能出众

赵慧琴

我觉得当今旅游图书市场具有可读性的旅游图书不多。比如,有关旅游景点,人们不仅想知道其基本情况(如占地多少亩,有什么建筑等),而且人们更想知道其历史演变、奇闻趣事。而实际上,中国众多的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都有很多动人的传说,集纳此类内容成书,可以成为旅游者在旅游途中的消遣类图书,无形中把旅游文化的内涵贯穿到人们的寓教于乐中去,从而增加人们的知识。

还有一个问题是我认为我国的旅游风光明信片出版发行太少。在国外的旅游景点、书店、商场、超市,甚至是小卖部,都有卖旅游风光明信片的专架,这对于宣传推广本国、本地旅游会发挥巨大的作用。而此举在我国各地却不多见,这是一个很大的缺憾。其实,中国的旅游资源那么丰富,出旅游风光明信片的题材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在北京王府井书店这样的大书店,位于北京最繁华商业街的地段,完全可以成为各地旅游风光明信片的总汇之地,让各种各样的风光明信片都能在这里买得到。

客观地讲,旅游风光明信片,既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大众消费品,同时又是没有时间、季节、形势限制的长销类读物,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畅销品、盈利品,这种于出版社、于读者、于旅游发展都有利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王宇森

旅游图书就个人来说,我要买的话只会选择攻略类的。这类书一定要有自己的独特的风格,不能摇摆,象Ctrip的“携程走中国”就在游记和攻略指引上走中间路线,效果并不好,而《藏羚羊自助游手册》是做的最好的,虽然有些信息因为时间关系或者作者没有亲临景区产生偏差,但90%的内容都是不错的,路线规划合理,内容详尽。而且每集的作者都有专业水准,其中“新疆”和“西藏”两本尤为出色,这大概和作者本身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有关。

同时,书的包装也非常重要。“藏地牛皮书”曾卖断货,和它用纸的质量有很大关系,它的包装设计也令人耳目一新。个人觉得旅游图书要么就是厚本的,拿在手上看的舒服;要么就是小型的,可以字小些,出门携带方便,但内容要详实。

新华书店是我买书的主要途径,当当网和卓越网也是不错的选择,另外我在户外用品店也买一些图书,但量不会很大。

导游

“跟团客”不容忽视

库克

我想现在很多出版社都以“背包客”为主要读者群,却忽略到一部分跟团的游客,不是因为本人是导游,才要强调跟团的客人,其实,很多“背包客”是从跟团的游客发展出来的。跟团的客人,许多人并不像“背包客”有那么多的时间,可以自由发挥。大部分的“跟团客”都是经济富裕,需要很高的旅游标准,特别是一些商务性质的。他们需要高档的酒店、消费场所以及交通工具和高素质的服务。许多的旅游书只介绍景点却忽视了这些。如果把以上内容有机的集合起来,会有相当好的效果。我看过一些国外的旅游书籍,不可以说囊括全部,也可以说得上“遗珠”不多了。很多旅游图书是以“背包客”为主,看轻“跟团客”,但是以我在旅游界的多年经验,有一样必须承认的是“跟团客”多于“背包客”,因为许多人不愿意太辛苦。但是,举个例子来说,我的团到丽江必然退餐,哪怕他们住五星级的大酒店。为什么?因为旅游书上说的古城美食他们粗浅知道,他们也和“背包客”已经一样需要风情。所以应当多关注一些“跟团客”的需求。

再说“背包客”的手册,对于背包客,现在国内旅游书籍相对来说还算不错,但说到国外游,这些书忽视了一批不懂英语,或者略懂英语的“背包客”。旅游指南在中国发表,就是要给国人方便,地名的翻译,我想也是重要的环节吧。还有就是签证问题,中国的签证对很多人来说还是糊里糊涂的,还需要图书加以介绍。顺便说下图书包装,参考一下《LONELYPLANET》,精美的封面和质量,相信会给中国很多出版社以启示。

10878

猜你喜欢
背包客明信片餐厅
《餐厅》
寄一张明信片给你
神奇的明信片
赞!最小背包客
两家特别的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