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青年十万兵 远征开启青年学生从军运动

2009-04-26 05:29
民风(上半月) 2009年4期
关键词:从军远征军知识青年

1943年下半年以后,中国驻印和入缅作战远征军的作战极为艰苦,缺员很多。而与英军协同作战中,中下级军官和士兵普遍存在着外语交流与文化素质的迫切需要。这些因素,决定了只有知识青年从军才能适应战场上的变化与需要。时任中国战区副参谋长的美军少将魏德迈,多次对蒋介石及军政部官员提及中国士兵素质问题,他批评道:“国民党政府征来的兵,首先是肚皮吃不饱,有的人骨瘦如柴,素质不佳;一般下级官员又缺少文化,不能掌握新式武器。”

为弥补兵源不足状况,改善兵源质量,迅速提高军队战斗力,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决定以国民党员和三青团员为骨干,开展知识青年从军运动,广泛动员学生参军。

1942年10月,为号召青年学生服役,蒋介石通电全国:“查征兵开始,六载于兹,所征壮丁多系目不识丁之文盲。其知识分子之学生,多未予以征集。因之士兵素质低劣,影响抗战甚大。更以各地学校收容超过学龄之学生,几为壮丁避役之渊薮。役政推行。尤多滞碍。兹特通令各级学校之兵役适龄学生,自三十二年一月起,一律依法抽签,按序征召。依其强度,配服役务,不得予以缓役。”

这一讲话,可以视为是国民政府发动知识青年从军运动的先声。随后,兵役署以蒋介石讲话为指导。对《兵役法》提出了修改案。1943年3月,国民政府立法院公布新的《兵役法》,扩大了征兵范围。缩小了缓役者范围;鼓励青年学生参军,规定学生服役期间保留学籍,使得青年学生特别是大学生消除了对学籍的顾虑。

1943年,陈诚出任中国远征军司令官,他要求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为其补充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兵源。11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政部命令四川省军管区各县市选送300名知识青年补充驻印军,要求如期如数完成。

四川军管区随即派参谋长徐思平出巡川北各师管区宣传和督导。11月11日,徐思平到达绵阳,13日召集士绅、机关、法团及大中学生演讲。听者无不慷慨激昂,当晚即有绵阳中学学生邱永森等15人到徐思平驻地,表示愿服兵役并呈具誓词,这是青年学生志愿从军运动的开端。

1月15日,徐思平在三台县出席东北大学纪念周,要求青年学生自动服兵役。当场即有男生15名,女生4名申请参军。16日,徐思平又召集中学以上学生2000余人讲演,当场又有男生200余人。女生30余人请缨。一些女生因被徐思平婉谢,竟痛哭流涕地质问:“爱国无分男女,女子何以不能抗战杀敌?”当晚,徐思平再应学生之请在东北大学礼堂作讲演,参加者为三台县机关、法团首长,及该校教授、学生等800余人,外来中学生等2000余人。讲演结束后,国立十八中学女生林霖等30人泣请从军,坚不可却。青年学生的慷慨激情,被三台县政府官员视为改进役政的基础。决心扩展成果。

20日,针对学生从军热潮日渐高涨,县政府按师管区规定成立了远征军新兵大队,同日起举行体格检查,由师管区军医室、县卫生院及联合医院各院长,率同医官十余人主持。截至12月7日止,参加体检学生共631名,计录取213名。知识青年从军运动由此拉开序幕。

(摘自《中国近代史研究期刊》)

猜你喜欢
从军远征军知识青年
欧洲远征军联合部队峰会
送友人从军戏作
元好问的军旅生活
上山下乡
徐思平的两次演讲对知识青年参加远征军的影响
木兰从军
中国远征军
老兵还原中国远征军真相
为什么革命化就得劳动化
正是量材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