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谷穿行的直升机

2008-08-11 08:32肖春飞
时代中国 2008年7期
关键词:北川县堰塞湖绵阳

肖春飞

2008年6月1日上午,得知一架米—71直升机5月31日下午在汶川县映秀镇附近失事的消息,分外震惊。当天下午,记者正是乘坐同一机型的直升机,从北川县唐家山堰塞湖堤坝返回绵阳。震惊之后,是对陆航官兵的哀伤与崇敬。

只有亲身经历,才知道驾驶直升机在川西北大峡谷中飞行,是一件多么需要勇气的事。

5月31日14时许,记者在绵阳机场上了一架S—70型直升运输机,也就是著名的“黑鹰”直升机,前往唐家山堰塞湖堤坝,螺旋桨转动时,震耳欲聋,记者要拍照,坐在机舱口。

飞过绵阳郊区时,下面是片片水田,秧苗已经插好,建筑基本保存完好,看不出地震的创伤,只有一条干涸的河流,提示着此行的目的--河的上游,就是流经唐家山的湔河。5月12日大地震,山崩地裂,唐家山山体滑坡,将湔河堵塞,形成了一个悬在绵阳人头上的可怕的堰塞湖。

直升机向西北方向飞,越靠近山区,下面倒塌的房屋越多,到处是山体滑坡,地震在大山上豁开了道道伤口,绿色植被被摧毁,泛出里面的黄色泥石。

大约飞行半个小时后,同机的部队首长黯然对记者说:“下面,就是北川县城。”往下一看,大山夹峙间,是一片废墟,残垣断壁,更多的是一堆瓦砾,还有许多房子就埋在山体滑坡的下面。难以想像,5月12日下午2点28分之前,这还是一座生机勃勃的县城,人们在劳动、上课、散步、聊天……大家都默默地往下看,哀伤弥漫在小小的机舱内。

直升机在长而曲折的峡谷中飞行,机舱外就是被撕裂的大山,一个山坡上,有一顶孤零零的帐篷,一个男子站在帐篷外,向飞机大幅度地挥手。记者想站起身来拍照片,但差点摔倒。后来飞行员说:这种“两山夹一沟”的地形非常危险,山区地形复杂,而且两山之间空气对流非常剧烈。

终于到了唐家山堰塞湖堤坝坝顶,飞机落地后,大家依次跳下来,然后低着头迅速跑开,螺旋桨卷起的巨大气浪一波波扩散开来,飞沙走石,等着上机返回的武警水电部队官兵都抱着头蹲在地上。

这里有一个简易停机坪,官兵们称之为“唐家山机场”。这些天来,这个停机坪的使用频率绝对不亚于国内一些中小机场。这个“机场”是在难以想像的艰苦条件下修建起来的,武警水电一总队作训科长陈忠文说,5月21日、22日,先后有25名官兵乘直升机到此,当时下面一块空地都没有,直升机只能悬停,官兵从2米高处跳下来,在烂泥与碎石中摔跟斗。原计划有五架直升机送40名官兵以及补给进来,但天气突变,大雾弥漫,只降下陈忠文等25人,最要命的是,这25人只带着铁锹、十字镐和风钻,食品与饮水装在其他直升机上。

从22日到24日,厚厚的云层一直低低地悬在唐家山上空,直升机无法下降,这25人在采摘野果充饥的情况下,硬是用手中简陋的工具,修出了这个停机坪。

24日上午,济南军区某陆航团在9时许出动一架米—171直升机,拥有5000多小时飞行时间的特级飞行员张茂生,率领机组在厚厚的云层间捕捉到一丝间隙,采用单轮悬停的方法,将人员和部分必备的生活补给物资成功投送到坝上。

26日,天气终于放晴,已经无奈“趴”了三天的米—26直升机终于能够大显身手,这架世界上装载量最大的直升机,吊着十几吨重的重型机械,一趟趟穿梭在北川县擂鼓镇与唐家山堰塞湖之间,终于打通了唐家山堰塞湖空中抢险通道。

陈忠文说,米—26卷起的风太大了,堤坝上的帐篷全给吹跑了,后来,官兵们白天就把帐篷收起来,平铺在地上,还要用重物压住。

记者在擂鼓镇曾经领教过米—26的威力,下降吊运机械时,虽然有一段距离,仍被飞沙打得生痛。即便如此,还是有大量擂鼓镇的孩子眯缝着眼,看这个“大家伙”的起落。

可以说,地震灾区大部分人一生都未见过这么多直升机。这是中国陆航部队组建22年来,在执行同一急难险重任务中,集中动用直升机架次最多的一次,也是飞行环境和气象条件最为复杂的一次。

山区气候、地形均非常复杂,气流紊乱,直升机在峡谷中低飞时,需要太大的技巧与勇气。为了在仅有三百米空域的峡谷中营救九名被困七昼夜的危重伤员和年迈老人,总参陆航某团团长蔡有固冒着巨大风险,在单侧轮悬空状态下,将直升机悬停在崖壁一侧的小山坡上,灾民得以顺利转运出峡谷。

在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空中救援行动中,这样的直升机飞行“奇迹”,比比皆是。

5月31日下午6时,记者返回绵阳机场时,登机前那一瞬间永远难忘:米—171运输直升机下降时,记者站起身来试图拍一张照片,但狂风似乎要把人吹跑,沙石扑面而来,瞬间已成泥人,直升机停稳后,狂风变热了,戴着护目镜的武警士兵在嘶吼:“上机!”

直升机再度飞过唐家山,飞过北川县城曲山镇,飞过擂鼓镇,飞过安县……在飞机下面这片满目疮痍的土地上,有无数热烈仰望的眼睛。

在这次抗震救灾中,空投物资、转运伤员、吊装设备……直升机起了关键的作用,而这一切,是陆航官兵冒着生命危险换来的。

在峡谷中低飞的直升机,必将载入民族的记忆。

猜你喜欢
北川县堰塞湖绵阳
基于气象行业标准的北川县气候季节划分
北川县发展全域旅游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与策略
北川县金银花引种栽培规范化生产技术要点
堰塞湖多源信息及其感知技术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 Conflicts and Blending in Guasha
中国科技城绵阳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