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戏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件分析

2008-03-30 06:51
大舞台 2008年6期
关键词:田野调查非物质文化遗产

杨 柳

【摘要】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的土戏,是颇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自娱性戏曲剧种。但在历史和现代化的进程中淡出了文化的舞台和人们的记忆。通过实料记载和民族学田野调查,依照世界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标准,分析土戏申报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条件。

【关键词】田野调查 土戏 非物质文化 遗产 申报

Conditional Analysis Of Tu Opera To Declare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YANGLiu

(ETHNOLOGY DEPARTMENT,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WANZHOU,CHONGQING,CHINA,404000)

Abstract:Tu opera In Chongqing Shizhu Tujia Zu Autonomy County's, is a kind of folk self-entertaining drama withfairly local characteristics. But it faded out the culture stage and people's memory in the following of history and modernization. Through the official material record and Ethnology Field Work, according to the world and the Chines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 declaration standards, analyze the conditions of Tu opera to declare Chongq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Keywords:Field workTu OperaIntangible CultureHeritageDeclaration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位于重庆市东部,长江南岸,武陵山区北部,东临湖北省利川市,西与市内的丰都县、忠县相接,北抵万州,南达彭水。这里自然环境优越,存有土家传统的摆手舞、西兰卡普、吊脚楼,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啰儿调”等诸多文化遗产。但土戏却逐渐隐没。

一、土戏的历史沿革

古时候,石柱赶蛮夺业,把“土巴族”(石柱山里人自称)赶进沙子、中益一带封闭区域禁出,于是自娱自乐的土戏在当地产生并几乎只在其中流传。“土戏”一词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是从乾隆年间至今已延续了十余代师承的谭姓人讲:“石柱姓谭的人中,我们这一支不是从湖广填四川来的,是本地土著人,因叫土巴族,戏就叫土戏。”另说,同时代付姓人讲:“沙子以外地区的阳戏是洋的,我们的戏是土生土长的。”

虽现尚未找到关于土戏的确切史记,但根据口传心授,它从1719年康熙后期就开始流传,至今至少活动了280多年,艺人可逐代上溯到11代师承。曾存在于沙子、湖镇、官田、盐井、中益等地的土戏,现只有沙子和中益有少量线索,艺人也仅集中在极少数的农民向氏、谭氏、付氏中,从现在已故艺人谭弟金、付贞山等这一代回溯,已经明确其前面的15代师承。列代掌坛是:

龚姓时间不详

邬法正1719-1736

邬灵安1737-1755

闫正明1755-1773

闫声旺1773-1791

谭家木1791-1806

谭世礼1807-1825

谭国帮1825-1843

谭心华1863-1883

谭一畔1883-1904

谭相财1904-1924

谭文才1924-1944

谭弟金1944-1965

谭弟金儿孙代1965-1988

(继续家传但无掌坛)

15代师承中,土戏是于1731年座房坝谭一鸳创建,到1811年由谭文才为首创建,其演员有:谭群才、黄先珍等人。光绪十九年,1893年,以谭登有为班头,其演员有谭群才、黄先珍、马世安等。到1949年,由谭地权为班头,其演员主要有谭人铜、谭人科、谭人敬、谭地银等。1950年到1980年曾停演,“文化大革命”时期,主要演员曾遭受“跳洋戏”之罪名,被判处管制。1979年后,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政策指导下,1985年,谭地权重新恢复整顿戏班,组织演员谭地权(主角)、成需善、谭人铜、谭人敬、谭地银、向大华、向大学、付贞山、向世华、黄玉林、向世平等。1984年至2002年,参加年节庆典大会6场,演出深受好评,获得中央电视台摄影录制。

但目前只中益有健在演员传人2位——向大学(80岁)、向世华(84岁),此二人既能演奏乐器,又能出演角色,但二人对土戏的记忆不过剧目《四值功曹》、《红灯记》和《跋路先锋》中的部分唱词和个别演出程式、扮相等相关要素;乐师传人2位——樵地禄(63岁)、谭登全(54岁),另有其家中兄樵地昌、樵地奎,侄子樵明江也会樵氏锣鼓(土戏锣鼓的前身)。其他均相继过世,下无传人和学徒。正式的土戏演出已消失。

综上,源自土家族纯本生产生活的土戏,亟待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格评定来保护。

二、土戏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件分析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演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包括口头传承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确定文化特性、激发创造力、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因素,在不同文化相互宽容、协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中,提出了三个基本条件:艺术价值、濒危程度、保护计划的完整性。演绎土家万象的土戏的申遗和重现,要着力从此三方面培育。

(一)土戏的艺术价值

石柱土戏的艺术价值主要表现为本土性、娱乐性、民族性、综合性。

1、本土性

土戏曾流传于整个沙子镇、中益乡、冷水乡,桥头乡、三益乡部分高山河谷地带,即“上到七曜山,下到大寨坎,左到白羊塘(石柱与利川边界),右到沙子关”。所有活动都在这一狭小地带进行,故受川剧等其他戏种影响较小,保持了本土原生状态。据笔者采访记录对比,受访人都认为土戏和川剧等邻近地区的戏曲剧种有多处差别,如木偶的使用方式等。

2、娱乐性

土戏自娱性很强,向大学说:“我们演土戏是想把这个山沟沟搞得热闹点”,演出不大受舞台艺术规律的约束,以能逗人笑的程度和场面的热闹程度论成败,“台上演员可根据演出情况随时随口编说戏词来逗乐子。”且场地不受限,主要是利用大会场演出,基本无专业剧场,在寺庙、院落、街面搭建戏台,用长方木设座位、包厢更是常情。除白事,其他任何场合都能唱。土戏娱人也娱神,装神不弄鬼,娱神时观众更多,等于娱了更多人。

3、民族性

土戏全面生动地演绎了土家人的生产生活。其声腔是流行于土家族的薅草歌、连八句的发展;以加工精炼的本地锣鼓伴奏(“耍锣鼓”);常用的舞蹈中的大穿花、小穿花、耍绣球、拜罗汉、鲤鱼跑滩等基本上与土家族舞蹈没变化;神戏比重大,这与土家人信奉多神(以“三圣”——土地神、川主、药王为主)有关;表演程式中的搓犁扣、穿篾笆折、舞簾盖,都取材于土家民间生活。

4、综合性

土戏借鉴流入本地较早的做道场、还傩愿中的某些形式,加上本地流行的敬神仪式、民间传说等,以土家族民间传说、神话为戏剧内容;以神话、民间传说为文学内容,以加工的本地耍锣鼓为伴奏,以加工过的民歌、山歌为唱腔,以“穿花”、“拜罗汉”等民间舞蹈为基本动作进行化妆演唱;以当地土家族樵氏耍锣鼓为伴奏;不用面具,用木炭开脸,舞台中间不垫席子,道具多为木质,阴戏中的木偶最典型;行当齐全但无明显区分,唱、念、坐、打俱重;以“穿花”、“拜罗汉”、耍棍、舞刀、南拳北腿等民间舞蹈、武术为基本动作;表演程式有等15余大类。

(二)濒危程度

1、失传剧本

剧目分神事和民事两种。神事剧目(多是还愿戏,分为阴戏、阳戏)主要有《引生》、《请神》、《发帖》、《跋路》、《蹚生》、《回熟》、《放牛》、《陈公》、《急事》、《催愿》、《土地》、《报台》、《镇宅》、《发二奏》、《清宅》、《迎圣》、《勾愿》、《龙船》、《狮子》、《送神》等一整套共24折,是根据道教平还(坐唱)24戏变化而成;民事剧目有:《四值功曹》、《红灯记》、《跋路先锋》、《八仙庆寿》、《二郎降孽》、《金童玉女》、《武王伐纣》、《打菜娇》,《安安送米》、《二王下山》、《谢财神》、《苏秦背剑》、《山王捉蛇》、《太公钓鱼》、《背鞭过关》等。

这些戏的手抄本已不存在,只有1982年中央电视台拍摄的影像资料中收录了《四值功曹》、《红灯记》、《跋路先锋》的表演。且由于现在上述两位演员年事已高,无法忆起完整戏词。

2、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记忆为表现手段,主要靠人类口头或动作相传,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而对土戏的传承来说,这种活态性就受到了极大挑战,因为现传世艺人仅四人。

向世华,男,土家族,生于1923年7月,现年84岁,重庆石柱人,现住中益乡光明村上进组(山上)。从小在土戏班传承人谭人铜家学打铁,空闲时随从戏班出演,通常为伴奏锣鼓。18岁后,每逢戏班出演缺少演员,自己补充出场,但凡戏班出演,必然捧场。后来逐渐成为主要演员之一。擅演《四值功曹》中“对马”一角色,伴奏锣鼓,能打能唱。1980年后,先后参加过盐井、中益乡文化站在乡政府组织下的演出,随戏班获取各级电视台录制。

向大学,男,土家族,生于1928年5月,现年80岁,重庆石柱人,现住中益乡盐井村红岩组(公路旁)。13岁参加戏班学习,18岁后曾多次参加谭本贵、谭潜龙、谭蓦龙、谭现龙、谭地善等地主豪绅的生日,在婚丧等红白喜事中出场伴演。1949年腊月8日,在他本人婚庆中主持伴演。1980年后,分别参加原盐井、中益乡文化站伴演。1985年后,在中益乡政府召集下,多次出场伴演,现保存着戏班原部分道具及1982年中央电视台拍摄的影像光盘资料一盘。信道教,常为白事做道场。

樵地禄,男,土家族,现年64岁,重庆石柱人,现住中益乡,专门务农。樵氏锣鼓直接传承人。曾于1983年演出。现保存着樵氏锣鼓的部分乐器:牛皮鼓:民国时1件(无竹箍)、建国后1件(有竹箍),铜傩1件,钹1件,铜锣1件,鼓槌(临时自制)1副,锣槌1个。其兄弟樵地昌、樵地奎,亲侄樵明江也能演奏樵氏锣鼓中的各种乐器。

谭登全(原名登群),男,土家族,现年55岁,重庆石柱人,现住中益乡,曾在重庆《乡音》杂志社任记者,现务农并靠为红白喜事打锣鼓赚钱,经济相对当地水平宽裕。会樵氏锣鼓中各种乐器。

受自然、人为和本身特性等因素的影响,它从未走出过出生地,道具、服饰、乐器等演出必需品又在公社运动、“文化大革命”时被政府没收,至今只有欠条为凭,几乎让这项工作难以企及。

(三)保护计划

2007年11月,石柱县进行了全县第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至2008年4月9日,公布了首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分别是民族语言、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曲、曲艺、民间杂技、民间手工技艺、生产商贸习俗、消费习俗、人生礼俗、岁时节令、民间信仰、民间知识、传统游艺体育与禁忌和传统医药等17大类。代表项目有男女石柱神话、三星石雕、薅草锣鼓、板凳龙、竹琴、黄连传统生产、流水豆腐干、七月半、土家偏方等95项。但其中没有土戏。

这说明,土戏的保护还停留在呼吁阶段,没有正式的保护计划,这是土戏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大缺陷,甚至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为此,学术界应该打头阵招揽关注,相关部门应继续推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高度重视,加大投入;加强专门研究;产学研联合。至少,应该保护好现有影音资料,尽量通过健康状况较好的向大学了解更多的戏词,整理成文,然后制定出更为专业、系统的计划,为土戏的申遗创造更完善的条件。

三、结语

根据土戏的具体情况,也许我们无法重现它的辉煌,但中华各民族文化的成果不能在我们追求精神文明、创造和谐社会的文化享受者手中轻易流失。

参考文献:

[1]刘建平.《亟待拯救的文化遗产石柱土戏》[J].土家族研究,2006,(1):21-23.

[2]《石柱县志》.2002.

[3]《中益乡志》.2002.

[4]笔者田野调查.2008-04-29至2008-05-07.

(作者单位:重庆三峡学院民族学系)

猜你喜欢
田野调查非物质文化遗产
遗产怎么分
遗产的分配
千万遗产
人格权平等的法人类学关怀
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启示
新疆地区非物质文化旅游经济开发实证分析
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与反思
简论区域民族音乐田野调查研究方法
非物质文化遗产梧州龙母文化动画剧本研究
遗产之谜